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太子朱标早逝,或许明太祖朱元璋就不用将“大明江山”这块烫手山芋过早地交到皇孙朱允炆手上了;削藩本没有错,有错的是建文帝没有选择正确的人。朱允炆之败,始于李景隆。
李景隆在担任伐燕主帅之前,唯一的功劳便是协助建文帝削掉了周王朱橚。
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见亲任,尝被命执周王橚。——《明史·李景隆传》
他能受到重用,并非因为个人很有才华,而是沾了其父李文忠的光,李文忠不仅是朱元璋的外甥,而且还是开国功臣。
李景隆作为功臣之后,又与建文帝是亲戚,因此得以拜将;再一个就是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引荐,这些可都是建文帝非常信赖的大臣,最终,李景隆才被确定为伐燕的主帅。
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起兵造反,朱允炆命令李景隆率50万大军北伐。
所谓“将门出虎子”,很可惜,被建文帝寄予厚望的李景隆,并不适用这句溢美之词;他不仅不会打仗,而且还嫉贤妒能,将顺风局打成了逆风局,结果大败而归。
在这次战役中,李景隆的部将瞿能差点攻入北平城,还有一次差点斩杀了燕王朱棣;但李景隆嫉贤妒能,担心他拿下首功,所以令他按兵不动,给了朱棣反败为胜的机会。
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诸军皆溃。——《明史·李景隆传》
公元1400年,李景隆再次上书请求出兵北伐,结果还是大败而归。李景隆之败在于四个方面,除了南方将士不适应北方的天气被冻死之外,再就是治军无方、不信任将领与贪功冒进;最终导致北伐连连失利。
这回建文帝没有选择原谅李景隆,而是将他革职了;建文一朝的大臣请求将李景隆问斩,但朱允炆并未杀他,朱允炆的仁慈,终究没能换回李景隆的感恩之心。
李景隆不仅没有御敌,反而还主动打开南京城门,放燕王朱棣进城;此时如果不开城门,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削藩的失败,靖难的成功,并不能说明建文帝的执政水平不行,也不能证明燕王朱棣就很强大,这其中运气占了一大部分;因为朱允炆过于笃信李景隆,结果江山尽毁他手。
然而作为永乐朝第一开国功臣的李景隆,毕竟是局外人,终究不太受欢迎;后来,他被朝中一些大臣弹劾,说他有谋反之心。于是李景隆被明成祖朱棣褫夺爵位,没收财产,最终含冤而亡;如果当初没有背叛建文帝朱允炆,李景隆又怎会有如此结局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3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