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涛回忆揭土木系老底, 黄维大为不满: 他就没当过十八军军长

晨晰看历史2024-07-25 10:40:14  121

1948年12月的一个寒冷夜晚,淮海战役战场上硝烟弥漫。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坐在一辆崭新的坦克里,神情凝重。他正带领残部突围,却不知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就在几个小时前,这支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精锐部队还不可一世,如今却已全军覆没,只剩下最后一丝希望。

国共内战进入白热化,蒋介石孤注一掷

淮海战役是国共内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大战。1948年底,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蒋介石决定在淮海地区与共产党军队决一死战。他调集了号称"五大主力"的精锐部队,其中就包括了黄维率领的第十二兵团。

蒋介石对这支部队寄予厚望,认为他们有实力阻挡共产党的进攻。可谁也没想到,仅仅两个月后,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劲旅就土崩瓦解了。更讽刺的是,他们的覆灭不是死于沙场,而是在突围时全军覆没。这个结局,不仅让蒋介石大失所望,也让整个国民党军队士气受到沉重打击。

黄维临阵受命,胡琏黯然离场

要说这第十二兵团的覆灭,还得从它的组建说起。1948年9月,国民党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决战,决定重组军队,成立兵团制。按照正常程序,原整编十八军军长胡琏理应出任十二兵团司令。可是,军中派系林立,各方势力角逐,最后蒋介石听从了陈诚的建议,任命了黄维担任这个重要职位。

胡琏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他一气之下,找了个"牙疼"的借口,溜回武汉老家去了。这一走,可苦了他的部下杨伯涛。原本杨伯涛有望接任十八军军长,没想到上司一走,他的仕途也跟着不顺了。

黄维这个空降兵团司令,一来就面临重重困难。他既要应付复杂的军中派系,又要指挥一支并不熟悉的部队。更糟糕的是,他还要面对如狼似虎的共产党军队。这场仗,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太顺利。

双堆集之战,一场注定的悲剧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全面打响。黄维率领的第十二兵团被派往双堆集一带,准备在那里与共产党军队决战。可是,黄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 他低估了对手的实力,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杨伯涛虽然只是个代理军长,但他的军事嗅觉比黄维要敏锐得多。他发现共产党军队的战术有了变化,似乎是想把整个十二兵团一口吞掉。杨伯涛赶紧向黄维示警,建议收缩部队,采取守势。

黄维起初采纳了杨伯涛的建议,把部队集中在蒙城一带。可是好景不长,上级突然下令要他们北进。原来是黄百韬的部队已经快要被全歼了,上级希望黄维能去解围。黄维不敢违抗命令,只好率军北上,结果正中共产党的圈套,被诱入了包围圈。

这下可好,十二兵团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四面八方都是共产党的军队。黄维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可为时已晚。接下来的战斗,简直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最后被压缩在双堆集这个小镇里,成了瓮中之鳖。

生死一线,三辆坦克的命运

1948年12月15日,双堆集战役进入最后阶段。黄维知道大势已去,决定带领残部突围。可是,几十万大军如何能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最后,黄维想出了一个看似绝妙的主意 - 用坦克开路!

当天晚上,黄维和另外两位将领 - 胡琏和吴绍周,分别乘坐三辆坦克准备突围。有意思的是,胡琏这个老好人,临走前还特意让黄维坐了最新的那辆坦克。他大概是想,让司令坐最好的车,能增加突围成功的几率吧。

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突围的关键时刻,黄维乘坐的那辆新坦克突然抛锚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本来指望着这辆新坦克能带他杀出重围,没想到半路就罢工了。黄维当时的心情,估计比吃了十斤苦瓜还要难受。

就这样,黄维落入了共产党军队的手中。从呼风唤雨的兵团司令,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这个结局,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想到。

被俘后的黄维,一开始很不配合。他不接受改造,整天和解放军官兵吵架,甚至还想寻死。可能在他看来,活着反而是种耻辱吧。不过,他这种行为并没有得到其他战俘的理解。反而是他曾经的部下杨伯涛,对他的态度最为不屑。

杨伯涛曾多次嘲讽黄维说:"你是国民党的罪人,却成了共产党的功臣。"这话说的,简直比刀子还要锋利。黄维听了,也只能苦笑以对。毕竟,事已至此,再怎么辩解也无济于事了。

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黄维和杨伯涛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国民党的命运。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兵团,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而那些幸存下来的将领们,也不得不面对新的现实。

有意思的是,杨伯涛后来在战俘营里倒是混得不错。他不仅积极改造,还写了不少文章,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了力。反倒是黄维,一直不愿意接受现实。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487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