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纳粹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对苏联发起了战争
在战争开打前有两个对苏联的作战部署摆在希特勒的面前,一个就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即德国集合190个师团300万兵力,分为北方、南方、中央三大集团军群,分别进攻苏联的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三大都市
巴巴罗萨计划
另一个战略部署由德军将领古德里安提出,因此被称之为“古德里安计划”,或者是“莫斯科计划”。这个战略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德军在4月集合所有兵力直接攻打莫斯科
意图以闪电战的方式攻占苏联首都,迫使苏联投降,从而在苏联的寒冬来临前结束战争。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最后采取了“巴巴罗萨计划”,这个计划虽然让纳粹德国在战争初期连战连捷
但最终因为没有啃下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使得苏联的寒冬来临后,战争越来越不利于纳粹德国,更是直接导致了纳粹德国的败亡;因此有人提出过疑问,如果当初希特勒选择了“古德里安计划”,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古德里安
纳粹德军
在小编看来,如果希特勒选择了“古德里安计划”,也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的话,会出现300万大军集中在200多公里的战线上;这种情况下德军人数是多了数倍
但这么短的战线容不了这么多德军施展拳脚,发挥不出作用再多的部队都毫无意义;而且德国这300万军队里面大部分的部队都是机械化师团,机械化部队的主战场是野战,在攻城战中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即使是古德里安这种机械化作战高手,面对城市布列斯特时也只能率领机械化部队绕过去,而没有选择攻城。那么将这些部队全部集中起来,不仅在攻打莫斯科时起不来大的作用,还会占用攻城部队的补给线,削弱攻城部队的战斗力
苏德战争地图可见苏联南北有大军部署
苏联红军
而且当时的苏联在南北两面部署了100多万的军队,如果德军集中进攻中路,而将南北两面放任不管;那这100多万的苏军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在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对德军完成合围,切断德军的后路,实行关门打狗的战略,将这300多万德军围剿
甚至这100万苏军不用进攻德军,只需要切断德军的后勤补给线,那300多万的德军就会不战自退,根本无法挺进苏联腹地。退一万步说就算德军继续前进,甚至打下了莫斯科,那也无济于事
因为没有后勤补给的德军消耗会十分严重,存活下来的德军也饿着肚子,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等待苏军大部队临近,德军的下场只有毁灭,好点的结局也就是和当年的拿破仑一样,狼狈的逃出莫斯科
拿破仑
苏联火车
话说回来,德军就算集中所有兵力,也未必能在寒冬来临前攻下莫斯科。德军的闪电战之所以在前期所向披靡,是因为他们前期进攻的都是西方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十分发达
德国只要占领这些地方,就能运用当地的铁路和公路运送自己的战略物资,无论是前线部队跑再快,物资需求有多大,后勤都能跟得上;但苏联当时的交通系统并不发达,路大多是土路,德国的运输车在上面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耗油量还非常的巨大
对德国人来说更坑爹的是苏联铁路,因为苏联的铁轨和国际标准轨道的宽度不同,德国的火车根本没办法在苏联的铁轨上行驶。这就意味着德国人进入苏联后运送后勤物资,只能靠缴获的苏联火车
德军运输部队
台风行动
而当时的苏联在东欧的铁路并不发达,战争爆发后德国的空军又有计划的对苏联铁轨实行过轰炸,导致大量的轨道被炸断,大批苏联火车被炸毁;所以德军在进入苏联后,真正能缴获并投入使用的苏联火车少得可怜
德军的后勤补给能力呈断崖式下跌。前线的德军每天要消耗27列火车的物资,但因为在苏联无法全部使用火车运输,纳粹德国紧急征召了大量的汽车帮助运输,才勉强维持住了补给
可当“台风行动”开始后,德军前线每日需要30列火车的物资,而后勤只能提供二十分之一。因为苏联进入了雨季,土路瞬间变成泥路,泥路变成沼泽,根本无法使用汽车、装甲车等交通工具运送物资
希特勒
纳粹德国为了提供军队的后勤,迫不得已连马车拉物资的方法都启用了。即便如此也只有二十分之一的物资能最终运抵前线,即使希特勒选择了“巴巴罗萨”,这种相对来说并不冒险的计划,德军后期也因为以上原因很难对苏联发起有效攻势
如果真用了“古德里安计划”,即使短时间内攻下了莫斯科,没有足够后勤的300万德军,也会被反应过来的苏联全部歼灭。所以古德里安计划不能使德国赢过苏联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61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