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崔贝勒
9月12日,第三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即将在湖南韶山揭幕。来自全国各地近500名退役军人选手将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乡村振兴、生活服务业、综合赛道等五大赛道展开角逐,预计共产生5块金牌、35块银牌、40块铜牌。
作为此次大赛的珍贵礼物,奖牌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从奖牌本体到奖牌绶带,都蕴藏着丰富的湖湘文化。
湖南是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次大赛的奖牌由醴陵振美艺术陶瓷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奖牌以湘瓷作为主体,并在正反面辅以真金和白金装饰,完美诠释了湘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品质,不仅是代表荣誉的退役军人奖章,也是极具价值的艺术作品。
“奖牌的生产制作运用了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这一国家级非遗技法,历经40余道工序的精细手工打磨,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百年传承的精湛技艺。”湘瓷非遗传承人江林介绍,“在1400度的高温下,色料熔于胎釉之间,画面透过釉层溢于瓷表,陶瓷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奖牌绶带的设计,也同样具有湖南特色。湘绣作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有着“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的美誉。而这样的一根绶带,需要一个绣娘刺绣一整天。从日出到日落,湘绣讲求“日光作业”,全程只在白天工作,窗户敞开透入日光,到天色稍暗就停止作业,“因为要保证绣娘不受人造光的影响,需要完全依靠日光来判断蚕丝线的色彩,”湖南省湘绣研究所非遗传承人潘妍解释,“蚕丝很容易受光线影响,从而影响绣娘的色彩判断。”
潘妍介绍,湘绣工艺复杂,一件作品往往要数十个步骤,譬如在此次奖牌绶带的手工刺绣流程中,就有一道“劈丝分线”的技法,“绣娘要用‘劈丝分线’技艺把蚕丝线分为比发丝还细的丝线”,在绶带上绣出火焰的形状,再根据金银铜奖的奖牌等级用不同色彩的蚕丝分别加以点缀,展现退役军人在创业创新中蓬勃奋发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拍摄:徐行
剪辑:伍梓琪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0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