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王震母亲去世, 县委询问丧事规格, 王震沉默片刻说了两句话

史海任我行2024-03-29 16:05:04  90

王余开一连数日不见回家,身为母亲的董奇谱从一开始的不太担忧到渐渐慌张起来,后来,她倚在家门口的那棵乌桕树下,大哭起来。

乌桕树的叶子有的还是青色的,有的已经变成了殷红的颜色,一阵晚风吹过,有几片红色的叶子就径直落到她的脚边,落到她早已破烂的黑色头巾上,她也顾不上去拂落,只是一边抹眼泪,一面不住地对着村口的小路,一回回望眼欲穿。

这时候,董奇谱的丈夫王贵才满脸愠怒地走过来,一面把落到妻子头巾上的乌桕树叶子用手掸下来,一面对着妻子,用气急了的语气大声说道:“等他回来,我一定打断他的腿!”

正在哭泣的董奇谱,一下子就止住了哭声,只是愣愣望着生气的丈夫,欲言又止,那哭声也渐渐止住了。

是的,她非常想念自己外出未归的儿子,可是,她只是想念,并不生他的气,她记起了儿子临走前,曾经跟她说过的,自己要去长沙城看一个人,她以为儿子至多第二日就回来,没想到这一连四五日,音讯全无,身为母亲,她怎么不心急如焚?

不过,她相信儿子迟迟不归,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耽搁了,不然,他绝对不会平白无故让为娘的为他这般担忧牵挂。

她董奇谱的儿子,是最听娘的话的,对于这一点,她有十足的把握。

这之后,在董奇谱的担忧中,又过了数日,出远门的王余开的四叔才推着独轮车来到董奇谱的面前,当着她的面,拿出一方崭新的黑色的头巾,送给了她,并且笑着告诉她,这是你开伢子在长沙城给你买的,托我捎给你的呢。

听四叔这么一说,董奇谱整个人都懵了,惊慌失措地接过那方崭新的头巾,她迫不及待地向四叔打听起自己的开伢子来。

一问才知道,原来王余开并不是去长沙城找人,而是直接到长沙城干起了拉洋车的活儿,还用自己挣来的钱,给娘买了新头巾。

含泪反复摩挲着崭新柔软的头巾,董奇谱感动极了,她记起了儿子多次跟她说过的,等自己挣钱了,一定要给娘换一个新头巾。

彼时,董奇谱以为儿子只是说说的,没有想到,这么快,他就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还给了她这样大的一个惊喜。

双手捧着儿子新买的头巾,董奇谱泪水涟涟的一遍遍念叨着:“我的开伢子嗳,我的开伢子长大了!”

从小到大,在董其谱的眼里,自己的大儿子都是最听话的。五六岁的时候被送到隔壁村读私塾,到十四岁的时候,爷爷说:“我们家又不需要出一个做官的,只要认识字就好了,现在就回来帮家里干活吧。”

王余开听罢,一声不吭地就从私塾回到了家中,干起了农活,没有丝毫抱怨。这一次,儿子不声不响去了长沙城拉洋车,还给自己的亲娘买回来新头巾,这样孝顺的好孩子,上哪里找啊。

思想到此,董其谱不由得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此时正沉浸在幸福感动中的董其谱怎么也不会想到,许多年以后,等到自己临命终时,向儿子要一口棺材都不可得。

她的那个被叫做王余开的大儿子,后来还有一个在全中国都家喻户晓的名字——王震。

离巢雄鹰

1908年4月的一天,已经分娩日近的董其谱还在自家的田地里拔草,就在她用力拔一株牛筋草的时候,她能明显感觉到因为用力而引起的腹部的阵阵疼痛。这疼痛如同钝斧一般,一下一下在撕扯着她的皮肉。

董奇谱知道自己快要生了,环顾四野无人,天色阴沉,乌云密布,她知道大雨将至,只得一步一步艰难走向回家的路。

正在这时,董奇谱的头顶忽然响起一个炸雷,她吓得站立不住,一下子就跌坐到地上,疼痛瞬间铺天盖地。村里的几个农妇注意到倒在地上的董奇谱,立刻奔跑过来。

不久之后,在她们的帮助下,董其谱竟在田地里,在隆隆的雷声中,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多年以后,当得知儿子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震的时候,董奇谱拍手笑道:“改得好!改得好!伢子本来就是雷公的儿子,让他把那些活阎王都震死吧!”

自从那一次去长沙城干过一段时间拉洋车的活儿后,董奇谱发现,再回到家中的时候,自己十六岁的儿子常常闷闷不乐,干起农活来,也没有了以往的投入和认真。

暗地猜出儿子心思的她,在一天的晚饭后,在那棵门口的乌桕树下,定定坐了好一会儿,才对儿子淡淡说道:“你要是想去外面,就去吧。家里有我们呢。”

鸟儿大了要离巢,孩子大了,自然也要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看一看,这个道理,董其谱深深懂得,所以,看出儿子心思的她选择了放手和成全。

第二日,替儿子收拾好行囊,亲手将儿子送出家门的董奇谱,努力让自己不流出眼泪,满脸喜悦地将儿子再次送往长沙城。

这一别,就是五年整。近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董奇谱得知儿子的消息,只能通过隔三差五进城的四叔。儿子当了铁路工人啦,儿子参加工会啦,儿子入党了啦,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叫王震。

这一个一个来自城里的消息,通过四叔之口,给董奇谱带来多少安慰和牵挂啊。

革命猛将

1929年底,一个寻常的冬夜,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董奇谱的屋门前。借着昏暗的灯火,董奇谱隐隐约约觉得这个高个子男子似曾相识。

正当她疑惑时,那高大的身影一步步走近她,一声“妈妈”的呼唤,让董奇谱一下子就泪如泉涌,这不就是自己昼思夜想日日翘首以盼的儿子王震吗?董奇谱扑上前紧紧抱住儿子,大声哭诉道:“伢子啊呀,我的伢子啊······”

母子抱头痛哭之后,董奇谱擦干眼泪,再定睛打量起自己的儿子来,但见儿子个子高到自己早已摸不到他的头了,满脸的胡茬,让她熟悉又陌生,自己一想,儿子今年都21岁了,早已是个大小伙子了,不觉又悲又喜。

此次回到浏阳家乡,除了看望母亲,王震还带着特殊任务,这任务就是在家乡浏阳组建一支浏北游击队。

得知儿子这次回来是组建游击队闹革命,为穷人打天下,深明大义的董奇谱二话不说,全力支持,父亲王贵才更是直接加入到了游击队伍中,以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闹革命。

随着游击队伍的不断壮大,1930年9月,王震率领的游击队正式编入红军湘东独立师,其后,该独立师先后在将军山、永阳等地配合中央苏区开展反围剿战,战果累累,王震也由团政委升任师政委。

1933年5月,王震率领的红八军在九渡冲战斗中歼敌500多人,俘敌千余人,有力打击了敌人的第四次反围剿。

第二年10月,王震率领红六军在十万坪战斗中歼敌3000余人,为创建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王震也由此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革命猛将。

国共合作抗日后,王震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兼政委,曾连克宁武等七座县城,更在挺进晋察冀边区中率部参加了70余次作战,被誉为“百战百胜的铁军”。

而王震更广为人知的壮举便是在皖南事变发生后,率领359旅在南泥湾开垦出30余万亩耕地,不仅实现了部队的自给自足,还有力支援了抗日前线,毛主席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

就连到边区采访的外国记者也由衷赞叹道:“王旅长的双手像他的部下一样,由于劳动而生满了老茧。”

本就是农民出身的王震将军,很好继承了母亲董奇谱的勤劳实干,和部下同甘共苦,夜以继日谋发展,这才有了闻名全国的南泥湾精神。

八字回复

1949年3月,已经担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军长的王震主动请缨要去建设边疆,毛主席欣然同意,并对王震寄予厚望:“你们就到新疆吧,那里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你可以把那里建成第二个更大的南泥湾。”

即将出任新疆分局书记和司令员的王震,在动身前往新疆之前,想把母亲接到新疆和自己一起生活。历经动乱的岁月,父亲战死沙场,他只想让母亲余生能跟着自己享享福。

可是,早已习惯农村生活的母亲不愿意前往新疆,王震只好将母亲安排和弟弟王余美一起生活,并且按月给母亲寄去生活费。

在新疆,王震牢记毛主席的嘱托,率领建设兵团兴办工业、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百万亩,还在北疆实验种棉花,从此结束了“自古北疆不种棉”的历史。

历经两年多的发展,至1953年,新疆的工业生产总值约为1949年的36倍。1955年,王震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6年5月,王镇担任农垦部部长,又想念起远在浏阳的老母亲,打算把母亲接到北京同住。

这一次,董奇谱没有拒绝,可是,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后,因为不适应城里的生活,董奇谱又回到了浏阳北盛仓老家。

这之后,母子又是十余年分居两地,当王震率领十余万转业官兵奋战在边疆一线,开辟创建出一大批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时,守在家乡的董奇谱仍然是过着安稳朴实的农家生活。

1969年,王震按照上级要求,前往江西红星垦殖场发展当地农业,此时,王震再次提出要将母亲接到江西一同生活,这一次,董奇谱想都没有想,满口应承了下来。

母子分居数十载,自感时日无多的董奇谱,只想在最后的时光里,静静守候在儿子的身边,还像小时候一样,等他私塾念书归来,等他从长沙城拉洋车回来,给她带来一件件精美的礼物。

把母亲接到江西后,王震特意将自己办公的地点从楼上搬到了楼下的一间土屋。领导和同事们见他住到土屋内,纷纷劝说道:“这么破的房子,怎么适合您住啊?”

王震听罢,乐呵呵地笑道:“我的老母亲就喜欢这儿,我看这儿也挺好,冬暖夏凉。”

最重要的是,这土屋不远处,就是一片荒地,王震特意将它开垦出来,给母亲种菜。有了这片小菜园,董奇谱仿佛又回到了家乡,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和庄稼交力交心,只有在田地里劳作,她才觉得安心。

这一年,是晚年的董奇谱度过的最幸福的一年。守着熟悉的菜园,守着疼爱的儿子,日日都是好日。

当灿烂的阳光照进碧绿的菜畦,照进儿子的办公室,暖暖落到自己婆娑的白发上,董奇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这年下半年,董奇谱就因病去世了。县领导得知消息后,向王震提议按照当地风俗风光大葬,也就是土葬。

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董奇谱,对新式火葬很抵触,也害怕,那一年短暂住在北京时,董奇谱就曾向儿子表达不愿意火葬的请求,一再叮嘱儿子,给娘一口棺材吧。

如今,面对县里领导的询问,悲痛的王震又忆起母亲当年的嘱托,一面是母亲生前唯一的请求,一面是党中央的规定,身为领导干部,他理应带头执行。王震陷入到两难的痛苦抉择中。

沉默良久的王震,最后抹了一把眼泪,艰难说出了八个字:“一切从简,遗体火化。”

在母亲的葬礼上,王震默默流泪,惟愿母亲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原谅他的“不孝”。

结语

1993年3月,85岁的王震病逝于广州。生前,王震曾留下心愿:“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新疆一直怀着深深的感情。我如果去见马克思,请将我的骨灰撒在天上上,永远和各族人民守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西北边疆。”

同年4月5日,王震的骨灰被撒在美丽富饶的天山上,永远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母亲守候儿子,儿子守护边疆。若董奇谱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有这样伟大的儿子倍感自豪。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353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