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它最大的敌人或许并不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而是自己内部在被各种官僚特权主义所侵蚀。
最近,随着俄罗斯本土燃起战火,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很多人指出,库尔斯克州战事的失利,就源于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瞒报军情”的行为。
对此,俄罗斯南部军区前副司令古鲁廖夫严厉批评道——没有人喜欢我们说真相,只想听“一切都很好”。
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报喜不报忧,造点假数据,卖力展示“目前形势一片大好”、“各方面持续向好”,这属于整个人类世界的通病。
但是,战争期间,军事行动也搞这个,那就很容易耽误大事儿了。
当然,这锅全让格拉西莫夫去背,似乎也是有点不公平的。
跟派到乌克兰前线作战的“合同兵”不同,库尔斯克州的俄军大多数都是非常稚嫩的“义务兵”。
这些义务兵占整个俄军的60%,只需在军中服役12个月即可退役,并且有专门法律规定,非必要情形下,义务兵不承担“出国作战”的任务。
因此,义务兵的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都比较弱,没有任何实战经历。
很明显,让这帮“菜鸟”去对付作战经验丰富,北约装备并接受过北约特训,自带北约战术支援的乌军精锐部队...这样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只是,把义务兵放国内“守家”没毛病,但怎么着,像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这类的边境地区,也应该进行一下重点防务部署吧?
俄军的国内防线,就真的如此潦草?
要知道,早在一年多前,瓦格纳老板“普大厨”就曾建议——俄军应该再次打进哈尔科夫州,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军事缓冲区。如果俄军实在无法夺取哈尔科夫州,那就退而求其次,加强西部边境防务,在库尔斯克州和别尔哥罗德州建立缓冲区,防止乌军来自哈尔科夫和苏梅方向的突袭。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的讽刺,俄罗斯的边境防务真的不堪一击。
俄军高层对形势的判断,也很是一言难尽。
比如,据俄媒自己的披露的消息,早在乌军发起袭击前的两周,俄罗斯情报部门就曾向“特别军事行动”指挥部发出警告——乌克兰军正在计划一场入侵俄罗斯本土的行动。
然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却对这个情报选择了忽略——压根就没有把消息和相关支撑材料汇报给克里姆林宫方面。
或许在他看来,一支最近经常吃败仗的军队,怎么可能贸然深入敌人内部?在后勤补给都难以跟上的情况下,这不是送死是什么?它能有什么战略缓冲区?脑袋被门夹了吧。
很快,打脸的事实就来了。
虽然大规模的部队集结与装备调配不可能一点动静也没有,但乌克兰通过一系列的“瞒天过海”的操作,竟然成功蒙住了俄军的双眼。
例如,乌克兰精锐部队,第22机械化旅原本在哈尔科夫前线与俄军交战,随后部分编队宣布撤走以进行休整,由新部队接替前线任务。
这种轮换在乌军非常司空见惯,因而俄军也并未对此过多在意。
但是,所谓撤走“休整”的第22机械化旅的那些队员们,其实并未真的走,而是在周边蛰伏了起来。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脱下迷彩,换上了平民服装,开着民用车辆,甚至着骑自行车,悄无声息地向边境地区汇集;而装甲和运输编队则选择在夜间行进,利用凌晨的微光或森林的掩护,成功避开了俄方的监视。
事实证明,乌军的这番操作,用来应对俄军的那个比较粗糙的卫星+无人机的侦察水平,效果还不错。
可即便如此,俄情报部门依旧察觉出了很多端倪,并立即警告了“特别军事行动”指挥部。
然而,“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却把它压了下来,没去给领导添麻烦。
没成想,乌军竟然真的杀了进来。
第一时间,普京总统就紧急召集了国防部和安全部门领导开会。
格拉西莫夫总参谋长则以线上视频形式参加了会议。
面对普京的质疑,格拉西莫夫说:初步判定为300人规模,俄军已经大致堵住并将乌军击溃。小范围骚扰而已,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到了第二天,当格拉西莫夫向普京做汇报时,人数又涨了,“已经击溃”也变成了“将会击溃”,但还是在强调“这只是乌军的小股部队”。
——约有1000名乌克兰武装部队人员参加了这一行动。俄罗斯军队将会很快击溃这支乌军小股部队。
再后来,“击溃乌军”又变成了“保卫库尔斯克州”。
进入俄罗斯的乌军,被证实至少有1-1.5万人的规模,并且配备了大量坦克、火炮、装甲车、防空系统等重型武器。
再加上乌军的信息化水平优势,库尔斯克地区呈现出了对乌单方透明的状态——乌军开了全图,几乎俄军则全瞎,这仗怎么打?
这边俄军刚集结上车,那边的海玛斯就嗷嗷的过来了。
所以,格拉西莫夫即便再缺心眼儿,也不会缺到这种程度,公然在这样的大事儿上撒谎。
当然,如果他事先真能料到,这的确是件大事儿的话。
毕竟,作为前阵子俄罗斯国防部大洗牌中,极为罕见的坚持下来了的一位副部长,早已和绍伊古深度捆绑的格拉西莫夫肯定深感不安,如今“绍师傅”已经跳船,留自己一个人,就担心稍有不慎,领导会拿自己祭旗。
不过,虽然库尔斯克遭袭的错不全怪格拉西莫夫,但这锅他不背谁背呢?出问题了必须得有人背锅,总不能说普京指示...然后俄军大败吧。
很明显,最初有关俄罗斯被袭击的警告,格拉西莫夫大概率是给忽略了。而开战后的300人、1000人,则更像是被领导逼问时,用来暂时平息老板怒火的。
那时候,被伏击的俄军从上到下,还处于一副懵圈的状态。当地老百姓们更是毫无防备。
而且,格拉西莫夫作为整个“特别军事行动”的总指挥,俄军总参谋长,更不排除他手下的那帮人,为了平息格拉西莫夫的怒火,进行了一些谎报瞒报。
试想,当前线战报转到普京总统手上的时候,都不知道已经掺上了多少水分。
类似的还有开战之初的“安东诺夫机场之战”,很大程度上,也是败在了对敌人的预判上面。
当时俄高层的蓝图是——空降作战迅速控制机场,地面部队跟进稳固机场控制,紧接着大型运输机运载重装降落,将安东诺夫机场作为前进基地,直扑基辅要害部门和关键人物...然后,各地的乌克兰老百姓就箪食壶浆的来“喜迎王师”了。
按照上述蓝图,这确实就是一次“军事行动”而已,还到不了战争的程度。
然而,由于情报方面的失败,以及对敌的错误预判,这样本应该是很有突然性的奇袭战,却最终变成了争夺战,俄军的精锐之师,被毫无意义的给消耗掉了。
相比之下,乌克兰则自带主场优势,并未出现被“突袭”后抱头鼠窜、一溃千里的现象,反而一打就进入了状态。
毕竟,情报方面,北约的侦察机、侦察卫星、渗透的间谍人员,早就盯着俄方“军演”很长时间了。战术水平方面,乌军也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信息化能力更是跟俄军拉开了明显的代差...
可以说,正是这个“一切都在持续向好”,麻痹了俄军,更蒙蔽了俄罗斯的最高层,不断引发着俄罗斯的大麻烦。
最后,讲个笑话。
库尔斯克战事焦灼之际,普京请大牧首帮忙唤醒了斯大林的幽灵。
斯大林:“什么事急着找我?”
普京:“现代纳粹占领了库尔斯克!我们的军队被打败了!莫斯科该怎么办?”
斯大林:“像我1943年那样做。派我们最精锐的乌克兰方面军上前线,并向美国和英国要武器!”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06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