1948 年 5 月,毛主席与护卫李银桥闲谈时,不经意间提及了诸葛亮。当李银桥对诸葛亮可能会有失误表示疑惑时,毛主席直言诸葛亮不仅有选错人的时候,还存在三个欠缺之处。要知道,诸葛亮向来被誉为智慧的化身。那么,毛主席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他所指的三个欠缺又究竟是什么?这不禁令人心生好奇,迫切想要一探究竟,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深入了解毛主席眼中诸葛亮未能统一三国的缘由。
1948年5月,在与自己最信任的护卫李银桥的闲谈中,毛泽东不经意间提到了自己对诸葛亮的看法,引发了一番深刻的思考。
“我又不是诸葛亮,何况就算是诸葛亮也会有选错人的一天呀!”毛泽东的这句话,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自谦,更是对诸葛亮历史地位的一种重新审视。面对李银桥的疑惑,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诸葛亮在军事战略与实践方面存在三个主要的欠缺。
首先,便是用错了人,选错了将帅。诸葛亮因马谡的狂妄自大而导致街亭大败,这是他用人不当的明证。毛泽东指出,当时曹操的陇右地区兵力空虚,诸葛亮本可以长驱直入,一举平定关中,但他却选择了让马谡攻打街亭,结果兵力分散,最终大败。此外,毛泽东还认为诸葛亮错用了关羽。让关羽驻守荆州,结果因关羽的傲慢和轻视东吴,最终导致“大意失荆州”。
其次,诸葛亮的第二个欠缺是他放弃了对战役的指挥权。在街亭之战中,当马谡被困时,诸葛亮没有亲自率军策应,而是远离战场,没有亲临前线了解形势,做出调整,最终导致街亭的失守。毛泽东认为,这正是因为诸葛亮没有紧握战役的指挥权,才使得局势恶化。
最后一个欠缺,则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写下的军事战略存在一定的问题。毛泽东指出,诸葛亮建议刘备“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种分兵北伐的做法削弱了刘备的兵力,使得原本就兵力较弱的刘备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最终导致北伐的失败。毛泽东对此深感惋惜,他叹息道:“三分兵力,安能不败。”
尽管毛泽东指出了诸葛亮的这三个欠缺,但是,他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仍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战绩上,更体现在他的军事理论著作以及这些著作和思想对后来人的影响上。毛泽东自己也曾多次借鉴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借鉴诸葛亮的“激将法”,鼓动将士们积极投身土地改革。他提到,虽然现代将士们思想觉悟高,无需激将,但诸葛亮当年的鼓动方法仍然值得借鉴。这一番话,极大地激发了士兵们的积极性。
此外,毛泽东还借鉴了诸葛亮在蜀汉时期采用的屯田制度。在面对新中国建设初期的种种挑战时,他鼓励王震将军在新疆实施屯田制度,实现开荒就业。毛泽东多次向王震提及诸葛亮的屯田做法,可见他对这一制度的认可和推崇。
在处理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的问题上,毛泽东也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对历史的借鉴。他提出“八擒八放”的策略,最终成功感化了女匪首,使她主动加入剿匪行动,配合组织解决了困扰百姓已久的土匪问题。这一策略,无疑是对诸葛亮“七擒孟获”智慧的现代演绎。
毛泽东的一生酷爱读书,他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推动新中国的发展。他曾说:“这部书(《资治通鉴》)我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我觉得中国古代历史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分析。”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批判性思维,才能看出诸葛亮的三处欠缺,并加以避免。同时,也因为他的爱读书和涉猎广泛,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引领新中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1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