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列步兵战术是一种曾在欧洲近现代军队中盛行数百年的步兵战术,其起源自17世纪早期,于17世纪末随着燧发枪的出现,进入鼎盛时期。
可这一流行数百年的战术,却因为低下的机动性和呆板的战术变化,而被人们嘲笑为“排队枪毙”战术。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看似蠢笨、缺乏变通、完全丧失战场机动能力的步兵方阵,却成了横扫世界的领先战术,就连以骑射起家、将战场机动性发挥到极致的清朝军队都难以将其击败。
线列步兵战术,到底有何魅力?
线列步兵战术的优势
在欧洲地区,历史上主要存在过三种步兵阵型:
即方阵、纵队和线列,其中线列是一种17世纪早期,随着手持火枪的诞生才开始出现的步兵阵型。
所谓“线列步兵战术”,就是将步兵们排成一组“宽正面、浅纵深”的线列,然后利用战场宽度和密集队列进行射击,以达到一种“集火”的战术效果。
早期的线列战术一般有十余排士兵,但随着枪械技术的发展和线列战术本身的革新,到了近代之时,其纵深已经被缩减到了2-4排。
线列步兵战术之所以出现,则与当时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促成线列步兵战术崛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早期的火枪水平受制于落后的制造工艺和科技水平,存在着火药残留严重、枪械各零件的公差大、准星不稳定等各方面问题,这就使得其性能极为低下且稳定性极差。
根据当时的军械测试数据显示,当时的火枪在300米的距离上,仅有20%的设计精度、在225米时,这一数据仍仅有25%、只有在150米时,设计精度才能提升到40%、哪怕是抵近到了75米处,设计精度也只有及格的60%。
这导致的结果便是持有火枪的步兵如果采取“散兵阵线”,则很难形成有效火力杀伤和压制敌军,反而极易被对手的密集冲锋所打垮。
其二,士兵的素质也使得“散兵阵线”往往很难发挥。
真实的战场与平时的训练截然不同,耳边的隆隆炮声和眼前的尸山血海,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也会有极大的心理压力。
而这些压力很有可能促使其战斗动作变形而耽误战局,甚至出现溃退的现象。
其三,则是在“无烟火药”出现以前,射击产生的烟雾和扬起的沙尘会极大影响步兵继续射击的视线,从而影响火力水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线列步兵战术应运而生,且在实践中,该战术的其他优势也开始逐渐展现:
一方面,在刺刀出现后,火枪兵可以直接装备上刺刀参与到近身肉搏中,“枪矛一体”使得军队不再需要为火枪兵专门配置长枪兵方阵来保护其安全。
从而节约了兵力、解放出更多机动力量投入到战场的其他地方,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战术效率和机变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火枪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17世纪后期燧发枪出现后,线列步兵在火力投射方面取得了对传统弓弩部队的代差优势,火枪在射程、穿甲和稳定性等方面都远远甩开弓箭。
因此,更适合火枪兵阵型的线列步兵战术开始流行。
此外,线列步兵战术还有一些其他优势。
例如,线列步兵战术的密集队形相较于散兵阵线,更容易对付骑兵的集群冲锋;再比如,线列步兵使得单兵素质要求大大降低,训练一名合格士兵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也仅有传统弓弩手的1/5。
在中世纪,训练一名精锐的弓兵,至少需要数年的培训时间,而训练一名合格的线列步兵则仅需要3个月,其中差距不言而喻。
线列步兵战术的难点
虽然线列步兵战术有着上述的诸多优点,但想要在实践中将其良好运用则并非易事,即便其看起来十分的蠢笨呆板。
困扰线列步兵战术实现的首要问题,便是纪律性。
试想一下,一支正面宽度达到数公里的兵团,其要维持阵型,不能走的太快也不能走得太慢,而要让数万名士兵按照鼓点的节奏统一行动,这是需要极高的纪律性才能达成的。
英国陆军为了训练士兵演练线列步兵战术,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机械训练,辅以皮鞭、军棍的责打和高昂的赏金奖励,才能让士兵们变成。
面对枪林弹雨仍淡定如常,按照指挥官的命令执行战术的机器人。
要达到这样的纪律效果,需要军队有着一整套训练、奖惩体系,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优秀基层军官协助指挥官实现战术任务。
除了纪律性,线列步兵战术在实际的运用中,也需要士兵们保证极高的勇气,面对敌方炮火和骑兵的冲击也要岿然不动。
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线列步兵战术在实际运用中,总是遵从“放近了再打”的作战理念。
而这一理念,是由当时火枪的射击距离和射击精度所决定了,只有在近距离,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火枪的威力。
两个经典战例,足以解释这一点。
第一个案例是在爆发于1759年的魁北克围城战。
当时的英军统帅沃尔夫少将,指挥着英军包括英格兰高地第43、47步兵团以及苏格兰第78高地团在内的3000余名英军,排成宽度达1公里,前后两排的线列阵型,向法军发起进攻。
应战的法军兵力略占优势,有3500人,因而主动向英军发起集群冲锋,但面对法军冲锋,英军统帅沃尔夫少将却下达了一个严苛的命令:
“所有步兵装填两发弹丸,在法军抵近30米前禁止开枪!”
就这样,法军在冲到离英军百米以内时,便先后发动了两轮齐射,造成了英军20%的伤亡,可即便如此,英军顶着死亡的恐惧始终没有还击。
直到法军冲到离英军不足50米时,沃尔夫少将才突然下令发动反冲击,并在两军相隔30米时迅速下令早已完成两弹装填的英军进行两轮快速齐射。
相较于法军远距离的两轮齐射,英军近距离的两轮齐射取得了更大杀伤,两轮齐射直接毙伤了法军1800人。
巨大的伤亡令法军士气崩溃迅速溃败,英军乘胜追击,最终以600余人的伤亡代价,几乎全歼3500名法军,取得战役的完胜。
第二个战例则是在著名的滑铁卢战役。
此战中法军失败的关键,便是内伊元帅率领的法国精锐骑兵的冲锋被英军的线列步兵打垮。
当时,面对法军骑兵的冲锋威胁,威灵顿果断摆出了以火枪兵组成线列环护外围,以炮兵居中的“空心方阵”,并严令士兵在“炮兵100米以内,步兵20米以内不得开火”。
就这样,英军克服着面对骑兵冲锋近至眼前的恐惧,冒着巨大的伤亡在极近的距离才开火,不仅击退法军骑兵数次拼死冲锋,还给其造成巨大伤亡,为滑铁卢战役英军的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上述两个经典战例中,英军之所以能取胜,克服士兵的恐惧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而想要实现这一点绝非易事。
线列步兵与三三制
那么是否可以说,线列步兵战术就是步兵战术的极致,是天下无敌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任何一种战术的出现与崛起,都是受制于具体的时代下,军事科技水平和战术发展水平的限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步兵战术也将更新换代。
就如同线列步兵战术取代了盛极一时的“罗马方阵”一样,它也将最终被新的战术所淘汰。
时间来到一战,随着马克沁重机枪、以及堑壕和铁丝网等防御工事的出现,线列步兵战术彻底走向终结。
其为了密集火力而组成的密集方阵,在马克沁机枪的火力收割之下,反而成了葬送军队的罪魁祸首;
而其本就为人所诟病的低下的机动性,则在面临堑壕和铁丝网等防御工事时,被进一步放大了缺陷。
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仍然使用线列步兵战术的英军在德军的反击下,一天之内便阵亡了6万士兵,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面对越来越凶猛的战场火力,步兵的战术理念也再度从“集中”转向了“分散”,在朝鲜战场大放异彩、令美军士兵闻风丧胆的“三三制”战术,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一个火力溢出的时代,“三三制”战术的优势非常明显,即分散的阵型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敌军火力带来的杀伤。
所谓“三三制”战士,即是一种有三名士兵,分别依照三角形的队型分布,承担进攻、掩护和支援任务的战斗小组。
而一个个这样的战斗小组又组成新的战斗队伍,依靠这种战术,在线列步兵时代需要上千人才能铺平的1公里宽的正面,仅需要27人的战斗小队便足以覆盖。
毫无疑问,如此松散的队型分布,使得地方的火炮“有力使不上”,大大削减了其杀伤力从而降低了己方的伤亡。
不仅如此,除了在避免炮火杀伤上存在巨大优势,“三三制”战术相较于线列步兵战术,更是将其弱点转化为自身的优势:那便是“三三制”带来的高度机动性和灵活性。
线列步兵战术一直被人诟病极其呆板,缺乏机变能力,此言非虚。
为了维持阵型,线列步兵往往只能依照直线前进,转向或是转身都十分麻烦,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涌来的攻击,想要分兵据敌则更是天方夜谭。
因而,面对从二战后开始盛行起来的大规模装甲机械化部队或是轻步兵的穿插战术,呆板的线列步兵战术完全无法应对。
与之相反,“三三制”战术在灵活性和机动性上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由于散兵队形带来的优势,“三三制”总能使军队根据战场的实际变化调整队形,转换各个战斗小组或单位所承担的任务。
这也是在解放战争或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只要撕开了敌军阵型的一个小口子,便能迅速抓住这一微弱的缺陷将其一举打穿。
同时,“三三制”高机动性带来的战术穿插能力,也使得对手总是要面临侧翼暴露、后路断绝的险境。
抗美援朝之时,习惯了“结硬寨、打呆仗”,依靠火力和阵地齐头并进的美军,面对志愿军无止境地向后穿插而叫苦不迭。
线列步兵战术,是随着火枪技术的发展而崛起的一种步兵战术,又随着重火力的发展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战场上,不断地变化便是最大的不变,因而保持高度的创新精神,不断探索适合于当下的战略战术,是让一支军队屹立不倒的秘诀。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