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愿意进行计算,那余承东在2024年的每一场直播,都能以上亿元人民币来计价。
1年时间,赛力斯股价从45.51元涨到77.7元,涨幅70.73%;北汽蓝谷股价从5.45元涨到10.39元,涨幅90.64%;江淮股价从13.41元涨到20.36元,涨幅51.83%。
不需要有新车的更多消息,甚至遥遥领先四个字,现在都以“那四个字”进行表述。一家之前长期处于亏损的车企,就可以市值快速超过瑞幸咖啡、李宁、春秋航空。7月初,余承东公布华为车BU与北汽合作项目享界,首款车型享界S9的价格,45-55万元之间。而北汽蓝谷的股价,则早在1个月前,6月初开始快速上涨。几乎每个关键节点上,只要余承东一搞直播,紧接着就会反应在股价上。
截止目前,北汽蓝谷的股价较半年前已经接近翻倍,市值超560亿元,李宁当前市值超380亿元人民币、瑞幸咖啡当前市值超410元人民币,春秋航空当前市值超520亿元人民币。
而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了江淮汽车身上。今年3月华为与江淮合作的更多消息开始放出,股价上涨,而在余承东7月15日直播,并正式公布华为第四界的名称为尊界之后,当天股价超20元人民币,上涨超42%。而一周之前的7月8日,江淮股价为17.65元,一周时间过去,市值上涨56亿元人民币。
总之,华为救了江淮,救了北汽,救了赛力斯。
余承东,救不了谁的销量?
要么是市值上的暴涨,要么是销量上的暴涨。
销量上的暴涨,问界M7在今年前6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交付了超10万辆,月均近2万辆的表现,问界M9则在45万元以上,目前单月交付量超过1.6万辆,这已经超过了宝马X5此前国产后的杀伤力。
总之现状是,只要完全拥抱华为车BU的智选车模式,就至少能拿到行业里关于销量的高分表现。
原因是华为车BU从设计、技术、营销三方面可以全面赋能。设计上,华为因为此前手机业务上的成功,积累了用户对审美的大数据和方法论,譬如,零重力座椅都能作为核心的产品卖点,带动销量转化。
技术上就无需多言了,华为的关键零部件都是自研自产,激光雷达和整车传感器能拿到底层数据,所以不论是2023年和小鹏的AEB之争,还是目前ADS2.0在城区NOA上的变道速度和胆量,亦或是接下来的ADS3.0乾崑,它都取得了舆论和事实上的双重胜利。
另外,这种体量的巨头公司,所拥有的人力和财力,对单一的汽车公司也是呈现碾压势态。之前不造车,合作的车厂也并不谙底盘调校之道,于是德研所从奔驰、大众、宝马整团队挖人才。亦或是,对智驾BUG的修复速度,这在行业里没人能提出质疑。
至于,营销层面的表现,一个遥遥领先就可以是鸿蒙智行的专属发声。多数车企谈及和华为的合作,不论是上汽的灵魂论,还是广汽当年所说的价格不可控,同类发声只有一次,就不再提及。
“在汽车业务上,华为不太会遇到像理想汽车那样的瓶颈”,这是目前的行业共识。
从增程再转入纯电,理想汽车今年MEGA的上市,被称为验证李想能否封神的关键之战。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其继续转回深耕增程车型,纯电车型的技术和销售体系重新搭建,2025年进行发力。
而华为车BU当前,已经基本掌握了增程市场的话语权。纯电车型尽管销量表现一般,销量数据上看,问界M5在5月单月销量破5千辆,6月6796辆,属于车市里的及格水平。但最新的享界S9已经隐约有了利润收割者的趋势。
据几家奥迪4S店消息,近期奥迪A6L的潜在用户都处于不着急下单,等享界S9最终价格的状态。很多人家中都有一辆问界M9,等待享界S9作为商务和接待等用途。
当然,华为也不是神仙,也不会战无不胜。从最新一轮的搭载华为技术的车型来看,业界对HI模式下前景不算非常乐观。例如,岚图近期申报的新车,知音。使用的智驾系统是无激光雷达的纯视觉华为ADS3.0乾崑智驾。
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总裁李文广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直接明确表示了,“因为视觉不足等场景,华为基于安全的考虑,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使用激光雷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而事实上,当前直接拉动问界销量的主因,除了高性价比和科技日用配置之外,就是华为能提供的城区NCA能力。
只能提供高速NOA能力,也并不意味着销量不会好,比如去年的问界M7,关键是,能做到极高的性价比。总之,多数和华为进行合作的企业,都出现了,不能100%体现华为完整竞争力的局面。
车圈救世主,明年要发力新方向
产品定义上的错位,其实造成了大量的营销错位。
如,继续以岚图知音为例,除了以搭载华为为卖点之外,另一卖点是最高续航超900公里。
超过100度的电池包,直接等同于高成本,另外只有Model Y同等尺寸,却要装进容量2倍于Model Y的电池,发生对乘坐空间的侵占。高售价的吉祥物车型不好卖,而其他版本电池包则包括76.9kWh、77.3kWh(磷酸铁锂电池)、78.7kWh,对应的是570公里、625公里、650公里。放在当前的汽车市场里,属于及格,但并不出彩的存在。
换言之,谁能展示出华为的全部能力或者独家能力,并且控制住成本,就能拿下市场份额,最起码是当前的市场份额。高销量的问界M7、问界M9均是如此,此前的极狐阿尔法S等,则是定价过高的反例。而阿维塔在最新的增程版车型,三激光雷达,纯血华为系统等一系列信息陆续公布之后,关注度节节升高,则是正例。
不过,局面在近期慢慢迎来转机,随着华为在四界上带来可能改变市场的冲击力,它的HI模式也逐渐水涨船高,今年上半年,一波波的新合作不断出现。而且,一系列的合作只是刚刚开始,朋友圈在加速扩容。
除了从HI模式转为零部件模式的广汽埃安之外,北汽、长安、岚图、猛士、长城汽车都在进一步加码合作,另外,华为已经和全球最大车企丰田完成牵手,今年4月北京车展前,本田也开始逐步以零部件的身份引入华为相关技术。本田“烨”品牌新车将采用“HUAWEI XSCENE”光场屏。
今年6月14日,余承东对媒体的回复原话是,“有好多大的车企来找我们合作智选车,但确实我们资源有限、人手有限,重点只能做这四个样板点。”意味着,华为车BU的四界满员后,智选车模式已经进入饱和状态。
那么,好消息就是,华为在汽车方面的业务线明确成型。智选车模式基本饱和,HI模式随着智选车的大卖开始扩容,以及更多人在等长安与华为投资的合作新公司-引望落地。
最新消息是,相关内容将于8月31日前签订最终交易文件。但它能否解决HI模式当前的,亮点技术成本过高,车企选择直接影响定价这一问题,目前仍是摆在各车企老板面前的大问号。
参与到引望公司中,要进行入股,才能分享相应技术成果,再进行内部的吸收、转化、上车。换言之,这直接剔除了体量较小车企的参与可能性,而大企业参与其中,则要面对华为是否藏私的问题。
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与车企一同研发,鉴于其四界中目前取得高销量和热度的品牌,都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其实就是华为主导研发。余承东在很多发布会上的原话都是“我们研发”“华为专门研发了”等话术进行开头。
而有着目前车BU全部技术和资源的新公司引望,则更多是车企要自己把华为的武器吃透,华为会在其中进行帮忙。换言之,合作时间更早的长安在其中,会有效率上的先发优势,而其他参与其中的车企,则要考验自身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和研发资源是否过硬。
写在最后:
结论很明确,华为接下来能够帮助的车企,首先是智选车的四家,放出自身的独立性,更多让华为进行主导,取得好的销量成绩或者资本预期,只是时间问题。
HI模式,是对于车企相对公平的合作方式,自身考虑成本和价格,对华为车BU提出相关要求,最终验收合格后装车,考验的是车企的垂直整合能力和产品定义能力。
而引望能够带来的,长安肯定是最大受益者,和相关技术先发者。
所以简言之,华为能帮助所有的车企销量崛起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才是实打实的车市洗牌,比单纯的拼价格和内卷,更有淘汰和进步的意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05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