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八年,一位23岁的秀才参加了浙江的乡试,考中第六名举人。有了举人的身份便可入京参加会试以及殿试。原本这位秀才应当是第一名,但却因为他“策语伤时”而被降为二甲第92名。
了解明朝的应该知道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创在了永乐盛世,明朝的国力强盛。
这位举人在殿试的时候并未将重点放在永乐盛世上,而是抓住朝廷内部的问题侃侃而谈。如此直率自然会得罪很多人,也就是所谓的“策语伤时”。虽然没有考中状元,但是他如此直言不讳、铮铮铁骨的精神确实令人敬重。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被降为二甲92名的进士在入仕28年后,为明朝续命200年,得以名垂青史。此人究竟是谁呢?
没错,他便是在年仅17岁时,写下《石灰吟》的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用制作石灰的过程来比喻自己,哪怕是“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也改变不了他志向与抱负。
而于谦确实用自己的一生都在践行这首诗,哪怕是已经过去几百年,我们再读这首诗,再提到于谦这个人,仍旧感触颇深,深受感染。
洪武三十一年,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这一年,于谦在浙江钱塘出生。或许谁也没想到,52年后就是这个钱塘出生的小男孩,会为明朝续命200年。
这篇文章,笔者结合了很多的史料,一起重回几百年前的明朝看一看于谦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01心存大志
其实于谦的祖上居住在河南考城,其太祖先是迁到了山西后又迁到了苏州居住,其高祖与曾祖都曾在元朝为官,因为曾祖任杭州路大总管的缘故,全家便迁到了浙江钱塘居住,所以我们一般便认为于谦是钱塘人。到了于谦的祖父,曾在洪武年间任工部主事。
不过于谦的父亲并没有入仕,隐居在钱塘。
如此看来,于谦的出身还是不错的,于家也算是书香门第,自然会非常重视对于谦的教育。
而于谦从小便十分聪慧,满腹经纶,在钱塘一带颇有声誉。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从小便心存大志,其实于谦之所以会如此大的抱负也是受家族的影响。于谦的祖父收藏了一幅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画像,于谦非常敬重文天祥,在他15岁时便撰写诗词来赞扬文天祥,并且将文天祥的画像悬挂在自己的书桌旁,日日勉励自己。
《石灰吟》中那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恰恰是于谦希望自己能够跟文天祥一样“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不仅好学聪慧、心存大志,而且敢作敢为、应变能力非常强。
在于谦还是生员的时候,负责督学的佥事为人非常跋扈,对诸生员态度很不好,还经常对生员们无缘无故的指责。为此生员们都非常痛恨这位佥事,这样的怨气越积累越多总归是要发泄出来的。所以在一次典礼上,生员们便故意说话声音很大,场面是越来越拥挤,佥事便上前劝说生员们要安静,结果被挤进了池水之中。
生员们见状赶紧都四散开去,就害怕被这位佥事抓住了斥责一顿。
唯独于谦上前,将这位佥事救了起来。佥事怒火中烧,便将怒火都发在了于谦的身上,于谦并不着急,慢条斯理地说道:跟你争吵的人都散开了,是我把你救了上来;你想想若是我真想把你推下水,何苦来救你呢?而现在你却对救你的人反咬一口,放过那些真正推你入水的人,这是什么道理?
这位佥事听了于谦的话,也不知该如何反驳,此事只好作罢。
不仅如此,于谦面对那些有权势的人也不会卑躬屈膝去逢迎,而是真正的做到不卑不亢。为此,于谦的做了巡按御史。
有一次巡按来到钱塘视察县学,便故意为难于谦,点名让于谦来讲学。
于谦满腹经纶自然不害怕讲学,从容不迫地走上前,跟诸位官员作揖准备讲学。
不过在讲学之前,于谦却要求几位巡按先跪下。
“讲案之前有跪礼吗?”其中一位巡按问到。
“我今日所讲的是太祖皇帝的《大诰》,小生不敢不跪,各位大人自然也要跪”
巡按以及随行的官员们一听是太祖皇帝,自然不敢不跪下。
于谦讲解的很清楚,听讲的人也都听的很仔细。
面对权势地位都比自己高的人,于谦仍旧从容不迫,确实很不简单。
02平步青云
永乐十八年,于谦已经23岁,在乡试中取得举人身份后,便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与殿试,成功中举得以入仕。一开始于谦被任命山西道监察御史,在任上颇有贤名。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病逝;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
如此一来,于谦入仕仅五六年的时间,便已经历经三朝皇帝,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此时的于谦也已经在京城为官,在朝堂上奏事时于谦声音洪亮、慢条不紊,明宣宗因此而十分赏识于谦。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
明宣宗御驾亲征,于谦扈从一起。
后来,宣宗令于谦前往江西做巡按,在江西任上时于谦跟督察院的上司关系颇好。当时的左都御史顾佐是一位刚正不阿、从不趋炎附势之人,跟于谦性情颇为相似,很是敬重于谦。很难得二人能成为同道中人,正因为如此于谦这段时间的仕途是非常顺遂的,这也让于谦对实现自己的大志越来越有信心。
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重视于谦,便直接将其提拔为从二品的兵部右侍郎,在山西、河南做巡抚。了解历史的应该知道,对于入仕为官的朝臣来说,正三品是一个很大的坎,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不能突破正三品。然而于谦却直接被提拔为从二品,便可见宣宗对他的重视。
这一年于谦33岁,正值壮年,恰好是建功立业的年纪。
而他在巡抚任上一干就是19年的时间,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民间疾苦,而且政绩卓著。再加上于谦为官清廉,深得朝臣们的敬重,其中便包括“三杨”:杨荣、杨溥与杨士奇,三位内阁大臣。
宣德十年,宣宗病逝,年仅9岁的英宗朱祁镇登基,年号正统,“三杨”辅政。
“三杨”不仅敬重于谦,而且对于谦提出的建议无不采纳。
可以说从整个宣宗一朝、正统朝初期,于谦虽然没有擢升官职,但是仕途还是很顺遂的。
然而自权宦王振的崛起,让于谦遭受了牢狱之灾。
03得罪权宦王振
王振在朱祁镇还是太子的时候便侍奉在左右,朱祁镇对王振非常依赖。等朱祁镇登基后,王振便坐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上,手握实权。在正统七年之前,因为有张太皇太后在,王振即便是有野心,也没有做到真正的擅专,但是自张太皇太后与“三杨”接连去世后,王振迅速崛起,成为名副其实的权宦。
英宗称王振为“先生”,而朝中大臣们大多称之为“瓮父”,争相巴结王振,得以平步青云。
于谦清廉,自然不会主动去巴结王振,便有人劝说于谦:你虽然不跟王振进献珠宝,但也应该带一些地方特产,比如干菌啥的,也是送一血人情。
于谦笑了笑,说了四个字:“两袖清风”!
为此于谦还作了一首诗词: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的这首诗词被传为佳话,但是却得罪了王振。
正统十一年,于谦上疏推荐王来与孙原贞来接任巡抚一职,没想到王振却以此,联合自己的党羽来弹劾于谦:于谦埋怨朝廷给自己的俸禄银子太少,所以心生怨气,而随便推荐人,实在是不符合作为臣子的体统。
就这样于谦被无缘无故抓进了大牢,并且被定了死刑。
于谦在河南山西任上19年的时间,一直兢兢业业,十分得人心。所以两地的百姓得知于谦被抓后,便纷纷上疏请求朝廷放了于谦,就连开封周王、太原晋王两位藩王也上疏为于谦求情,王振即便是对于谦再不满也得放人。
不过王振还是给于谦降了职,降为大理寺少卿。
正统十二年,于谦的父亲病逝,于谦回家奔丧。丧期满后,被调任兵部右侍郎。
结果次年于谦的母亲也病逝了,按理说于谦应当在乡守孝,但是此时朝廷的边务紧急,实在是需要于谦这样的人来处理,所以便选择“夺情”,让于谦终止守丧,回京任兵部左侍郎,佐理兵部事务
然而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英宗被瓦剌人俘虏,明军则是全军覆没,跟随英宗一起出征的户部尚书也死在了土木堡。
为此,于谦便成为兵部实际地位最高的官员。
也正是因为于谦,力挽狂澜,为大明王朝续命200年。
04力挽狂澜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城,朝野上下都非常痛心。孙太后(英宗生母)与钱皇后(英宗发妻)将宫里大量的金银财宝都派人送给了瓦剌部太师也先(瓦剌部掌握实权者),希望也先能将英宗放回来。然而也先得了金银珠宝后,仍旧不放人,并且想要利用英宗在明朝得到更多的好处。
眼看土木堡之变的事情已经瞒不住,孙太后只好下懿旨:郕王朱祁钰监国,皇长子朱见深封为皇太子,文武大臣们商议该如何处理此事。
英宗御驾亲征时,带走了京城几乎所有的精锐,留在京城的大多都是老弱,可以说京城已经没有了御敌的部队。若此时也先率部攻打京城的话,大明王朝不见得能守得住。
群臣自然很清楚,所以在朝堂之上痛哭流涕,一时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翰林侍讲徐珵(后改名徐有贞,是陷害于谦被英宗处死的主谋之一)哭着说:只有南迁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灾祸啊!于谦则是坚决反对南迁:建议南迁者,该斩!京城是天下的根本,若是动的话,大势便去了,难道大家忘了宋朝南渡的事情了吗?
于谦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很快便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大学士陈循的支持,至于徐珵则是被直接赶出了大殿。
见群臣大多都坚持坚守京城,郕王朱祁钰、孙太后便不再考虑南迁的事情,坚决守护京城,并且将守护京城的重任交给了于谦。
其实于谦手里只有不到10万的老弱病残,想要靠这些人抵挡也先的进攻,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于谦奏请郕王:
将两京、河南的备操军
山东南京沿海一带的备倭军
江北、北京诸府的运粮军等
全部以最快的速度入京,以建立起保护京城的铜墙铁壁。
另外通州有朝廷百万石粮食,如今朝廷已经无力保护这些粮食的安全,但是又不想将这些粮食白白送给瓦剌。所以于谦便想了一个主意:将通州的百万石粮食作为京城将士们、文武百官,从今年十月到次年六月的俸粮,让他们都自己前往通州区取粮。与此同时于谦调用顺天府五百辆大车运送粮食,若是家中有车的百姓也可以运送粮食,每运送20石粮食入京便可以得到一两银子.....
很快,于谦便有条不紊地部署好守护京城的城守,人心才得以安定下来。
九月十九日,于谦被提拔为兵部尚书;
两天后郕王如往常一样代理朝政,朝臣们对权宦王振恨之入骨,便纷纷请求郕王诛杀王振族人以及党羽,郕王一时间并没有作出答复。朝臣们便在朝堂上大哭,请求郕王尽快下令。王振的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却没有看清形势,还在怒斥群臣。
群臣实在是忍无可忍,在朝堂上便直接打死了马顺。
另外宦官毛贵与王长随,也紧随其后被朝臣们活活打死。
这些平日里文绉绉的廷臣们,面对王振的党羽,没有了平日的风度,将郕王吓坏了。
很快王振的侄子王山被押上了朝堂,群臣请求郕王处置王山。
郕王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想要赶紧溜走,于谦见状赶紧拦住了郕王,请求郕王下令:马顺等人死有余辜,这些大臣们都无罪。
这场惊心动魄的朝堂之争才算是结束,而王振的族人以及同党也都被下旨诛杀、流放或者是罢官
在于谦想要离开的时候,吏部尚书王直拦住于谦,很是敬佩地说到:如今朝廷需要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就是一百个王直也抵不上一个于谦啊!
王直的话,不仅仅是对于谦的敬佩,也是对于谦的支持。
紧接着于谦便开始调整各个边关要塞的将领,为了更好的守住各个关口,于谦特地挑选精明强干的官兵加以防守,并且将跟随驸马井源一起出兵大同但是溃败讨回来的石亨免罪,让其将功赎罪,总管京营兵。
面对瓦剌想要利用英宗获取更多利益的野心,孙太后忍痛扶郕王朱祁钰为新帝。但是郕王坚决不肯继位:如今皇上轮到了敌人的手里,朝中也册封了新太子,我一卿子如何能以下犯上呢?
众臣也不知该如何劝说郕王继位,于谦站了出来:这并不是以下犯上,如今大明王朝到了存亡的关键时期,只要有人坐到皇位上执掌朝政,便能救国家与危难之中,皇上也是会谅解您的。
就这样九月二十二日,郕王朱祁钰在京城称帝,史称明代宗,年号景泰。
就这样明朝有了新帝,英宗便从奇货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价值的人质。
后来也先还想通过挟制英宗而诱使明守将们打开城门,但是听到的回答是:感谢上苍,我们已经有新君了!
二十七日,也先率兵直逼京城,但是首战大败。
也先便派降将奄喜宁前去讲和,希望明廷能派人前来议和;明面上是讲和,实际上是试探明朝虚实。于谦看出了也先的计谋,只派了几位小臣前去议和,也先便再次要求明廷派重臣前去议和。于谦便坚决反对景泰帝议和,而是继续与也先兵刀相见。
也先计谋未能得逞,只能攻城。
瓦剌一连攻打七天七夜,全都失败了。
十一月一日,也先带着英宗先行,于谦得知后便下令石亨炮轰敌营,瓦剌死伤上万人。
截止到十一月二十三日,瓦剌军全部退出塞外,北京保卫战明朝赢了。
事后景泰帝论功行赏,加于谦少保衔。于谦推辞:
“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
虽然京城保住了,但是想要恢复大明王朝土木堡之变之前的样子,还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
于谦很清楚这一点,丝毫不敢放松,整顿边关军队,并且设计擒拿并且处死了将叛将奄喜宁等人
对于也先来说,明廷新帝已登基,英宗自然便失去了价值。也先便想要同明朝求和,将英宗送回去。此事景泰帝有些不高兴,对群臣说:是你们将我推上帝位的,我也是迫于无奈,如今兄长被送回,我该如何自处?
于谦劝说景泰帝:如今天下都是您的了,这“如何自处”又该怎么讲?我们的意思是,将上皇迎回来,看看瓦剌是不是真的有议和的诚意?若是其中有诈的话,我们也能掌握主动。
听到于谦的话,景泰帝便答应迎回上皇。
景泰元年九月,被俘一年的英宗终于回到了京城,紧接着便被囚禁于南宫。
05含冤被杀
虽然英宗被囚禁南宫,但他的儿子朱见深仍旧是太子。景泰帝慢慢地野心越来越大,于景泰三年废掉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降为沂王,将自己亲生的儿子朱见济封为新太子。
然而仅一年以后,新太子便夭折了,景泰帝再没有皇子出生。
于谦是一个凡事以朝政为主的人,正统十四年他劝说郕王继位是为了大明王朝,如今再劝说景泰帝恢复沂王的太子之位,还是为了大明王朝。但是此时的景泰帝已经没有以前那样信任于谦,就是没有恢复沂王太子之位的意思,而是从景泰三年开始,便将原郕王府的长史仪铭调任兵部尚书,名义上是协助于谦,实际上是监督于谦。
于谦为官清廉,一切以朝政为主,所以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其中石亨、徐有贞便是踩着于谦的尸身而平步青云。
景泰八年二月十一日,石亨与宦官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重新迎英宗复位。
英宗复位后,石亨等人便陷害于谦曾想要迎襄王(明宣宗的同母弟襄王朱瞻墡)为新帝,于谦含冤入狱。最终于谦被定谋逆罪,凌迟处死,家产全部抄没。
锦衣卫在查抄于谦家的时候,什么都没抄到,于谦的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于谦早在宣宗一朝时,便已经位居二品大员,为官多年却仍旧一贫如洗,便可见于谦自始至终清廉如故。在于谦的家中,只有正室是紧锁的,里面是景泰帝赏赐给于谦的剑器、袍服以及玺书。
正统十四年英宗被俘后,孙太后确实曾想要召襄王朱瞻墡回京,而且懿旨都已经发出去了,但是襄王推辞,并且上交了自己的金印与金符。孙太后这才作罢,扶郕王继承皇位,但是襄王的金印与金符并未送回。事后英宗见到襄王的金印与金符,心中很是后悔,但是他是一国之君,即便是心里懊悔也不会表达出来。
明宪宗继位后,与成化二年恢复于谦的官号,将于谦的儿子于冕召回京城授予员外郎一职,后一步一步做到了应天府尹。
明孝宗继位后,赠与于谦谥号“肃憨”,并且为此修建祠堂;
明神宗继位后,将于谦的谥号改为“忠肃”。
结语
英宗之后三位皇帝为于谦赠谥、建祠、改谥、纪念,便可见于谦的功劳,在于谦的眼里只有黎民百姓、天下苍生与大明王朝的兴衰,从不将自己的私欲带到朝堂上去。正因为如此在土木堡之变后,他劝说郕王继位;也正因为如此,在景泰帝无后时,他坚持景泰帝让恢复沂王太子之位。
然而刚正不阿、大义凛然、为官清廉的于谦必然会得罪朝中很多人,正是这些人让于谦在花甲之前,得以喊冤被处死,实在是悲哉。
但他“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精神,得以传承了下来,影响后世。
参考资料:
《明史·第一百七十卷·列传第五十八·于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