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微风,遍地荒芜,正午的阳光投射在安阳河粼粼的水面之上,殷红如同染血……
北岸,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无尽的刀枪丛林泛着耀眼的金属光泽,那是大唐六十万严阵以待的精锐之师,而不远处,史思明麾下五万燕军正遥遥相对,军容整肃,战马嘶鸣。
生死大战一触即发!
只是突然之间,四野狂风骤起,遮天蔽日的沙幕瞬间笼罩整个穹顶,周遭顿时一片漆黑,咫尺难以辨物。
飞沙走石之际,草木被连根拔起,旗杆应声折断,战马更是受惊狂奔不止。
狂风不仅裹挟着大量沙砾尘土,尖锐刺耳的呼啸之声更好似鬼哭狼嚎,莫名的恐惧开始在混沌晦暗的空间内迅速发酵,死亡的威胁考验着所有人紧绷到极限的神经。
在求生欲的支配之下,惊恐骚动变为混乱溃逃,最终双方数十万人马一哄而散,燕朝叛军仓皇逃往北方,大唐官军更是丢弃辎重甲胄、马匹武器,然后向南一溃千里。
大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诡异沙尘暴打断了安阳河北岸即将上演的搏命厮杀。
而倾尽全力的大唐王朝,最终还是没能在至关重要的邺城之战中获胜,几乎就要被按下休止符的“安史之乱”,在此之后,则进入了更加混乱无序的尾声……
一切都预示着大唐即将胜利
公元758年,距安史之乱爆发已过去三年,在经过血腥的厮杀,以及漫长而反复的拉锯之后,战争的局势开始走向明朗:
一年之前,唐军精锐尽出,并在回纥骑兵的援助之下,相继于香积寺和新店两次决定性战役中大胜燕朝叛军主力,随即成功收复长安、洛阳二京——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曾在战火中饱受荼毒蹂躏的大唐王朝,也许很快就将迎来胜利的时刻。
反观大燕帝国这边,安禄山继任者、弑父篡位的安庆绪,在连遭重创之后,被迫放弃都城洛阳,沿途收拾残部一路向北逃蹿,最终勉强聚起六、七万兵马,得以在邺城(今河南安阳)附近立足。
但可能是江河日下带来的强烈挫败感,也许是大难临头更要及时行乐的末世心理作祟,偏安邺城一隅后,安庆绪开始整日纵情声色,大肆营建宫室楼船,以此逃避现实,苟且偷安。
大燕皇帝醉生梦死之际,掌握朝堂大权的高尚和张通儒却没有闲着,两位重臣都觊觎能独揽朝纲,纷纷抛却政事不顾而忙于明争暗斗,搞得燕国小朝廷是乌烟瘴气、一片狼藉
而手握军权的“天下兵马使”崔乾佑,性格又刚愎乖僻,且极为残忍好杀,以致燕朝将士人人心怀怨愤,军心士气也是日渐低落涣散。
交锋三载,大唐王朝已从叛乱之初的惊慌失措中逐渐稳住阵脚,官军亦是愈战愈勇、士气如虹;而仅仅保有邺城周边七郡之地的大燕帝国,此时却是内忧外患、上下离心。
公元757年末时,意外惊喜再度传入长安——安禄山的左膀右臂、叛军中另一位重要领袖史思明,在杀掉安庆绪派往范阳的监军阿史那承庆后宣布反正,随即携所辖十三州郡并麾下八万精兵,重投唐廷怀抱。
肃宗李亨闻讯大喜过望,赐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河北观察使。对于这个在关键时刻主动“弃暗投明”的叛军核心人物,大唐王朝给予了最高规格的优待,所有恩赐一如叛乱之前,玄宗曾对安禄山的封赏。
公元758年二月,为庆祝大唐光复两京及收服河北,登基刚刚两年的肃宗欣然下诏改元,而取自《易经》的“乾元”新年号,也昭示着天子重整河山、再续大唐盛世的雄心壮志。
这是安史之乱以来,大唐王朝最接近成功的时刻,只等肃宗发起致命一击,彻底攻陷邺城,将摇摇欲坠的大燕帝国连根拔起。
然而,一向谨小慎微的李亨,却在所有人的翘首企盼之下,犯了其即位以来,第一个严重的错误……
变生肘腋:史思明降而复叛
平叛形势一片大好,肃宗龙颜大悦,着手对郭子仪、李光弼等一众功臣加官进爵,同时也准备赦免在安史之乱中投降叛军的官员。
然而宽宥叛臣之举,却遭到派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諲、御史大夫崔器等人的集体反对,性格懦弱的李亨经不起朝议纷争,最终还是对一批曾经委身燕朝的官员痛下了杀手。
按说此时天下未定,正是笼络人心之时,而唐廷反以严苛的手段惩治投降官员,不仅让身处叛军阵营、摇摆不定的燕朝官员,从此死心塌地为安庆绪卖命,也让原本已经归顺朝廷的将领人人自危,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史思明,更难免会生出猜忌自疑之心。
而此后不久,重臣张镐又向肃宗进言,直指史思明“因乱窃位,力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彼虽人面,心如野兽,难以德怀,愿勿假以威权”。
而作为史思明多年的对手,李光弼也认为其“外示顺命,内实通贼”,并向肃宗献策,建议选派信得过的人员,代表朝廷前往范阳宣旨慰问,然后借机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思虑再三,肃宗最终同意安排与史思明关系密切的乌承恩出使河北,并承诺事成之后许其以范阳节度副使之职。
不料乌承恩尚未离京,消息便不慎走漏,而早有防备的史思明表面盛情款待大唐钦差,安排其入住自己府邸,暗中却派人藏匿于床榻之下。
夜间,乌承恩将暗杀计划及朝廷封赏向其子和盘托出,父子正得意忘形之际,不料埋伏之人突然现身,屋外大批士卒更是一拥而入,当场搜出李光弼的暗杀牒文,以及一本列满策反范阳将士的名册。
人赃俱获,乌承恩父子及其随从二百余人当即被杀,而愤怒中的史思明随即上表朝廷,责问李亨“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
肃宗弄巧成拙,只能将所有责任推脱到已无法开口辩驳的“替死鬼”身上,表示“此非朝廷与光弼之意,皆承恩所为,杀之甚善!”
只是曾经的“叛军二当家”哪有那么容易糊弄,史思明得理不饶人,再次奉上充满威胁意味的奏折,直言“陛下若不诛杀李光弼,为臣也只有亲率兵马前往太原讨伐逆贼”。
话已至此,双方的关系再无任何回旋余地,公元758年五月,史思明重新拉起反旗,刚刚“归顺”不久的河北地区,再度与大唐决裂。
其实仔细分析,张镐和李光弼的判断都没有问题——史思明投诚,只是迫于形势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一旦时机成熟,这个野心勃勃的枭雄,必然原形毕露。
而且有安史之乱的芥蒂在前,李唐王朝与割据河北的史思明之间,根本没有信任可言,双方在日后大概率还是会兵戎相向。
但彼时唐军的主要打击对象,是盘踞邺城的大燕皇帝安庆绪,无论如何都应该稳住名义上已经臣服朝廷的史思明。
河北州郡既已脱离大燕政权,史思明当然不愿再贸然与唐廷翻脸,从而两面树敌。但正是由于暗杀行动操之过急,客观上加速了史思明的再次叛乱,此举不仅给正在备战的唐军凭添劲敌,更为此后的邺城惨败埋下了致命的祸根……
精锐尽出却群龙无首
对于史思明的降而复叛,起初并没有引起长安方面的足够重视,大唐王朝的战略重心、李亨君臣的关注焦点始终还是在大燕皇帝安庆绪的身上。
乾元元年(758)九月二十一日,肃宗颁布诏令,命九大节度使各统麾下兵马,分由不同方向,往叛军最后的巢穴——邺城集结。
其中包括: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安西及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关内及泽潞节度使王思礼,外加一路远道而来支援的平卢军,十路大军共计二十万人马,准备一举摧拔邺城,剿灭安庆绪。
此次出征,唐军可谓是名将云集,郭子仪、李光弼二人自不必说,那是“安史之乱”中大唐最耀眼的帝国双子星。
淮西节度使鲁炅,在“安史之乱”初期,率孤军坚守南阳九个月,使江汉地区变成了安禄山不可逾越的屏障,由此名震中原。
而安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更是大唐威名赫赫的“陌刀战神”,攻克长安最艰难的香积寺之役,正是此人率两千陌刀军步卒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唐军主力才最终等到了胜利时刻的来临。
九大节度使外加二十万精锐,以如此庞大的阵仗,去对付困于邺城一隅、苟延馋喘的安庆绪,肃宗自然对即将到来的决战充满信心。
得意忘形之际,大唐天子再出昏招,将全军主帅位置空悬,而以宦官鱼朝恩作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个为此次出征特设的职位,虽无指挥之名,但却已无限接近元帅职权。
对于此举,官方给出的解释也非常合乎情理:此前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广平王李俶,已被册封为太子,当然不适合再继续带兵出征。
而军中最具威望的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地位相若、功绩相当,很难从中确定出主帅人选。
但所有人都清楚,真实的原因无非“忌惮”二字——郭、李二大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而且在安史之乱中战功赫赫,若再以主帅身份收复邺城,谁能保证郭子仪、李光弼,不会变成比安禄山、史思明更加可怕的敌人?
功高震主便是武将的原罪,寡恩薄情才是君王的本色——“安史之乱”让李亨几成惊弓之鸟,即使像郭、李这种为大唐出生入死的将领也毫无信任可言。
只是决战在即,肃宗却将大唐最精锐的兵马,托付给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阉人,邺城之战的结局其实已经失去了悬念,而这也无疑是李亨在“逼迫”史思明反叛之后,犯下的又一个、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垂死的燕军,坚韧的邺城
乾元元年十月,郭子仪所部率先渡过黄河,攻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燕军大将安太清不敌,狼狈退至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后,又遭唐军所困。
安庆绪闻报,立刻与大将崔乾佑、田乾真共率七万大军倾巢南援,不料卫州之围未解,燕军主力反而在郊外中伏惨败,连安庆绪胞弟安庆和也在乱军中遭擒杀。
大燕皇帝只得纠集残部北逃,而唐军一路尾随,追迫甚急,安庆绪无奈于邺城西南愁思冈一带仓促组织反击,再度被郭子仪击溃,前后折损共三万余人。
待逃回邺城之后,安庆绪再无反击之力,随即便被从各路纷至沓来的二十万唐军全面合围,而后大唐兵力又陆续增至恐怖的六十万人。
大军压境,安庆绪自忖无力相持,急忙遣使向范阳求援,并声称一旦脱困,便甘愿让出大燕皇位。
史思明并不关心安庆绪的生死,但从战略上而言,邺城是范阳的南面屏障,所谓唇亡齿寒,史思明自然不能坐视唐军轻易克城。
有鉴于此,公元758年底,史思明亲统十三万大军从范阳南下,但基于保存实力以及等待战机的多重考虑,这个老狐狸并未直接挥师救援,而是驻扎于邺城东北百里之外的魏州(今河北大名县),遥望唐、燕两军鹬蚌相争,静待渔翁得利之时。
从乾元元年十月到次年二月,数十万官军对邺城日夜猛攻,但安庆绪君臣深知城破便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婴城固守,抵抗尤为坚决。
而唐朝部队既无主帅统一指挥,九大节度使本身又互不统属,此时兵力虽众,却形同散沙只能各自为战,以致数十万人麇集城下猛攻近半年,却依旧只能望城兴叹。
值此期间,安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在攻城时还不幸为流矢所中,伤势即将痊愈之际,其突闻帐外兵戈之声四起,乃大呼杀敌,致伤口破裂,最终血流数升而死。
李嗣业被称为“大唐军魂”,香积寺之役,此人赤膊上身,所向披靡,状如天神下凡,却不料一代陌刀战神的传奇故事竟在邺城之战中匆匆落幕,实在令人无限唏嘘。
回到邺城战场,因强攻无效,唐军只好采取水淹之策——在流经邺城以北的漳水上筑起两道堤坝,又挖出三条壕沟,硬生生将汹涌的河水灌入邺城。
顷刻之间,城内“井泉皆溢”,沦为一片水乡泽国,而燕军官兵就在水上搭建木屋继续与城外唐军死磕硬耗。
围城日久,粮食日渐匮乏,城里军民只得捕鼠为食,以致鼠肉行情暴涨,一只老鼠竟卖到四千钱。
而士兵只能挖取墙上泥土,将原来筑墙时掺杂进去的麦壳淘洗出来,再从马粪中找寻尚未嚼烂的纤维,然后将这些“食材”混合着勉强给战马充饥。
由冬至春,离心离德的燕军官兵在绝境之中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与顽强,这一点也令唐军始料不及。当然,一场人为的大水,也将许多准备投诚的士兵彻底困于城中,只能负隅顽抗,苦等范阳援军。
时间来到乾元二年二月底,就在唐军师老兵疲之际,一直于北方虎视眈眈的史思明,也终于出手了……
天灾还是人祸?一场诡异的溃败
在此之前,李光弼就曾向鱼朝恩建议,围城的同时,应立即分兵北上进逼史思明所部,就算不能取胜,与之相持,也足以解除唐军腹背受敌的危险。
但鱼朝恩却几乎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这个太监尚未尝够主帅的威风,又岂能容得下旁人指手画脚?更何况在其看来,六十万官军兵临邺城弹丸之地,克城还不是易如反掌?而区区史思明又有何惧哉?待拿下邺城,再乘胜挥师北上,直驱范阳,将叛军彻底击溃,又何愁大业不成?
决战尚未开始,外行指挥内行的危害就已经暴露无遗,愚蠢而自大的鱼朝恩还在做着黄粱美梦,而史思明却已经找到了庞大唐朝军团的“软肋”。
二月下旬,养精蓄锐多时的范阳援军分为两部,其中八万人留守魏州,五万精兵则随主帅南下向邺城袭来。
但老到的史思明并未选择与唐军正面交锋,而是将部队分散驻扎在邺城方圆五十里范围之内。然后每营设大鼓三百面,日夜不停敲击以此震慑骚扰唐军。
随后又以每营遴选出五百精锐骑兵,潜伏至城下袭击唐军的小股部队和辎重。一旦对手主力来援,偷袭者便又立刻四散逃离。
不仅如此,史思明还派人乔装改扮成官军模样,随后四处拦截、焚毁后方的运粮车队,唐军为应付骚扰早已精疲力尽,苦不堪言,又因粮草不继,更是斗志涣散、人心惶惶。
三月初六,安阳河北,史思明感觉时机已经成熟,率先发起进攻,唐军中李光弼、王思礼、鲁炅等将领随即率部接战。
战役之初,双方互有伤亡、难分胜负,但不久鲁炅便被乱箭射伤,仓皇率部后撤。而此时身后郭子仪所率的朔方军尚未完成列阵,一下子被冲乱了阵脚。
值此千钧一发之际,战场风云突变——阳春三月的天空瞬间一片漆黑,紧接着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刹那间天昏地暗,咫尺莫辨。
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
——《资治通鉴 · 唐纪三十七》
突发的天地异象,令所有人都惊恐莫名,于是两方人马不约而同地掉头狂奔,最终几十万人的大决战,以近乎荒唐又略显滑稽的方式草草收场。
当然,如果仅以战争的结果来看,唐军并没有直接败于史思明之手,交战双方更接近于一哄而散,然而唐王朝攻克邺城这个战略目的毕竟是没能实现。
而且,史思明的军队退往邺城西北两百余里外的沙河后,便稳住了阵脚。反观六十万唐军,在交战之前已经军心大乱、士气低迷。
而一旦溃败发生,整个局面更加难以控制,四散逃亡的过程中,除了郭子仪所部能勉强保持队形不散,退至洛阳以东河阳桥驻防外,其余各支部队,“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几乎溃不成军。
经此一役,“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加上大量士兵逃散,整个大唐军方可谓是元气大伤。
最后,从战争后续的影响而言,大唐王朝也无疑是邺城之战的落败方。
史思明屯兵休整之后,先是假意结盟将安庆绪诱出邺城,随即以替安禄山报仇为名,将安庆绪及其四个弟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等燕朝重臣一网打尽。
至此,史思明整合、吞并了原属安庆绪的势力,已完全具备与大唐正面抗衡、甚至碾压唐军的实力。
而九大节度使兵败邺城后,纷纷逃回各自防区,由于海量物资的丧失,士气又低落到极点,更导致整个大唐王朝,都在史思明即将到来的反扑威胁下瑟瑟发抖。
乾元二年十月,就在邺城之战半年后,刚刚光复的东都洛阳再次宣告易手,肃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大唐王朝之前辛苦积累的胜势瞬间荡然无存,
“安史之乱”的主角虽已变换,却又重新回到纷乱的起点,结束,更是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