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 丁盛将军进京告状, 租房子打持久战, 四野部下送来米面

正如历史说2024-07-07 10:10:00  47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1990年,地点北京,一位身姿挺拔的七旬老者刚刚下车,看着面前熟悉的场景,他的内心亦是极为复杂,既有怀念,怀念往昔的峥嵘岁月,也有不甘,不甘心自己的一世英名就这么毁于一旦,于是乎一个想法便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坚定了起来,无他只一点,那就是告状申诉,无论多长时间,也定要让组织上还自己一个清白!

结合时间背景,相信此人的身份大家也都猜出了一二,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少将,曾经指挥过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丁盛将军,那么问题来了,身为开国元勋,他为何会想要告状,他要告谁,在这期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出身穷苦投身革命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丁盛将军的革命生涯开始说起。

1913年,丁盛出生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一户农村家庭之中,其祖上世代都以务农为生,往年风调雨顺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可谁知,到了他出生之后,由于一系列的天灾人祸,家里早已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一家几口人只能靠着挖红薯为生,这才勉强在乱世之中幸存了下来。

出身这般家境,读书认字这些就不用想了,根本就不是老百姓能够接触到的事物,打记事起,丁盛就在干活,起初是帮衬着家务,后续又委身到了地主老财家里,靠着一把子力气补贴家用。

那段岁月对于丁盛来说无疑是痛苦的,受到剥削压迫也就算了,时不时的还要遭受辱骂、毒打,所幸这种情况在他十五岁那年宣告了终结,伴随着工农红军的到来,他这才总算看到了穷苦百姓活下去的希望。

说干就干,受到感召的丁盛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红军的队伍,成为了陈毅陈老总手下的一个通讯兵,该说不说,有些人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而丁盛正是其中的典型,由于脑子机灵、身体素质好,很快丁盛就揽下了部队扛旗的重任,简而言之就是每次作战前,他都要挥舞红旗冲在最前面。

该任务不可谓不危险,不过俗话说得好,危险与机遇并存,也正是靠着扛旗之功,很快丁盛就得到了上级的重视,甚至就连毛主席都曾当面夸奖过他。

借此,才短短两年,丁盛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并且还升了职,成为了通讯班班长,后续他就一直在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同志身边工作,都说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这句话可一点都不假,靠着出色的能力,他很快也得到了王稼祥同志的青睐,见他是个可塑之才,王首长不单开始手把手的教他写字,几个月后,更是亲自推荐他去到了步兵学校深造。

靠着这段学习经历,丁盛这才得以实现了职位的跃升,到了长征时期,他已经当上了一名连指导员,并靠着出色的战术理论帮着部队打赢了不少漂亮仗。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丁盛的履历更是惊人,只见他先是在政治部从事政工工作,待到抗战中期,他又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后方安稳的条件,辗转去到了热辽纵队主持战斗,以旅长的身份先后参加了包括百团大战在内的多场关键战役。

时间来到解放战争时期,这时的丁盛已然成为了一名师级干部,他指挥的部队越来越多,战绩也越来越出彩,就比方说大名鼎鼎的衡宝战役中他就立下了赫赫战功,彼时为了切断国民党桂系军阀白崇禧的后撤之路,毛主席亲自做出了战术安排,将时任135师师长的丁盛派去了洪桥前线。

可谁知,明明是关门打狗,等丁盛率部抵达阵地后却变成了“羊入虎口”,敌军居然来了一手反包围,直接就将135师堵在了洪桥。

见此情形,组织上为了大局考虑便向丁盛下达了转移的命令,希望他掉头向西,从黄土铺一带进军,不要与敌人的断后部队继续纠缠,可任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向最听上级命令的丁盛这次居然选择了战场抗命,一门心思的就是要打通洪桥。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在他看来,一方面追击的速度必须要快,如果改变路线必定会给到敌人喘息的时间,另一方面,敌军也不知道我们的追兵有多少人,一旦撤退,反倒是会暴露我们兵力有限的事实,与其如此莫不如虚张声势,直接率部突破洪桥!

事实证明,丁盛的判断完全正确,眼见135师没有丝毫停歇直奔洪桥而来,白崇禧当即料定我军的追击兵力必定不少,于是乎为了留存有生力量,他索性就选择了撤军,反观丁盛这边,见到敌军撤退后当机立断,直接率部冲了上去,死死黏住了对方,足足缠斗了一周时间,终于完成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奇迹,一举击溃了号称“钢七军”的白崇禧嫡系,进而令桂系部队再无还手之力。

此战足以见得丁盛在指挥、判断上的能力,不过他的辉煌却远不止于此,在朝鲜战争中,他率领五十四军与美军作战,在包括等多场关键性战役中取得了胜利,最终将不可一世的美军逼到了谈判桌上。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丁盛同样是所向披靡,别看后世人总说印度军队不堪一击,但在当时情况却并非如此,1962年的印度军队虽说战力比不上我军,却也算是世界一流部队,尤其是他们的主力第四军,更是曾在二战中击败过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军团,这样的战绩简直比国民党军强太多了,说他们是我军的劲敌一点都不为过,可最终呢?还不是被丁盛的一手出其不意一举击溃?

林林总总,丁盛将军真不愧是共和国的开国少将,只可惜世事无常,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却还是没能逃脱被针对的命运。

受到牵连处境悲凉

1928年参军,参加过五次反围剿战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甚至是对印自卫反击战中都立下过赫赫战功,丁盛将军的资历之老、能力之强可谓是有目共睹,只是很遗憾,即便如此他也依旧没能逃脱被牵连、被牛鬼蛇神缠斗的命运。

话接上文,时间来到1977年3月,此时的丁盛早已不再是风光无限的广州军区司令,而是受到牵连,不单被取消了一切职务,更是连党籍都没能保住,直接从将军变成了一个普通人,至于原因也很复杂,主要就是四个字“遇人不淑”。

导致丁盛将军晚年处境悲凉的问题主要有两个,首先就是“101”的事情,众所周知,丁盛乃是四野的老班底了,同时也是“101”的心腹爱将,有这层关系在,想当年他亦是仕途顺利、平步青云,仅在1969年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二位担任军区一号长官的开国少将。

可俗话说得好,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凡事都是有好处就有坏处,伴随着“九一三事件”的东窗事发,他自然也受到了巨大的牵连,虽然并没有做出任何背叛党和国家的行径,却还是不可避免的靠边站了。

当然,也只是稍微靠边而已,总体上他还是没什么大碍的,可谁知祸不单行,就在几年后,他竟再度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

那是1976年8月发生的事情,彼时的毛主席已然病入膏肓,国家局势亦是十分紧张,宵小之徒始终在窥伺权力,尤其是上海的那一帮人,更是早早就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而为了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他们更是没少联络国家的高级将领,例如丁盛将军便是其中之一。

这也难怪,毕竟谁不知道丁盛是“101”的心腹爱将,谁不知道在当年的事件中他受到了牵连呢?找他帮忙的成功率还是不小的,于是就在当月,马、徐二人便秘密会见了在上海视察工作的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丁盛。

在这一过程中,三人足足交流了几个小时,据丁盛表示,他并没有答应对方任何的条件,也没有任何背叛革命的念头,可很遗憾,或是为了避嫌,或是由于局面尚不明朗,他竟然没有将此次的会面上报组织,就因为这个,外加之倒台之后马、徐二人对他的攀咬,一代悍将自此退出了政治舞台。

在这之后,丁盛便一直隐居在南京,拿着一百五十块的死工资过着清贫的生活,所幸靠着几个老战友的接济和劝慰,这才苦苦坚持了下来,当然,他也不是没想过申诉,可碍于种种原因却始终没有机会,再加上心灰意冷,自然就这样一直凑合了下去,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默默含冤了十几年,为了在1990年时,他又会突然想到进京告状呢?

进京告状

在“101”事件的牵连下,丁盛受到了第一次牵连,后续由于政治嗅觉的不敏感,外加之小人的攀咬,他又再一次受到了针对,不单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更是连党籍都没能保住,这对于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当时没有申诉,为何时隔十几年他又想到了进京告状呢?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无数战友平反昭雪的先例,又有往事政治影响的减弱,还有一些个老战友的鼓励,外加之英雄迟暮,自身内心的不甘,这才让他不远千里,不惜赌上一切来到了北京。

只是想想也知道,申诉之路哪有那么容易,都不用说别的,光是盘缠就没办法解决,他哪里来得那么多钱在北京长期居住、生活?没办法,一边是面子一边是军人的荣誉,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为了能够成功打赢持久战,丁盛只得厚着脸皮找到了一众曾经在五十四军的老战友,希望他们能够帮帮忙。

之所以找他们原因也很简单,毕竟丁老曾在五十四军待过二十多年,扪心自问,他对待这些下属亦是掏心掏肺,他不信在关键时刻这些人不会出手相助。

而事实上,这些五十四军的老人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先是出人出力出钱,帮他在北京租了一间房子,随即担心他自己一个人寂寞,又会隔三岔五的前来看望,并且每次都会送来一大堆的美酒佳肴、生活用品,例如原五十四军作战部参谋周凤伦、王志敏、某团团长邱蔚、张英新等人都是如此,不单没少照顾老军长的生活,还在精神上给到了他极大的鼓励。

在这些老战友的帮助下,丁盛这才渡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后续他又相继去到了多个城市,情况也都大差不差,在成都,他得到了老朋友佟俊阁的帮助,他们一起旅游一起喝酒,对方的子女也十分尊敬这位开国将军,在天津,数九寒冬,不单是老战友,就连许多五十四军的新生代干部都争着抢着,来看望这位部队曾经的灵魂人物,甚至就连离开的车票都是他们买的。

在武汉和济南,同志们一样热情,老人们陪着他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年轻人们向他虚心请教战争年代的宝贵经验,这样的待遇令丁盛受宠若惊,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恢复自己的名誉,也要恢复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

因此,在足足九年的时间里,丁盛几乎一有机会就去北京申诉,别的不指望,却唯独对自己的党籍格外重视,只是很遗憾,由于当初的事件缺乏证人,关键人物要么早已不在人世,要么始终不愿出面说明真相,组织上也实在无法辨别他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没办法,此事也只能一拖再拖,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丁老将军终究是没能等到自己平反昭雪的那一天,1999年9月5日,他怀揣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一代名将就此落幕,如此结局也当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37817.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