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8年,杜聿明30万大军濒临崩溃,毛主席电令再围两周,深谋远虑。
这一年12月11日,中央军委下达作战方针,要求粟裕拖住杜聿明,再围两个星期,而非极速进攻,将敌人30万大军歼灭。这一决策,生动展现了伟人的高明之处。
明明此时我军占尽上风,毛主席却为何还要拖延时间?中央军委又有哪些深层次的用意?
淮海战役
在解放战争的高潮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规模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敌我两军交锋。
这次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中心始终明确。像杜聿明这样备受重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纷纷成为解放军的手下败将。
与此同时,淮海战役中还出现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神级转折。比如围歼杜聿明集团时,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贡献了一次“神来之笔”。
要谈杜聿明,那就不能不先把黄百韬和黄维的事情讲清楚。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全面打响,黄百韬首当其冲,成为我军计划歼灭的大军团目标。
当时徐州的国民党军事指挥官刘峙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指挥工作做得一塌糊涂,让坐镇中央的蒋介石极为恼怒。
我军抓住机会,全速前进,再加上有何基沣和张克侠两位起义将领的鼎力相助,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绥靖区防区,切断黄百韬第七兵团的退路。
黄百韬只能带兵逃往碾庄,依靠十三兵团的军事工事筹备接下来的战斗。
如果国民党内部可以同心协力,黄百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偏偏他们的党内纷争,已经让不少真正具有战斗能力的将士沦为了牺牲品,剩下那些稳坐高位的人,只是一群争权夺利的小人而已,必不可能为了其他兄弟部队两肋插刀。
内部沟通不畅,军心不齐,这已经是他们的大忌。更要命的是,蒋介石还来了一场临阵换帅。
他把刘峙这个让人头疼的指挥官换了下来,把心腹爱将杜聿明派到徐州,接手刘峙的工作。
杜聿明按照之前的计划,保留既定作战路线,要求邱清泉和李弥二人率部增援,迎战华东野战军,缓解黄百韬的困境。
敌人有战术,我军自然也有对策。粟裕大将最擅长的就是指挥千军万马,华东野战军几大任务同时执行,在阻断敌人增援的同时,加快速度全力围剿黄百韬兵团。
11月22日,第七兵团10万人马全数被我军歼灭,身为司令官的黄百韬也死在了战场上。
至此,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我军大获全胜。
黄百韬的死就像连环反应的开端,让国民党大兵团司令官人人自危。
第十二兵团的司令官黄维,成为了第二阶段解放军的重点目标。
与黄维兵团对抗的是中原野战军,同样也是一支经验丰富、骁勇善战的军队。
此时徐州东线已经暴露在解放军的视线之下,黄维压力巨大,只能命令四个师作为先头部队,向前方突围。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110师师长廖运周临阵倒戈,引起兵团大地震,黄维即使亲自出面,恐怕也没有办法维系军心,凝聚力量。
其实,廖运周是我党早已经埋伏好的一颗钉子,是一位地下党同志。他韬光养晦,蛰伏许久,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蒋介石意识到形势严峻,不得不暂时放弃徐州,向着江南方向撤退。他的意图非常明显,把国民党有生力量全部集结在南方区域。
黄维兵团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老蒋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杜聿明集团大概不用为黄维陪葬。
然而,蒋介石此人鼠目寸光,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上完全不是我党我军的对手。他命令行军途中的杜聿明向东南方向出击,解救黄维。
接到命令,杜聿明又会做出什么举动?
走向绝路
1948年,解放军围歼杜聿明30万大军,毛主席发来命令,再围两个星期。
杜聿明手下兵强马壮,装备精良,为何会走到绝路?
老蒋作为一党领袖,在解放战争中坐镇后方,干的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事情,而是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西瓜的勾当。
用杜聿明集团解救黄维兵团,看似是抽水救火,实际上却是把两个大兵团都陷于解放军的重重围困当中。
黄维是黄埔军校一期生,是蒋介石最为看重的嫡系部队。黄维的十二兵团,同时也是老蒋手中的精锐王牌。
如果这张王牌在一场战役中全部损耗,他认为,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当然,这个时候,其实他们本就已经没有太多优势可言,只是刚愎自用的蒋介石不愿意承认而已。
他的行事作风,从来都带着非常浓烈的山头主义色彩。他的心腹部队,嫡系将领,在军中可以横行霸道。至于从滇军等地方军队演化而来的旁系部队,军中地位当然就低人一等。
阶级分化,地位差异,这也是导致国民党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蒋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杜聿明作为旁观者,却不可能看不清楚。不过,战前违抗命令,这样的行为他做不出来。
国民党的军事法庭可不是闹着玩的,各种制约前线将领自主性的规章制度也并不是一纸空文。如果他敢“抗旨不遵”,那些没有死在敌人枪下却死在自己人枪口的将领,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所以,明知前方是个陷阱,杜聿明也不能不踩进去。
如果没有蒋介石的这道命令,我军要想在行军过程中追击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杜聿明集团,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是现在,杜聿明既然送上门来,那我军当然没有放过他的道理。
粟裕大将在得知敌人的最新动向之后,针对杜聿明集团的特点再次调整战术。至于黄维兵团,我军死死咬住,牢牢围住。
在阵地建设问题上,我军将战线深入到敌军阵营内部,营造一种犬牙交错的布局。如此设计的目的,是规避国民党空军带来的风险。
黄维兵团的出路已经被我军堵死,要想补给物资,他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使用空投。
可是,在我军阵地与敌军阵地交错布局的情况下,敌人的飞机根本不敢贸然投放物资。一不小心,他们就得为解放军做嫁衣,这是老蒋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同样的道理,敌人的空军也不敢随便往地面上扔炸弹。一旦投射失去精准度,他们轰炸的可就不是解放军,而是自己人。
所以即使解放军的空中力量暂时比不上国民党,我们也能通过地面规划扬长避短,让蒋介石无计可施。
解放军围困时间越长,黄维兵团的战斗能力就越低。
1948年12月6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对敌十二兵团发起了全线进攻。
不到10天的时间里,12万人的大兵团被英勇的解放军尽数歼灭。司令官黄维作为败军之将,也被解放军俘虏。
他比黄百韬幸运,至少还有接受改造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五位领导终于聚到一起,商议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黄百韬和黄维的两个大兵团相继被灭,其余兵团也是死的死,残的残。在第三阶段,我军重点需要解决的,当然就是杜聿明的问题。
不过,早在12月11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在制定作战方针时,就谈到了对付杜聿明的方法。
与常规的乘胜追击、全面包抄不同,伟人的意见是,留下杜聿明下属邱清泉、李弥等各个兵团的剩余力量,先围两个星期,在此期间,不做最后的歼敌部署。
明明杜聿明集团已经是插翅难逃,只要解放军发动总攻,收拾他们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然而,毛主席还是多留了两个星期的事情,听起来似乎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
主席和中央军委为何会有这样的决策?
毛主席的决策
1948年,杜聿明30万大军将被歼灭,毛主席却告诉前线,要多留两个星期。
毛主席的这一决策有什么深意?
众所周知,九死一生的战场上,时间线就是生命线,速度意味着胜算。能够速战速决的战斗,高明的军事家都不会选择拖延。
可是对于杜聿明,中央军委的态度却有些令人费解。
事实上,毛主席这么做,恰恰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以及宏大的谋篇布局能力。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淮海战役战场情况,还看到了平津战役的进程,看到了整个中华大地上的解放事业进程。
现在蒋介石手上还有最后两张王牌,一张是杜聿明,另一张则是守在华北的傅作义。
和杜聿明一样,傅作义当时也是个反共分子。军阀出身的他具有相当严重的阶级局限性,这也注定他没有一开始就和我党站在同一阵线。
解放军进行三大决战的目的,就是在最合适的区域之内,解决最强大的敌人。
傅作义只能在华北被解决,杜聿明也只能在淮海一带被解决。
如果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加大攻势,使杜聿明集团压力深重,无力突围,蒋介石有极大概率会调动傅作义,暂时放弃华北,到长江沿线甚至是长江以南重新打造阵地。
要知道,我军发起淮海战役,就是为了把国民党有生力量歼灭于长江以北。如果促成蒋介石南移,那反而和我们一开始的想法背道而驰。
多给杜聿明留下两个星期,其实也是为了麻痹蒋介石的视线,让他以为淮海一带的危机可以解除,杜聿明可以应付,从而把傅作义稳定在华北。
老蒋谁都想要,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谁都留不住。
此外,中央军委这么做,也是给我军将士一个休养生息、以逸待劳的机会。
淮海战役的节奏很快,两支野战军部队经过多日鏖战,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疲倦,甚至是力不从心。
而杜聿明的机械化部队虽然并不是一块铁板,但他们的装备优势毕竟肉眼可见,强行攻打,我军应该能赢,可损失也可能会很惨重。
拖延时间,那是因为,我们拖得起,但杜聿明压根儿拖不起。
当时敌我双方的势力分布,笼统来说就如同包饺子一样。
我军是饺子皮,把杜聿明这个饺子馅围住,一只苍蝇也不能飞进来。他们的对外沟通渠道,被解放军全面控制起来。
饺子皮还能自由地和中央交流,痛痛快快地与老百姓合作。但是,饺子馅被困在中间,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一天比一天更绝望地等待着。
到了后期,我军战士们喜气洋洋,对胜利的果实志在必得。杜聿明的部下却愁眉苦脸,恨不得插上翅膀离开这里。
两军交战,打的不仅是实力,还要打士气,打心理。
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解放军已经稳占上风,无需多言。
12月14日,中央军委将作战决议正式通知给华野各部。大伙儿安安心心慢下来,等待成熟的时机。
1949年1月6日,时机到来,解放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
敌人人数几十万之众,但我军士气正盛,战士们的叫喊声响彻天际,轰鸣的炮火声也无法覆盖。
毫不意外,我军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杜聿明集团被打得落花流水,邱清泉阵亡,李弥逃脱,杜聿明本来已经伪装出逃,但最终还是被我军抓获。
淮海战役也是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标志性战役,我军成功占领长江以北的大量土地,建立稳固的解放区,为下一步渡江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个战役中,总前委五位领导邓公、刘伯承、陈老总、粟裕和政委谭震林呕心沥血。远在中央的毛主席,也时刻关注前线战况,及时做出方向性的指挥决策。
伟人的英明决定,在革命征程中,无数次拯救无产阶级革命火种,也无数次得到事实的成功验证。而这,才是真正的决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