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繁华的北大街
前几天,巧遇中学的要好同学张剑秋,他是典型的江阴北大街大弄口的,这就让我引起了少年时代的许多关于大弄口的记忆来…… 大弄口和小桥头、浮桥头一样,就是一个叫法,无非它是北大街上一个小小的活动枢纽,它紧挨着最热闹的北大街最繁华的一段,它的身后是江阴最庞大的一个居民区,所以,这个大弄口人来人往,虽然弄堂名叫大弄,实在算不上大的,只不过比旁边的小弄大一点,但你比不过它那里的人流量厉害呀,所以我同学是极其自豪地赞美他家的大弄口的。
清朝大弄口位置图
大弄口对面其实才是真正的大弄,大名叫光孝坊巷,得名于宋朝著名的光孝禅寺,据说这个名字还是北宋那个文人皇帝宋徽宗亲自起的名字,那时的光孝禅寺风光无限,地处江阴最热闹的江下市,排名仅次于城里的乾明广福禅寺,香火旺盛,这大弄就是北大街通往光孝禅寺大门的正门通道,而光孝禅寺在唐末就非常有名,叫永寿寺,是那个后来建造江阴军城的张可琮建造的,又叫永宁寺、寿宁寺,因此,这条江下市最热闹的街起名就叫永宁街。你想想,这个寺庙和长寿有关,和安宁有关,老百姓不就盼着如此?所以这条大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都是烧香拜佛的香客也就不奇怪了。而且,当时的光孝禅寺里还有驻军一百人,他们与旁边黄田港寨和君山感化院的五百军士一起专门负责沿江巡逻,守护黄田港地区的安宁,你说这大巷忙不忙?。
旧时光孝禅寺的热闹场景
关键这大弄口还远不止这些呢, 唐朝时,江阴黄田港成了万里长江口的一大港口,到了宋朝更是极其繁盛。依仗着极佳的地理位置和江阴军军队的驻守,这里商贸兴盛,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15年)这里建起了在中国历史上都可以留下一笔的江阴市舶务,它是江阴历史上重要的一个节点,都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最会赚钱的朝代,那个时候的南宋已经是举世闻名,南洋、东瀛的国家都极其崇拜中国,纷纷到中国来做生意,皇帝一想,这倒是一个可以年赚百万的好事情,于是开始在全国设立如同今天的海关一样的机构,叫市舶司,全国一共五个,后来又陆续增加到十个,大一点的地方叫司,小一点的地方就叫务,江阴黄田港因为地处长江口,水路又连通江南江北的腹地,所以,一时江阴市舶务成为江下市的又一亮点。
江阴的市舶务(徐昌安刘鸿兴画)
当时南洋各地的香料、珠宝,以及日本、高丽的商船往来密集,所以带动了江阴城的发展。《宋志》记载:"绍熙间,商船倭舶,岁尝辐辏,故市大于城阓。"每艘东洋西洋的商船进入黄田港,官府收货物十分之一的税,另外还收船税,所有东西由官府率先买卖,余下的,商人老百姓可以自由买卖,这一下黄田港更是热闹了,全国各地做洋人生意的都在永宁街附近设点摆摊,吸引外国客户,真的如北宋丞相王安石所写的“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这样的盛况,江阴市舶务虽然关关开开,直到元朝后期才完全停止。但它不仅增加了朝廷的税收,而且繁荣了江阴地方经济,当时江阴的税收甚至超过了常州府。而江阴市舶务这个机构就设在大弄口,它的门口一个标志就是永宁街东侧的清晖亭,亭后面就是市舶务的办事机构清晖堂和宽民堂,而市舶务的后面就是光孝禅寺,你想一想这个大弄口厉害了吧?
旧时黄田港河的热闹
大弄口往北就进入了浮桥头最热闹的地段,从大伦百货商店开始,店铺鳞次栉比,属于江阴最热闹的地段,大弄一直往西,过了北大街,就是著名的北大街后街,又叫浮桥河沿,这条弄堂非常狭窄,根本称不上大弄,因为它走一辆自行车都不容易。从大弄口往北是浮桥河沿,再往北进入热闹地段,就是后街的热闹中心。街侧的黄田港河里,停满了四面八方各式各样的生意运输船只,即使在明朝取消了海外贸易,但内地的南来北往的生意仍然使北大街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清朝后期,黄田港重新崛起,再度成为江阴的经济贸易商业集散中心,我七十年代去北大街,大弄口一带仍然是江阴最繁华的地方,难怪我同学那么自豪和赞傲了。
大弄口对面的光孝坊巷
大弄口对面的光孝后巷
前几年的光孝坊巷
黄田港河边的大弄口
大弄口对面的光孝坊巷
感谢顾志翔和《乡愁江阴》等提供照片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0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