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小旭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从湖南有色产业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有色集团”)了解到,公司近年来联合有关科研院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持续开展科技研发,通过三次工艺技术迭代,取得了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地区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技术改造项目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攻克了世界性技术难题,还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素有“世界锑都”之称,锑冶炼历史长达120余年,为世界锑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产量曾一度达到世界锑产量的30%以上。不过,锑精炼过程中产生的易溶于水、有剧毒的砷碱渣,也使锑行业的辉煌蒙上了一层阴影,由此造成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遂产生了锑行业世界性难题——砷碱渣处理工艺。
据了解,自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开始研究砷碱渣的安全处置方法,发明了多种砷碱渣处置工艺,但均效果不理想,到2012年为止没有一套成功用于正常生产。2010年,冷水江市把锡矿山地区锑冶炼整合,关闭锑冶炼厂近百家,并将历史遗留砷碱渣集中堆存。
作为破解锑行业世界性技术难题策源方,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湖南有色集团旗下子公司辰州矿业联合长沙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南大学自主研发了一次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新工艺及技术。2015年8月,该工艺处理12吨/天新生产线竣工。经过调试,于2017年4月份达产达效;5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对该生产线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各项指标均进行了取样与检测,认为该生产线工艺技术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2018年8月,辰州矿业又联合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发了二次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新工艺及无害化填埋技术,并进行扩能提质改造,新生产线处理能力达到30吨/天,工艺畅通,至此,成功破解了锑行业世界性难题。
2019年3月,在湖南省发改委的组织协调下,由湖南黄金集团(湖南有色集团前身)代持锡矿山地区砷碱渣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改造项目资产进行提质扩能改造,联合中南大学、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砷碱渣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攻坚,进行三次工艺技术迭代。2021年11月,生产线处理能力达到60吨/天,成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单一砷碱渣处理线。
2021年7月,经院士专家评审团队技术鉴定,该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彻底解决锡矿山地区历史遗留砷碱渣环境污染问题。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现场点赞,并指示开展近“0”填埋研究。2023年初,湖南有色集团低砷渣火法协同项目建成并调试成功,实现了低砷渣近“0”填埋;8月,高砷渣深度资源化项目建成,为实现砷的资源化利用和高砷渣近“0”填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湖南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选祥表示,锡矿山地区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技术改造项目解决了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还带来了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含砷废物处置的创新性思路。“希望项目组继续写好‘砷往哪儿去’命题作文,久久为功、再创佳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有色力量。”
湖南有色集团子公司湖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希山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开展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技术改造项目一直坚持的原则。下一步,湖南有色集团将致力于砷碱渣短流程制备高纯金属砷的技术研发,解决我国半导体用高纯砷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逐步将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发展优势,实现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湖南有色集团锡矿山地区砷碱渣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近六年来,共处理砷碱渣29136.92吨,实现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不仅破除了砷碱渣长期堆存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隐患与风险,提高了锑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率,还推动了公司和锑行业的技术进步,大幅度地减轻了砷碱处理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项目的实施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防止历史废渣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处置成本低于2230元/吨,锑、砷和碱等资源全面综合回收利用,为砷碱渣的处置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8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