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抗日时期国军反坦克炮可以打步兵吗?1938年6月11日:日本华中方面军向安徽省安庆市发动进攻,武汉会战爆发。
抗战时期,国军装备不少反坦克炮,共分为德国制造、意大利制造、苏联制造和美国制造,还有一些高平两用的小口径速射炮,也可以用于反坦克。
这要分别来说,不能一概而论。
以专业反坦克炮来说,国军叫作战防炮,口径主要是37毫米和45毫米两种。
整个抗战时期,国军装备过多种反坦克炮。
其中最精良的,就是从德国购买的Pak35/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
抗战爆发前,中德的军事合作非常密切。
中国和德国没有任何直接的政治、外交、军事冲突,反而有经济上互相要求。
希特勒希望争取中国,作为远东地区的政治棋子,同时通过大量军售解决德国经济困境,也换取中国诸如钨矿砂等重要资源。
在1938年德国停止交货之前,国军一共得到了100门Pak35/36型。后来,国民政府又根据德国提供的零件和图纸,自行组装了90门Pak35/36型。这190门Pak35/36型,也成为抗战初期的主力反坦克炮。
二战初期,Pak35/36型是德军的制式反坦克炮。不过,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一二年内,该炮很快就被淘汰了,因为威力不足。
Pak35/36型的口径只有37毫米,可以100米距离穿透34毫米厚的垂直均质钢装甲,500米为29毫米,在1000米距离为20毫米。
显然,坦克不能轻易进入反坦克炮100米内,Pak35/36型就存在打不动的问题。
早在1938年法兰西战役中,法国境内的英军装备玛蒂尔达1型步兵坦克。这种仅有11吨的坦克,车体正面装甲厚度达60毫米,炮塔的周围都是65毫米厚的钢装甲,Pak35/36型根本就打不穿。
而英军马上就装备的玛蒂尔达2型,也是后来英国主力坦克之一,制造了约3000辆。坦克的重量提高到27吨,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75到78毫米,Pak35/36型更是对付不了。
同一时期,法军装备了300多辆char B1坦克。这种32吨的坦克炮塔装甲厚度为46毫米,炮塔正面还有约50毫米火炮防盾的增强。坦克车体的正面和侧面装甲,为60毫米!
此时著名的防弹坦克,苏联T34还没有出现,Pak35/36型已经打不动这些英法坦克。
在苏德战争大量遭遇T34和KV系列坦克以后,Pak35/36型很快从德军一线部队淘汰。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T34可是苏军制式坦克,仅仅在1942年就造了1万2000辆。
如果Pak35/36型连苏军主力坦克T34都对付不了,那还有什么必要装备部队。
不过,中国战场的Pak35/36型,仍然可以耀武扬威到战争结束。
日军的坦克性能比较烂,常见的九五式轻型坦克,正面装甲不过12毫米,Pak35/36型可以一炮击穿。
日军当作看家法宝的九七式中型坦克,最强部位的装甲厚度不过30毫米,其他部分普遍不超过25毫米,Pak35/36型一样可以干掉。
国军炮兵对于Pak35/36型比较满意,该炮是德国良心产品的典型。
由于材料过硬,加工技术顶尖,火炮性能非常优秀,尤其是炮击精度很高,对于实战有着巨大的意义。
在抗战中,Pak35/36型曾击毁了大量日军坦克,打埋伏一次击毁多辆的战例也有很多。
那么,Pak35/36型可不可以打步兵呢?
答案是不可以。
Pak35/36型是专业反坦克炮,配备三种炮弹:普通穿甲弹,钨芯穿甲弹,锥形装药的41型柄式榴弹(破甲弹)。
这三种弹药都不能用于反步兵,而是专门对付坦克的。
退一步说,就算该炮能够对付步兵,发射的炮弹也受到37毫米口径限制,杀伤力有限,起不到什么作用。
《兄弟连》中,E连曾经在巷战中遭遇过Pak35/36型,还被它用超口径破甲弹打了一炮。
这种破甲弹是用来打坦克的,虽然可以触地爆炸,却没有什么弹片。它也就在地上炸了个坑而已,近在咫尺的E连官兵没有伤亡。这门Pak35/36型之所以开炮,也是被逼急了。E连突击攻入小镇,Pak35/36型来不及撤退,只能胡乱开炮免得坐以待毙。
抗战期间,国军还装备过其他几款反坦克炮。
装备数量较多的,就是美国援助的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
M3型设计之初,就参考过德国Pak35/36型的设计思维,两者相当接近。M3型是美军制式反坦克炮,二战中制造了1万8000多门。
以国军的驻印军为例,每个步兵营下属1个反坦克炮排,装备4门M3型。
有趣的是,缅北日军装备的坦克不多,加上国军装备各种口径火炮、坦克甚至巴祖卡火箭筒,M3型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根本就没机会开炮。
有意思的是,M3型的威力是比较有限的,在910米距离可以射穿53毫米装甲,难以对付1941年后的德国主力坦克。
所以,盟国不太接受M3型,美国一共只援助给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等盟友共500多门。对于中国来说,M3型打日本坦克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得到了1600多门。
美国是工业大国,军事强国,M3型造的很不错,属于世界一流火炮。
除了以上的两种,最常见的就是苏制M1932型45毫米反坦克炮。
抗战爆发后,苏联军售给中国一批M1932型,一说是94门。
M1932型的结构同Pak35/36型也比较接近,性能却有很大差距。
该炮最大的优势,是口径大了以后威力有提高,可以在500米射穿50毫米钢板。
可惜,该炮其他性能都很烂,全重从Pak35/36型的450公斤猛增到670公斤。
国军炮兵最不满意的是,M1932型的炮击不够精确,同德国、美国产品有较大区别。
二战期间的苏联生产了8000门以上的M1932型,作为制式火炮使用,怎么会这么垃圾?
实际上,苏军自用的M1932型性能还是不错的。中国得到的火炮精度之所以不够,除了材料和加工不如美国德国优秀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卖给中国的M1932型,都是苏军长期使用的老旧火炮和性能不佳的残次品。
反坦克炮这种东西,炮弹的初速非常快,对于炮膛的磨损很大。一门火炮如果常年开炮,炮击精度就必然会有所下降,这才是根本原因。
话虽如此,M1932型毕竟还是能用来打仗的,中国买了总比没有要强。
有趣的是,M1932型倒是可以反步兵的,45毫米的炮管可以发射高爆榴弹以及近距离的榴霰弹。
到了苏德战争后期,45毫米的M1932型不足以对付德军坦克,就转而用于直瞄炮击摧毁德军碉堡工事。
排行第四的,就是奥地利百禄M1935型47毫米反坦克炮。
严格来说,M1935型是一种步兵炮,而不是专业反坦克炮。
由于日本的政治干扰,中国能够买到的火炮是不多的。一战以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的军工企业生存困难,开始向外大量军售。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饥不择食的国民政府希望购买这种火炮。奥地利政府受到日本的威胁,不敢直接买炮。于是,他们让意大利布雷达公司作为中转,买了100门M1935型给中国。
该炮性能还算不错,在500米可以射穿43毫米装甲,精度也比较高。
M1935型口径有47毫米,它同样可以发射高爆榴弹,甚至可以曲射炮击,而不是直瞄炮击。
除了以上4种反坦克炮以外,国军能够反坦克的只有20毫米速射炮了。
国军装备了很多,比如厄利空、博福斯、麦德森、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
除了打飞机以外,这些火炮也可以用来平射打坦克。
实战中,这些机关炮曾击毁过不少日军坦克,毕竟后者是薄皮大馅。
可惜,国军奇缺防空火炮,这些20毫米速射炮的数量又很少,必须优先用于防空,只有特殊情况下才能对地(阵地遭到日军坦克冲击,或者前线实在没有反坦克武器)。
原则上,这些机关炮也可以压制步兵,它可以发射高爆榴弹,而且射速极快。
该炮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弹幕覆盖,弹幕中的敌人难逃死伤。
《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就遭到过德军20毫米机关炮的猛烈压制,差点就被打垮。
最后依靠巷战中士兵拼死迂回,这才从侧面干掉了这门机关炮。
张晴光的作品《血战余生》,有许多关于此炮训练与使用描述。还包括在江西时利用此炮对集结的日军扫射, 毙伤日军达百人之多。
声明:
本文参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9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