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魔乱舞,这届奥运会热闹极了。
早在开幕式之前,巴黎奥运会就闹出了各种幺蛾子:
什么比赛用的塞纳河大肠杆菌超标、奥运村没有安装空调、运动员当街被抢等等,巴黎人甚至还要组团到塞纳河里拉粑粑,惊呆全球吃瓜群众。
紧接着,正式开幕以后,事情变得更加离谱:
什么官方把韩国叫成朝鲜、升错国旗、奥运村食物供应不足等等,就连一向抠搜的韩国运动员,都被逼得搬了酒店,槽点不是一般的多。
不过要说最严重的,这些还排不上号——美国一家科技公司C Spire,巴黎奥运会赞助商之一,竟然官宣跑路了!
赞助商撤资跑路,究竟因为啥?接下来是否引发赞助商的“撤资潮”?为什么说法国这次撕掉了西方世界的遮羞布?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美企撤资,原因是啥?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有这样“辣眼”的一幕:
一位浑身蓝色颜料的“男大姐”位居场地正中,模仿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中的场景,嘲笑耶稣。
结果,美股科技公司C Spire立马被破了大防,宣布撤资,撤出该公司在奥运期间的所有广告。
原因很简单,C Spire是一家犹太人办的公司,而信仰文化本身又极其容易引发争端。
往好的方向说,巴黎奥运会此举可能是传递一种文化多样性,向全世界展示法国人的浪漫不羁,尊重多样性选择。
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难免会有人感到自己的宗教信仰受到冒犯:
本身是男性的耶稣,却由一位滑稽扮相的胖胖的女士来扮演,这是不是蓄意挑衅?
于是C Spire作为巴黎奥运会的赞助商,发现巴黎奥运会触及自己的宗教底线,耶稣被拿来开玩笑,当然不能忍,直接发火跑路。
哪怕事后巴黎奥运会主办方迅速道歉,表态称该表演与《最后的晚餐》并无联系,但早已于事无补。
社交媒体上对于巴黎奥运会主办方此举的反对声音,依旧是一阵高过一阵,就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明确表态:
“我很开明,但我认为他们的做法是一种耻辱。”
是否会引发撤资潮?
在引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达芬奇的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最后的晚餐》这幅画取材于基督教的神话故事,讲的是耶稣与他的12个弟子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场景。
席间,耶稣对着弟子们说,你们其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而这个出卖耶稣的人,就是手里拿着钱袋子的犹大。
犹大是何许人也呢?
重点来了,犹大是犹太人祖先以色列的第4个儿子,可以说如今的以色列犹太人基本都是他的后代。
而在《最后的晚餐》这幅世界名画中,犹大早已被人们定义成了典型的坏人,普遍认为其侧重于表现出了犹太人的叛变行为。
但别忘了,现在巴以冲突持续,犹太人在全球是怎样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处境。
一方面,全球反犹情绪高涨,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呼吁世界和平,希望以色列能够止戈散马;
另一方面,美国众议院前段时间刚通过了《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以此来保护犹太人的权益,别提针对犹太人了,连说犹太人的坏话都不允许。
所以现在转过头来再看看,巴黎奥运会上演《最后的晚餐》,有意无意中丑化了犹太人的形象,犹太资本会善罢甘休吗?
从这样的角度来说,C Spire撤资可能还真不是终点,一旦后面再出点事儿,引发巨大的撤资潮也犹未可知。
西方世界,被撕掉遮羞布
站在法国的角度来说,或许确实发自内心要把这一届奥运会办好,当初还喊出了要“策划一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奥运会”的口号。
毕竟现在法国经济不容乐观,奥运会本身是挑战也是机遇,法国很希望借此机会给全世界人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带动本国经济发展。
但同时,法国把这届奥运会办得如此“抽象”,我们也很难说背后是否有另一层的深意。
原因很简单,自打欧洲跟着美国混以来,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肉眼可见的越来越难过。
比如俄乌冲突,欧盟跟随美国对俄罗斯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不惜冒着爆发能源危机的风险,也要跟俄罗斯一刀两断。
可结果呢?
美国转头就卖给欧洲高价能源赚得盆满钵满,而欧盟却因为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遭受重大打击。
就连被誉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今年经济都一度陷入技术性衰退,其余欧洲国家更是不容乐观。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法国总理马克龙呼吁,法国应该进行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确立独立自主的地位,不能落入依赖美国的陷阱。
现在再来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后的晚餐》表演,是不是有些意味深长?
法国通过这样滑稽、荒诞的表演,彻底撕掉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遮羞布,在这样一个盛大的舞台上,展示了他们最丑恶的嘴脸。
写在最后:
没人能想到,这届巴黎奥运会能办得如此热闹,又如此离谱。
美国赞助商连夜跑路,可能只是开始,西方世界被撕掉遮羞布,犹太资本已经蓄势待发。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9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