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莫斯科的恐袭事件,随着时间推移,情况不断发生变化,不断更新的信息大量地出现在网络和媒体上,让大家感觉有些目不暇接。我把这些信息梳理了一下,认为其中核心的有效信息大概有三个。
第一个核心信息是伤亡数字。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伤亡数字特别是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地飙升。我看到的最后的数字达到了143人。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了,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于最后的数字了。这样的一个数字说明,此次恐袭事件是相当严重的,带来的伤亡也是极其惨重的。由此提醒我们,反恐、安保这根弦,随时都要绷紧,容不得半点松懈。
前一段时间,我们的国内的自媒体上有人提出,当下国内的安检、安保是不是太多、太严、太繁,是不是有必要删减一些、放松一些?当时在网络上,兴起了一波小的舆论高潮。这次恐袭事件发生后,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更多地讨论了。
讲效率需要讲,但是安检、安保、反恐都不可能放松。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专业的事最好还是专业的人去考虑、去讨论、去决定。因为这些专业的领域,涉及的内容相当复杂。
安保、安检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放松,什么情况下需要拉紧,日常我们的这些安保、安检发现过多少问题,发现问题的隐患到底有多少,这些我们都不了解。因此,作为非专业人士,讨论这类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没有问题,但是自己的话说出来,好像就是圣旨,别人就必须照着办。谁要是有不同的意见,就要喊打喊杀,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好的办法。
第二个核心的有效信息,就是俄罗斯目前已经抓捕了11名涉嫌此次恐袭事件的嫌疑人,其中包括4名出现在恐袭现场的恐袭分子。抓捕的地点在布良斯克州。那么布良斯克州在哪里?打开俄罗斯的行政区划地图,马上就可以看得清楚,在莫斯科以西。
按照俄方的说法,抓捕地距离莫斯科340公里。从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出,这个地方已经靠近俄乌边界了。据俄方的说法,恐袭分子有可能联系乌克兰方面,乌克兰方面给他们留下了越界的“窗口”。当然,这个“窗口”具体指的是什么,没有明确的说明,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恐袭事件发生后,恐怖分子外逃的方向是一路向西,十分明确,是要奔向乌克兰方向的。
被抓获的在现场出现的恐袭人员表示,是有人出钱买凶,让他参加了此次恐袭事件。按照一般的思路来说,人抓到了,顺藤摸瓜,就能找到恐袭事件的策划者和真正的幕后黑手。实际的情况恐怕不那么简单。
作为策划者,真正在后台的人,未必会让这些前台的杀手“棋子”们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特别是一句“买凶杀人”,很容易把恐袭者和后面的策划者之间的联系切断开。至于说真正的幕后凶手,想找到恐怕就更难了。
真正的幕后黑手,他在策划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会充分考虑保护自己的,所以和前面那些容易被抓捕的恐袭者,一定会尽量地切割关系。顺着这根藤,想摸到最后的最大的那个瓜,还是不容易的。不光要看审讯的结果,还要看俄罗斯情报部门的综合能力。
第三个重大有效信息是,虽然此前有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认领了此次恐袭事件,但现在看,认定他们就是恐袭的策划者,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疑问。
就这次恐袭的行动来看,应该是十分专业、十分周密的。恐袭使用的武器,包括手榴弹、自动步枪,甚至燃烧瓶之类的燃烧类武器,这样的武器隐藏携带进入公共区域,都是有相当难度的。恐袭分子行动的时机、地点,甚至撤退的路线,应该都是有着周详的安排。很显然,之前踩过点,而且踩点踩得很细。
我们看到恐袭事件发生后,恐袭分子没有一个在现场被抓捕,全部都跑掉了。都是在逃跑的途中被抓捕,已经跑出了300多公里。没有事先精准地谋划和外围的支撑,是做不到的。
从恐袭手段来看,这次的恐袭和以往“伊斯兰国”的恐袭手段,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以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所实施的恐袭行动,大部分都是简单粗暴,使用最多的是人体炸弹。
此前在伊朗实施的大规模恐袭,也是用的人体炸弹。应该说,这个“伊斯兰国”干精细的技术活,还是有点差距的,或者说不屑于用这种精细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这类的恐袭行动。他们派出的恐袭者,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完成恐袭任务之后,不会更多地想着怎么保命、怎么逃跑。所以,和此次恐袭的手法,还是差别很大的。
对于“伊斯兰国”来说,买凶杀人这种做法,是他们不屑使用的。这个问题相信很快就能搞清楚。毕竟,已经抓到这11个人了。抓到这11个人,真正的幕后黑手未必问得出来,但是究竟是不是这个“伊斯兰国”指使策划的,这个基本上是可以理清楚的。
到了今天,接下来,应该关注的更多是什么呢?我们讲,恐袭事件已经结束了,就好像发生在沿海的地震已经结束了。地震虽然结束了,但下面会不会有海啸,海啸的烈度有多高,海啸会冲垮哪一段海岸,这个将是接下来,大家应该关注的东西。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5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