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沪深交易所IPO“零受理”局面打破。6月20日,沪深交易所分别新增受理了1家企业的IPO申请。这是今年沪深交易所分别受理的首单IPO申请,也是新“国九条”之后首批企业IPO申请获得受理。
这2家企业分别为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金新能”)、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铀业”),申报上市的板块分别为沪市科创板和深市主板。
有中介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次沪深交易所新增受理IPO申请,可能与近期推出的政策有关系,更多的是要在各方面重塑市场信心。
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从制度机制以及理念上解决包容创新的问题。同日下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新“国九条”后首批企业IPO申请获受理
在这之前,今年沪深北交易所仅新增受理了2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均来自北交所,沪深交易所新增受理的数量均为0。
6月20日,这一僵局被打破。A股市场新增受理2家企业的IPO申请,分别来自沪市科创板和深市主板。至此,今年以来,A股市场新增受理的IPO申请共有4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沪深交易所分别新增受理1家IPO企业的申请,应该视为积极的信号,表明市场活跃度正在提升、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以及企业融资环境正在改善。
“这一事件可能对后续企业申报产生一定的参考意义,并可能激发更多企业的申报热情。”田利辉称。
自去年8月份以来,IPO处于阶段性收紧状态。去年8月份以来,上交所和深交所新增受理的IPO申请数量下降,分别受理18单和15单,北交所新增受理的上市申请则较多,达到76单。
不过,IPO相关政策也不断推出,定位和方向越来越明晰。
今年4月份出台的新“国九条”明确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具体举措在于: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扩大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从严监管分拆上市等。
之后,证监会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沪深交易所也对发行上市相关规则进行了相应修订。
对科创企业而言,监管的支持力度更大。在4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下称“科创16条”)之后,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即“科创板八条”)。
“科创板八条”文件提及了多达30余项具体内容。其中第一项便是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包括:严把入口关,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有机构人士认为,在科创板推出暨注册制试点改革5周年之际,泰金新能的受理回应了市场对资本市场后续走向的关切,增强了科技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硬科技”企业从科创板建设中受益。
两家公司成色如何?
沪深交易所新增受理的这两家拟IPO企业,保荐机构均为中信建投,律师事务所均来自国浩,分别为国浩律师(西安)事务所、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
申报科创板的泰金新能,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此次申请上市,拟募资资金15亿元。
该公司选择科创板第一套标准申报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1年~2023年,泰金新能的营收分别为5.19亿元、10.05亿元、16.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98.28万元、9829.36万元、1.55亿元。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电解成套装备及铜箔钛阳极,实现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38%、70.08%和81.84%,收入规模和占比持续增长。而根据高工锂电预计,中国电解铜箔设备的市场规模在经历高速增长后,2024年~2025年将进入行业调整期。
“如果未来5G、AI等应用场景对高性能PCB市场需求拉动不足,或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相关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导致锂电池的需求增长可能放缓甚至下滑,各铜箔厂商周期性放缓投资进度或降低产量,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泰金新能称,存在下游行业投资周期性放缓,导致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
另外,这三年,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17.34万元、3755.39万元和4854.30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08%、3.74%和2.91%。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研发人员合计101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7.57%;公司拥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2项。
申报深市主板的中国铀业,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石、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该公司选择新规下的主板第一套标准申请上市。根据招股说明书,中国铀业2021年~2023年(报告期)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9.06亿元、105.35亿元和148.01亿元,累计为342.42亿元,不低于15亿元;扣非前后的归母净利润孰低者分别为7.59亿元、12.60亿元及13.02亿元,累计为33.21亿元,不低于新规规定的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报告期内,中国铀业天然铀业务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1.58%、89.22%和91.92%,是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天然铀产品市场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全球重大政治事件、产能变化、浓缩服务价格、国际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
该公司提示风险称,若国际天然铀市场价格发生大幅波动或政策变动导致公司天然铀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除天然铀和其他产品销售价格外,公司盈利能力还与下游市场需求、矿山生产情况、原材料采购价格、汇率波动等多项因素相关。如果上述单一风险出现极端情况或多项风险叠加发生,公司可能面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风险。
此外,中国铀业还提示称,存在客户相对集中、关联交易、境外经营等风险。报告期各期,该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在80%左右,客户集中度较高;关联交易方面,中国铀业向中核集团及下属单位关联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36%、48.02%和53.54%,主要系向中核集团及下属单位销售天然铀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78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