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战争冲突以来,俄罗斯四处受敌,中国成为了俄罗斯最可靠的盟友,需要中国支撑的俄罗斯只能紧紧抓住我国这根“救命稻草”。
正是基于此考量下,中国也即将迎来俄罗斯给于中国的十年“红利期”,因为就在未来的十年,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将占据主动权,甚至可以有议价的控制权。为什么这么说呢?
俄方态度的转变
前不久,普京总统再次继任俄罗斯领导人,作为新一任领导人,普京总统拜访的第一站依然选在了中国。
而此次普京总统也为中国带来了不少|礼物,其中最让中国感到兴奋的是莫过于俄罗斯方面关于落实中国建设图们江的方案一事。
尽管如此,这却并不是俄罗斯的主要目的,这份大礼的背后很明显另外一项合作才是普京总统访华的重点。
这一份合作提议正是关于俄罗斯方面希望中国能够共同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建设。为什么俄罗斯方面会如此迫切希望中国能够参与俄罗斯该项目的合作呢?
在此之前中国对于该项目合作一直模棱两可的态度,既没有马上答应俄罗斯,但也没有拒绝,这其中有许多因素。
而普京总统的先送大礼的行为也正说明了该项目对于俄罗斯的重要程度,大礼只是俄罗斯为了能够与中国顺利沟通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所做的铺垫。
普京总统深谙“谈判”之道,对于俄罗斯的大礼中国欣然受之,但俄罗斯此举似乎也透露一个关键性信息,俄罗斯或将在能源合作一事上对中国“让步”,中国将占据主动权,这是为什么?
俄方“泄露天机”
2023年底,西方媒体发布了一则关于俄罗斯能源的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后,面对美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的能源产业受到重挫。
俄罗斯天然气能源的出口更是困难,其能源发展前景更是一片惨淡。
不仅如此,报告还称,如果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想要恢复到战争前的水平至少还需要10年以上。当然这份报告,也有西方媒体故意唱衰俄罗斯能源经济的嫌疑。
但不管西方媒体如何唱衰,事实上俄罗斯在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确实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影响颇大,也确实威胁到了俄罗斯的经济。
俄罗斯正面临着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欧洲市场大部分能源市场已被美国所蚕食,而俄罗斯只剩下几个“铁杆盟友”在支持其能源经济。
而俄罗斯的北溪管道一号被炸毁之后,其天然气能源输出更是雪上加霜,即使俄罗斯有心恢复,但也遭到了乌克兰的阻拦。
如此情况下,俄罗斯的天然气能源想要重新杀回欧洲市场简直就是难上加难,俄罗斯面临美西方等国面临诸多的刁难,想不想回去是一回事,能不能回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俄罗斯想要克服这样的难度重回欧洲市场至少需要十年,而这十年俄罗斯又该何去何从呢?
中国与俄罗斯的十年
很显然,普京总统已经想到了答案,俄罗斯的未来十年在中国,而这十年不仅仅是俄罗斯的关键十年,也是中国占据天然气能源议价的十年。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十年一旦和中国建立起与欧洲类似的天然出口体系,那么俄罗斯将不再被美西方卡喉咙。
俄罗斯可以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同样这样的能源合作对中国也是有利的,从大的来说是深化了两国之间的战略深度。
尤其是强化了中国与俄罗斯比邻周边的城市发展,尤其是中国东北三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还能提高中国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在丰富了能源的来源,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
从小了来说可以带动两国人民的沟通与交流,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这必然是一段共赢的合作,但是相比于中国,俄罗斯显得更为迫切。
因为俄罗斯的能源现阶段属于“产能过剩”,如果没有能够帮助其消化的市场,俄罗斯必将受到更大的重挫,也因此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时会“旧事重提”。
俄罗斯的迫切,反而让中国掌握了“主动议价的权利”,尤其是俄罗斯在积极推动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
俄罗斯之所以如此推动该管道项目,是因为在前期
俄罗斯在与中国开展相关项目合作上已经吃到了红利。
如今又因为在欧洲能源方面受阻,强化与中国的能源市场成为了俄罗斯当前最为紧要的任务。
俄罗斯主动让步中国
尽管如此,该项目的开展却不是十分顺利,原因在于习惯了欧洲市场的俄罗斯接受不了中国的开出的“低价”。
因此双方一直未能谈拢,然而此次普京总统的出行和给得大礼以及厚礼,给中国传达了一个信号:俄罗斯或主动让步。
这场谈判关于中俄能源合作的谈判当中,中国将占据优势的主导地位,尤其是俄罗斯的这十年,中国可以掌握关于谈判的议价权。
虽然俄罗斯方面依然未完全松口,但是基于当前的形式,俄罗斯松口或是迟早的事。
毕竟无论中国如何议价,俄罗斯一旦和中国达成约定,那么当前的俄罗斯不仅可以发展经济,更可以借此摆脱长久以来美西方的限制。
俄罗斯对中国一时的退让,或许将换来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利益,同时与中国的盟友关系更加坚固牢靠,这对于现在孤立无援的俄罗斯而言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俄方“泄露天机”,中国还有10年时间,等俄罗斯自己主动让步——海峡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8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