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又开始投票了。
之前电车的事情还没有告一段,根据《南华早报》报道,欧盟再次提起要对中国的投资和合作进行评估审查,并就此事进行表决。
究竟谁赞成?谁反对?
26个人面面相觑。
就在这场会议又要以尴尬结尾的时候,立陶宛突然站出来点了个同意……
中立关系
其实立陶宛与中国也有过如胶似漆的时候,尤其当年那一趟中欧班列,汽笛一响,铜千万两,直接给当地送去了巨额的经济财富,不仅带动了他们的进出口,甚至还给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
本来双方有这么好的合作基础,两国的贸易合作各方面应当是是十分顺畅的,可是在这个时候,立陶宛突然出现了点小变故。
政府机构换了个舵手。
结果这个领导人上台之后,两国的蜜月期就此结束了,立陶宛一改之前的样子,不顾大陆的一再警告,与对“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一不变原则的重申,靠近台湾。
随着他们和台湾的关系越来越近,并且不顾劝阻,公然与台湾进行官方往来,这一点让无数国人为之愤怒。
既然没办法真心换真心,那就只能公事公办了。
于是在21年的时候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甚至下降到了待办的级别。
而紧随其后的是,两国的诸多合作也相继收到了影响,但是彼时面对中国的好言相劝,立陶宛并未在意,慢慢的,那趟承载着希望和财富的列车也终于停了下来。
直到真正触及到了经济利益,他们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可立陶宛却没有打算道歉,而是转头找到了欧盟。
立陶宛声称经济领域中国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现在让他们国内的发展变得非常被动。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欧盟也紧随其后的以莫须有的理由,把这件事情告到了WTO。
其实欧盟在这件事情上也非常的为难,无论偏向哪一方都是夹板气。
这时候面对成员国的申请,该组织出面调停无可厚非,但这件事情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只是相较于立陶宛的理直气壮,欧盟的一些成员国在这件事发生后,并不赞同立陶宛的反应,而是觉得是该国是单方面找事,希望这件事情不要扩大,更不要影响到他们。
这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审查,基本上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信息,最后被欧盟叫停了。
当然中立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渐恢复,而且虽然两国的贸易额正在下降,但总体体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双方关系刚刚平稳,又出现了新的波折。
投票风波
欧盟又开始投票了。
今年7月他们连续发起了两轮对华的议题,而且两项都没有取得正面的进展。
第一项是7月中旬的电车。
这件事情对于双方来说其实已经是一再被提起的问题,自从中方持续发力之后,他们就曾经想方设法设置门槛。
这次他们的建议是提高关税,并且美其名曰,希望通过提高关税的方式,以达到维护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的目的。
可惜这项题已经拉扯了几个月的时间,并没有得到太多成员的支持。
毕竟各国的经济形势是息息相关的,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受到波折时,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几个主要的成员和中国的关系还非常的紧密,所以如果组织提高门槛,那么中国受到的压力,分散在他们身上也势必不好受。
所以,当这一问题提出后,也遭到了不少国家的反对,这其中也包含德国。
该项目本来就是德国最擅长的,只不过他们专攻于传统,而中国略优于技术,本来双方如果携手的话,完全可以共分这一杯羹。
可是如果准入机制抬高,那么中国或者说他们的合作整体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他们最不愿意看到这项政策落实,当时就声嘶力竭的表示反对。
不过可惜的是胳膊扭不过大腿,投票最终还是开始了。
但结果都在双方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赞成与弃权基本上持平,反对票略少,但也掷地有声。
这件事情极富争议,所以哪怕投票结果出来之后,他们也只能暂时搁置。
但他们并不打算善罢甘休,于是提出了第二项:投资调查。
欧盟所指出的对华投资调查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也就是限制欧洲国家到中国的投资,这件事情的本意是为了限制国家资金外流。如今欧洲自然也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冲击波,这时候正是投机分子最活跃的时候,所有投资人们都想要找收益更高的项目。
放眼全球,所以他们就把资金砸到了东方大国身上。
而他们现在急于要把这笔钱收回去。其实想要保护本土无可厚非,尤其现在这种局势,很多企业都朝不保夕,但保护自己并不是要损害别人。
这本来是一场正当的商业竞争,被投资方本身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不应该为此承担风险。
不过这场投票的非常精彩,26个国家都凑不出一张有效票。而在一片反对中,立陶宛的选择自然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本来中立两国的关系就非常微妙,而且而且联系和合作项目相对较少,所以该国站出来甘做急先锋,从理论上分析似乎也没有问题。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中方非常希望他们对于竞争有一个理性的认知。
真正好的竞争应该是一种激励,双方都能够得到提升,而不是对竞争的一方进行打压,企图让他们丧失竞争的能力。
而且如今的形势如此复杂,多个朋友多条路,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这个道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9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