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三井财团是日本四大财阀之首,创立400年来,日本政府换了一届又一届,唯有三井屹立不倒。
三井的生意大到核电、航天,小到服装百货,不仅在日本做得风生水起,就连国内都处处能见到三井的产业,比如大家熟悉的丰田、东芝、三越百货、711便利店等等。
除了正经生意之外,三井财团还和当年的侵华战争息息相关。如果对日本财阀足够了解,日本所有的财阀都是军国主义者。
(三井财团)
一、崛起于封建时代
三井财团的前身是江户时代的日本大商人三井,而三井本人则是发迹于江户时代元和年间,也就是十七世纪初。
相对于当时的其他大商人而言,三井的出身谈不上多好,他的父亲是日本越后地区的地方官,既不是大城市人,也不是贵族。
但是官位再小也是官,三井高俊凭借着自己的父亲还是获得了一定的行政优势。三井高俊最早是开当铺和酒坊的,高俊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他五十岁的时候才选择迈出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在江户和京都开设了“越后屋绸缎店”。
(江户时代日本)
这是高俊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选择,事实上“越后屋绸缎店”就是三越百货的前身。三越百货是日本历史上第一家百货公司和综合购物中心,如今在国内的上海、香港以及台湾都能见到三越百货的分店,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分店甚至有着13家之多。
“越后屋”开设的时候,江户和京都已经有着数不清的绸缎店了。如果高俊想要打出自身的优势来,一定要做到足够与众不同。因此高俊将小商品零售与主营的绸缎业务结合,也就在日本创造出了非常类似于现代百货超市的“越后屋”。
(越后屋主要卖的就是日本传统服饰)
经营“越后屋”的十年间,高俊赚得盆满钵满,三井家的生意也遍布江户、京都以及大版三座日本古代最大的城市,店铺数量更是高达11家。为了方便处理越来越大的生意,高俊又开设了“三井银两兑换店”以及“两替屋”。
这些涉及到金融业务的店铺,最初仅仅只是为了给“越后屋”起到辅助作用。但是此时三井家的“行政优势”再次发挥了作用,1691年三井家的钱庄成为了德川幕府的“御用钱庄”,并且因此承包了幕府的年贡汇兑业务。
三井家不仅不需要支付利息,甚至还能够从幕府手中赚取手续费,而且还能够自由支配幕府的年贡三到五个月的时间,只需要按期还上就行了。这个优势在当时的日本可以说是无人能比的,在高俊去世之前,三井家已经成为了日本最有钱的家族之一。
(三井)
二、活跃于军国主义时代
随着十九世纪的到来,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变得越发难以为继。而三井家作为德川幕府的“御用商人”自然也到了“担起责任”的时候了,德川幕府以支付御用金的理由数次要求三井家族支付钱款。
1866年,德川幕府要求三井家族支付100万两黄金,最后几经操作总算是削减到了18万两,三井家族避免了破产危机,但是三井家族和德川幕府之间也开始出现裂痕。
倒幕战争期间三井家族虽然名义上支持德川幕府,但是却在背地里和长州藩以及萨摩藩进行联系,为倒幕军提供了10万两黄金的军费。
在倒幕战争结束之后,三井家族不仅没有受到清算,反而开始帮助新政府稳定战后财政问题。1868年,三井财团帮助新政府募集黄金以作为公债的担保。此后三井财团更是包揽了新政府兑换新旧币的相关工作,又大发了一笔横财。
(倒幕战争)
1874年,大藏省要求经营官方存款的商业机构必须提供与存款等同的担保物。因此与三井财团业务相同的小野家以及岛田家纷纷因此破产,仅有三井财团因为与政府关系密切,得到了大藏省的保护,最终得以避免破产。
此时三井财团也成为了全日本最大的“政商”,当时日本正在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三井财团也因此吃到了时代的红利。此后在日本政府的扶持下,三井财团也成为了近代工业资本集团,并且几乎垄断了日本的纺织业。
1903年三井财团预测未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战火纷飞的世界,因此开始大力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两个门类均与战争息息相关,三井财团自此之后便与日本军国主义集团绑定在了一起。
(三井财团)
而无论是重工业还是化学工业,其都十分依赖于矿产的供给,日本是一个资源相对贫瘠的岛国,因此矿产资源谈不上多丰富,且经过数百年的开发也已经几近枯竭。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还是三井财阀,都选择“向外看”。
事实上三井财团就是发动日俄战争的主要支持者之一,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和朝鲜半岛,三井财团和三菱财团更是几乎完全控制了这两地的商业和工业。
日俄战争之后,三井财团开始大举进入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也步了台湾与朝鲜半岛的后尘。
三井财团不仅在东北地区强占矿产资源,其甚至联合三菱以及住友等大财团在东北大搞殖民计划。那个臭名昭著的“满洲拓殖会社”背后就有着三井财团的身影,他们甚至计划在二十年内向东北地区移民500万人!其野心不容小觑。
(日本侵华战争)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次年日本国内成立了对华最高咨询机构“兴亚院”,而兴亚院内部则下设了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就是军部成员以及财阀代表,可以说这个部门就是日本军部与财阀的直接对话渠道,日本文官政府则被完全绕过。
三井以及三菱等日本财阀代表则开始实际上的操纵侵华战争的进展,并且瓜分中国沦陷区的利益。中国华中和华北地区几乎所有的工矿企业都被日本财阀所吞并,而三井更是“深耕于中国”,其成为了从中国掠夺了最多资源的日本财阀。
在战后杜鲁门政府就曾经一阵见血的指出:“所有日本财阀都是军国主义者,他们不仅通过战争攫取了大量的利益,而且在战后也依然在加强其垄断地位。”负责日本战后赔偿问题的美国代表鲍莱更是直言:“日本最大的战争潜力,就是这帮财阀!”
(杜鲁门)
因为美国人的这种认识,包括三井在内的日本五大财阀也将经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考验……
三、去军国主义化和死灰复燃
战后,美国派出了以柯恩·爱德华兹为首的调查团队,专门负责战后日本财阀的相关问题。在调查过后,爱德华兹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日本财阀必须被解散,他认为只有解散日本财阀才能够将日本的军事力量从心理上和制度上予以摧毁。
事实证明,爱德华兹的观点很有可能是正确的,日本财阀就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源动力。只不过,日本战后对财阀清算并不彻底,所以日本的军国主义才会在如今死灰复燃……
言归正传,战后盟军总部基于爱德华兹的调查,制定了对日本财阀的拆解计划。
(三井)
盟军的目的在于解除财阀对各行业的垄断地位,但是事实上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原定应该被解散的582家公司仅有18家被解散。日本政府虽然宣布财阀已经解体,但是事实上被解体的仅有财阀的一些统合机构,广义上来说财阀并没有消失。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朝鲜战争以一种所有人的意想不到的方式迅速的爆发了。而美国需要日本财阀帮助他们统合日本国内的工业力量,进而将日本打造成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后勤基地以及“亚洲反共桥头堡”。
而美国在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接连失利,也使得日本在1950年的地位早已不同于在1945年的地位,日本几乎成为了美国在东亚最后的落脚点。所以在这个时候,继续打压日本财阀已经“不合时宜”。日本也因此迎来了持续数年的“朝战景气”,这是战后日本的第一轮经济复苏。
(三井物产)
三井也通过朝战缓了过来,他们对于在战争中崛起这件事情实在是太熟悉了。但是战后三井财团终究还是吸取了教训,他们变得更加谨慎,也变得更加隐蔽了。如今他们对产业链上游资源类企业的占股一般不超过10%,但是却也借此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产业。
从核电站到鸡蛋,几乎没有三井财团不涉足的行业。甲午战争之后,三井财团控制了台湾的几乎全部糖类产业,而在如今三井财团依然把持着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稀有功能糖产业。
三井财团距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其实并非这样,他们从未从我们的生活中真正消失,这就是现实。
参考资料:
[1]邓艳.三井物产在东北的经济活动研究(1926-1941)[D].杭州师范大学,2020.
[2]邱松.日本财阀与军国主义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3]王键.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柱——财阀[J].日本学刊,2005,(04):33-44.
[4]王文英.三井财阀形成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4,(04):103-107.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3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