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寿命将近,<span id="search-word-article-content-replace-10" data-item-id="0">国际空间站事故频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航天专家也不得不提前开始谋划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方式”。
近日,美国知名航天科技媒体《太空新闻》报道称,尽管NASA已经准备参考中国天宫一号的“退役”方式,准备让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接手国际空间站的“脱轨”回归地球事宜。但是,不少美国专家并不赞同这个计划,他们提出了另一种(挺让人无语的)建议——「把国际空间站送进高轨道,让它永远留在轨道上」。
他们的理由很直白——很多国家(主要是美国)为国际空间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造就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绝对不能让它“自然销毁”,而应该留在高轨道上,以便“万一有哪天还可以再次利用”。
我非常非常想不明白的一点是,就国际空间站现在运行的轨道上,美国都不能妥善对其进行维护,泄露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方案——国际空间站里的航天员等于是天天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就这种现实情况下,美国航天专家到底有什么底气,敢把国际空间站推到高轨道上面去,他们能维护得明白吗?到时候,万一这个报废的国际空间站解体变成了太空碎片垃圾,将会对人类后续的太空探索任务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美国航天专家到底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还是说他们压根就没存什么好心思?
国际空间站的主要成就
按照美国媒体的说法,国际空间站达成了几个主要目标:
国际合作:几十年来,各国在太空和地面上不断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科学与工程实验:在站内外持续进行科学和工程实验。
安全居住与工作:人们在空间站上安全地生活和工作,进行维修和实验,并尽可能回收资源。
美国媒体指出,尽管国际空间站为“人类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国际空间站较快的老化速度、高昂的维护费用以及更具有成本效益的航天探索方式的出现,美国及其合作伙伴准备在本世纪末结束国际空间站的运行。
现在,摆在美国面前的问题在于——到2030年以后该如何处理国际空间站。
美国航天专家们现在就需要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以便为合作伙伴准备、资助和实施所选择的解决方案。放任不管是不可能的,因为国际空间站在其当前轨道上会在几年内失控,并可能导致非常危险的“自动重返大气层”。
目前,美国航天工业界的一个“成熟观点”是:「基于之前天宫一号、礼炮号和和平号的重返大气层经验,目前的计划是以可控方式让国际空间站脱轨」。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发射升空,主要用于测试空间对接技术,为后续的天宫系列空间站打下基础。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期间完成了多次与神舟飞船的对接任务,并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天宫一号于2016年3月16日正式停止数据服务,并于2018年4月2日重返大气层。其重返大气层的过程是自然脱轨,没有进行人为控制。由于大气摩擦和热解,天宫一号的大部分结构在进入大气层时烧毁,未造成地面损害。虽然没有进行人为控制,但中国航天机构对其脱轨轨迹进行了监测和预警,以确保其重返大气层的安全性。
基于天宫一号的成功重返大气层经验,NASA已经针对国际空间站发出了“脱轨阶段”的长期计划,并已经内定了SpaceX作为供应商。
但是,欧美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航天专家不同意NASA的这种考虑。
他们想把国际空间站永远留在轨道上。
这些共同提出反对意见的航天专家长期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与NASA、ESA等单位合作,共同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重新设计、组装和运行。
他们表示,虽然完全同意在本世纪末结束国际空间站的运行,但摧毁它将是对未来的无谓浪费。他们建议将国际空间站提升到更高的轨道,以便未来几代人决定如何最好地利用这450公吨已经在太空中的硬件资源。
将国际空间站从目前的400公里高度提升到800公里的圆形轨道,需要大约220米每秒的速度提升,与精确脱轨控制所需的相同。
他们认为,国际空间站如果运行在更高的轨道上,其轨道寿命将是几十年,能够为未来几代人提供足够的时间做出自己的决定和行动。
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空间站应该被置于一种不会解体并产生长寿命碎片危害的状态。
所以,现在问题又出现了,从美国及其合作伙伴维护国际空间站的“历史记录”来看,美国对于国际空间站的维护能力可谓是“相当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指望美国能够维护好更高轨道的“报废国际空间站”呢?
所以美国航天专家这种想法是否有些异想天开?
将国际空间站推向更高轨道的潜在风险
而且,美国航天专家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将国际空间站推向更高轨道后,如果不能妥善维护,它可能会逐渐解体,产生大量碎片。
这些碎片会对其他太空设备造成威胁,并且会长期存在于轨道上,形成持续数十年的威胁。特别是对未来的登月和火星任务,这些碎片可能会阻碍探测器和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增加任务成本和复杂性。
此外,在更高轨道上维护国际空间站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持续的资金支持。需要研发自动化维护系统来保证国际空间站在无人状态下的稳定运行,同时还需要复杂的监控设备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高轨道的环境更为复杂,维护技术和资源要求更高,成本也更高。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维护工作可能无法顺利进行,增加了国际空间站变成太空垃圾的风险。
最后,高轨道上的国际空间站需要国际间的紧密合作。目前的国际空间站由多个国家合作运营,未来需要明确各国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
然而,国际合作可能会受到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不稳定性增加。此外,国际空间法对高轨道设施的监管规定不够明确,需要制定新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国际空间站的安全运营。
将国际空间站推向更高轨道虽然在理论上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了潜在的资源和平台,但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从太空垃圾碎片管理、维护与管理难度以及国际合作与政策问题等多个角度看,必须全面评估这些风险,制定周详的计划和应对措施,才能确保这一提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美国这些航天专家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确保国际空间站的“销毁或者保存”不仅有利于科学研究,还能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重要支持,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的责任感和远见,如果只是想着“留出时间给下一代去考虑”,那我想,美国航天专家这些想法是完全不成熟且无意义的。
对未来太空探索任务的影响
将国际空间站推向更高轨道的做法,首先要考虑其对未来登月任务的影响。
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和中国的嫦娥工程都在积极推进中。报废的国际空间站如果留在高轨道上,一定会占据一定空间,可能会与未来的探月任务轨道发生冲突。
探月任务需要精确的轨道设计和管理,也需要考虑高轨道上的大型结构体,因而,国际空间站的存在增加了轨道规划的复杂性、难度和成本。
而且,即使国际空间站在高轨道上保持完整,其老化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微小的碎片,这些碎片对探月任务的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
高轨道上的碎片由于重力较小,将长时间存在,持续威胁未来的探月和其他深空任务。
尽管将报废的国际空间站保持在高轨道上有其潜在的科学和技术价值,但从探月计划的角度看,存在诸多不利影响。轨道资源竞争、碎片生成风险、技术维护难度、通信与导航干扰以及国际合作与协调问题,都是需要全面评估和慎重考虑的因素。
为了确保探月计划的顺利进行和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安全,有必要在制定国际空间站处理方案时,充分考虑这些潜在的不利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奉劝某些美国航天专家们,不要总是一心想着保留美国的“辉煌历史”了,面向现实、面向未来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3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