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一名解放军工程兵冯俊科在乌蒙山区偶遇一位老太太,她家住芦苇深处,门前有棵挂满金黄枇杷的大树。
冯俊科
第一次见面,老太太就好客地请冯俊科吃枇杷,再三推辞之下,冯俊科不好意思地尝了一颗。
见老太太的家破败不堪,衣服也都是破洞,冯俊科想买一点回队里给战友们吃。
可老太太却说:“山里人不讲买,想吃你就上树摘,不要钱。”坚持之下,她只收了一毛钱。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不多久,老太太走到冯俊科跟前,轻轻抚摸着他的军装,哽咽道:
“小伙子,你和我丈夫一样,都是军人。我年轻时特别喜欢军人,我丈夫在孙立人师长的队伍上当连长......”
在后来的聊天中,冯俊科也得知,原来这棵枇杷树是老太太这辈子的守望,他的眼泪逐渐模糊了双眼。
山中偶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乌蒙山区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解放军的重要驻防区域。
而冯俊科作为解放军工程兵中的一员,来到了乌蒙山区。
在这里,他们承担了繁重的国防建设任务,参与了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军工企业的布局和建设。
也参与农业生产、水利建设、道路修筑等工作。
同时,他们还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开展了广泛的军民共建活动,加深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促进了地方社会的和谐稳定。
1973年5月,乌蒙山区的腹地。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冯俊科难得地休息一天。
他走出军营大门,踏着一条鲜有人迹的小径,朝着山后蜿蜒而去。
身为解放军工程兵的他,平日里与山石为伴,此刻却渴望在这片山野深处寻觅一丝难得的宁静。
太阳尚未露面,路旁,野草谦逊地匍匐于地,偶尔探头向路中央张望,似乎也在好奇这位不速之客的行踪。
冯俊科缓步徐行,心中却翻涌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每一步都踏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转过一座山头,又不知行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半人高的芦苇荡映入眼帘,芦苇的那边,几户人家散落其间,炊烟袅袅升起,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高大的树上挂满了黄色的果实,它们在初升的朝霞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胜利的勋章,映照着冯俊科心中那份对家国安宁的坚守与期盼。
冯俊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满眼皆是新奇,一时无法辨认那矗立眼前的树木与挂满枝头的果实为何物。
他小心翼翼地沿着仅一尺多宽的小径,穿梭在芦苇丛中,正欲抬头细细观赏那满树闪烁如金果的景致,忽听一声低沉而有力地询问:“干哪样?”这声音把他吓了一跳。
定睛一看,树下的石板上,坐着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太太,手中紧握一根木棍,脸上沟壑纵横,乌黑的肤色让人难以分辨她是怒是笑。
“不干哪样,就是随便走走。”冯俊科,身为一名解放军工程兵,平日里习惯了与坚硬的岩石和冰冷的机械为伍,此刻却以柔和的语气回应着。
“吃枇杷吗?”老太太突然问道。
“这个叫枇杷?”冯俊科指了指树上的果实,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老太太轻轻点了点头。
他尝试着品尝了一颗,酸中带甜,甜里又透着酸,那独特的味道瞬间征服了他的味蕾。
于是,他提出想买些带回去与战友分享,没想到老太太和蔼可亲地说:“山里人不兴这个,想吃你就上树摘,不要钱。”
冯俊科本想推辞,但又发现老太太家门寒酸,衣服褴褛,于是决定上树多摘一点买下来。
他敏捷地爬上那棵高大的枇杷树,轻轻地摇动着一枝挂满果实的枝条,枇杷便纷纷跌落。
老太太则耐心地蹲在地上,一颗一颗地将草丛中的果实拾起,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起。
冯俊科见状,连忙脱下自己的军帽,满满地装了一帽子的枇杷。
冯俊科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块钱的纸币,他也没数,就往老太太手里塞。
老太太一再表示不需要钱,反正她一个人也吃不掉,熟透了也是掉地上坏掉了。
冯俊科坚持要给,说自己身为一名军人,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收钱他会受处分。
最终,老太太只象征性地收了一毛钱。
回到军营,战友们尝了冯俊科带回的枇杷,都赞不绝口,纷纷询问他从哪里弄来的。
悲惨身世
冯俊科笑着卖了个关子,没有告诉他们这些美味的枇杷究竟来自何方,只是心中默默感激着那位淳朴善良的老太太,以及这片给予他意外惊喜的乌蒙山区。
自那以后,冯俊科每次前往老太太处购买枇杷,都享受着随意品尝、自由采摘的待遇,不论数量,只需付出一毛钱。
在频繁地探访中,他逐渐了解到老太太孤身一人的生活状态,家中无儿无女,也无老伴相伴。
这份了解激发了冯俊科内心的责任感,他决定要帮助这位生活在枇杷树下的孤独老人。
再去时,他不仅购买枇杷,还主动帮老太太做家务,有时也从自己有限的物资中节省出毛巾、肥皂送给她。
老太太每次都会将肥皂捧至脸前,深深嗅着那熟悉而温馨的香味,眼中闪烁着过往岁月的怀念。
冯俊科虽不明所以,但他能感受到老太太的慈祥、和蔼,以及对后代深深的爱意。
老太太慢慢走向冯俊科,她伸出苍老的双手,抚摸着冯俊科的军装和帽徽,哽咽着说道:
“小伙子,你和我丈夫一样,都是军人。我年轻时特别喜欢军人,我的丈夫曾在孙立人师长的队伍里担任连长。”
“孙立人?是哪个师的师长?”冯俊科心中疑惑,当时他也不了解孙立人是谁。但他更惊讶的是,原来老太太竟是一位军属,这或许就是她对军人如此热情的原因。
他心想,应该把这个情况告诉班长,让班里的战友们也能经常来帮帮她,这既是对政府的拥护,也是对军人家属的关爱。
老太太似乎看出了冯俊科的心思,她说道:“你等等,我拿照片给你看。”
说着,她领冯俊科走进了那间灰黑简陋的房子。屋内四周是木板墙,房顶上错落有致地铺着石板,从屋里往上看,石板缝隙间透着光亮。
中央的火塘上悬挂着一个熏黑的壶,桌椅板凳和屋内的其他物品都显得黑黢黢的,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霉味。
老太太从一个破旧的木箱中拿出一张照片,递给了冯俊科。
那是一张年代久远、色彩泛黄的全家福。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身着旗袍,黑发如瀑,面容秀丽,怀中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的身后站着一位国民党军官,腰挂手枪,英姿勃发,面色威严。
看着这张照片,冯俊科不禁有些吃惊,原来老太太的丈夫竟是一位国民党军官。
老太太告诉冯俊科,她祖籍山西运城,姓薛,丈夫当年在队伍里担任连长。
民国三十一年,她跟随孙立人师长远征缅甸抗日,但在队伍前往云南的途中,一些伤兵和家属被遣散,她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和丈夫分别,从此便在这个偏远的地方隐居下来。
整个村子二十多户人家,大都是当年被遣散的伤兵和家属。
他们长期与世隔绝,自耕自食,和睦共处。对于山外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一无所知。
连解放军战士和国军士兵,他都分不清。
“你儿子呢?”冯俊科忍不住问道。
“他20岁那年,上山采药时滑跤摔死了。”老太太的声音里充满了悲伤。
了解了老太太的身世后,冯俊科的心情变得异常复杂。他沉闷了许久,再也没有勇气踏进那个村子,更不敢告诉战友们那些美味的枇杷来自何处。
1975年11月,部队即将调防前夕,冯俊科还是偷偷地跑去看望了老太太一次。
离别的眼泪
听说他要离开,老太太的眼眶湿润了。她紧紧拉着冯俊科的手,哽咽着说:
“小伙子,军人就是要走遍天下的,我丈夫以前也常这么对我说。当年我们一家人分别之前,他帮我盖好了屋子,栽下了这棵枇杷树。几十年来,枇杷年年结果,但他却再也没有回来过,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
冯俊科不忍心再继续这个话题,他给老太太留下了10元钱、一套旧军装、几条毛巾和几块肥皂,然后心情沉重地离开了那间破旧的房子。
他无法想象,一个如此孤独的老太太,是如何熬过这几十年的。
后来,冯俊科才得知,孙立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毅然弃笔从戎,后来担任了国民党远征军新38师的师长。
1942年,他率领部队远征缅甸,抗击日寇,之后更是升任为新1军的军长。是一位威名远扬的抗日名将。
冯俊科常常思绪万千,想象着那位慈祥的老太太或许不知道孙立人后来去了台湾。
她也不知道她的丈夫是牺牲在了缅甸,还是和孙立人一起去了台湾。
冯俊科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否还常常坐在那棵枇杷树下,期盼着她那在孙立人队伍中担任连长的丈夫能够归来。
是否还会想起他这个和她丈夫一样身着军装的解放军工程兵,何时能再次品尝到她那满树金黄色的枇杷。
在那座山中,那棵难忘的枇杷树成为了冯俊科永远的思念。
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他的心中都充满了对老太太的深深挂念和对那段特殊经历的无限感慨。
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人生中一份宝贵的记忆,永远镌刻在他的心间。
结语
这段故事不仅是一段温情邂逅,更是对那些为国征战、舍小家为大家的战士们的颂歌。
冯俊科与老太太的偶遇,展现了他深厚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老太太的身世更是让人感慨,她的坚守与期盼,是对丈夫深深地思念,也是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那棵挂满金黄色枇杷的大树,成为了对战士们无私奉献、舍家为国的永恒见证。
让我们向那些为国征战的战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
一棵难忘的枇杷树《北京观察》 2018年第9期 作者:冯俊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5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