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个人的基本色调是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他亲近群众,事事把人民放在心上,不过是国内外的友人还是领导都曾表示周总理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但在1949年,周恩来邀请毛主席的好友吃饭,一向温和的他严厉批评对方之后离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周恩来从幼年开始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周恩来的思想风格、人格修养和道德风范。
他熟读儒学,儒家的学说也深刻地熏陶了周恩来。而他自幼颠沛的生活,也锻炼了他直面生活、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三位母亲的悉心教导也对周恩来的性格和品德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而在南开求学期间,周恩来就非常重视人格修养的学习和磨练。在那段期间,他就把人格修养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写了不少文章,对人生理想和道德品格进行了认真的思索。
他把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
周恩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还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群体意识和敦厚谦和、节俭朴实、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可以说,周恩来是崇高人格和高尚道德相结合的完美化身。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何会对毛主席的好友进行批评呢?
1926年5月,柳亚子和毛泽东在国民党召开的二届二中全会中结识。两人一见如故,一起喝茶聊了许久。两人谈论许久相见恨晚,也谈论了不少国家大事。
当初,柳亚子对蒋介石非常不满,他认为蒋介石必定是中国革命发展的祸害,于是有刺杀蒋介石的打算。而毛泽东却表示共产党不搞阴谋。
柳亚子却对毛主席说道:“你们不听我的话,将来是要上当的。”没想到在第二年,蒋介石就背叛了革命,大肆杀戮共产党人。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柳亚子不屑与其为伍,于是东渡日本避难。
形势稍好之后的第二年,他就回到了上海。
当我党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毛泽东创建了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柳亚子无疑是高兴的,甚至把毛主席和孙中山并列,称他们是中国的列宁。而且他预言,毛泽东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伟人。
他始终坚信,毛泽东一定能够带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皖南事变之后,柳亚子联合宋庆龄、何香凝等人指责蒋介石。抗战胜利之后,毛泽东来到重庆和蒋介石进行谈判,毛泽东和柳亚子久别重逢,两人甚至欢喜,毛主席也高兴地抄录了《沁园春·雪》送给柳亚子。
柳亚子也抄下了这首诗和自己的合作,送给新华日报发表。后来,《沁园春·雪》的发表,顿时轰动了山城,影响了全国。
虽然柳亚子是支持中共的。但他也曾公开说过:“我虽然同情中国,但我只能做中共的严师诤友。”“我做中共的诤友,而不做他们的尾巴。”
国共和谈破裂之后,柳亚子等民主人士来到香港,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邀请他们北上共商国事。柳亚子感动不已,激动万分地他立即来到了北平。在这里,柳亚子和毛泽东关系融洽,即便也会有过激的语言,也都能互相理解。
但在周恩来的面前,柳亚子却并不是一位完美的人。
周恩来在没有和柳亚子见面之前,把他看作一位尊敬的革命诗人,保持一贯的对党外人士尊重的态度。
在1945年之前,他们之间是“相安无事”的。但在重庆谈判之后,他们的关系似乎发生了变化。原来,在这一年,李少石因叛徒告密被捕,何香凝拜托柳亚子设法营救,使得李少石逃过一劫。
当时中共南方局用车紧张,所以他只能和李少石一起坐车。但在送别他之后,返回的汽车不慎撞到了在路边休息的国民党新兵,一个新兵班长当即开枪,子弹正好穿过了李少石的后背进入肺部,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李少石的死,也让柳亚子和周恩来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
柳亚子也曾给周恩来写过一封信,周恩来也回信表示不怪他。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和柳亚子的接触,大多是按照毛主席的意思来做的。
1949年4月22日上午,周恩来通知高富有说,他要和邓颖超请柳亚子在颐和园吃饭,让他和一位同志作陪。而在吃饭之前,周恩来夫妇就到了这里。
柳亚子来了之后,管理员恭敬地请示晚餐食谱,柳亚子突然怒吼,我要吃鲜黄瓜。管理员表示得7月之后。柳亚子不由分说地就随手甩了管理员一个耳光。
这个管理员根本没有想到这位老者竟然会对他动手,这件事也很快上报到了周恩来那里。
他们几个人高兴地在一起吃饭,周恩来和柳亚子干杯之后,意味深长地表示我给你提个意见。周恩来继续说道:“柳先生,打人,在我们人民队伍里是不允许的。”柳亚子的手顿时僵住,整个人都非常尴尬。
周恩来又转换脸色,和蔼地说道:“柳先生,我们进城不久,许多事情安排不周。今后有的是工作请你做,请你还要多加保重。”还没等柳亚子反应过来,周恩来就站起来说道:“我还有事,先走一步,由邓颖超陪你。”邓颖超也赶紧为柳亚子添菜。
其实,周恩来离开之后,就去看望那位被打的管理员。对方也非常感动,也表示是自己不对。
周总理一直以来对人都有分寸,而他这一次不给柳亚子留情面,也是为了告诉他要尊重我们队伍的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4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