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一经播出,就令万千观众赞叹不已:画面绝美,故事流畅,三位主演马伊琍、于适、周依然,演技到位,散文集能改成这样水平的电视剧,导演滕丛丛的水平堪称封神。
《我的阿勒泰》开篇的部分,是一个前奏,讲述爱好文学的李文秀,在乌鲁木齐打工,却处处碰壁,文学梦想也遭到同事嘲讽。
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促使李文秀下定决心,去阿勒泰找妈妈。
蒋奇明饰演的油滑广东小商人高晓亮出场一段戏,就为该剧奠定了轻喜剧的基调。
李文秀要被辞退了,她无意中听到高晓亮在老板面前为自己打抱不平,讨要工资,老板气呼呼地给了三百块。
结果,高晓亮在对李文秀一番关心输出之后,其接下来的操作却令人大跌眼镜!
只见他只掏出一百块给了李文秀,剩下的那两百被他私吞了,哈哈。
高晓亮奸猾的性格特质立马跃然眼前。
接下来,李文秀在去阿勒泰的途中,以及找到妈妈后,又发生了许多搞笑的事情,比如误把马头骨当成人的头盖骨,吓蒙之后居然忘记丢掉头盖骨,一路捧着头盖骨狂奔向前,比如李文秀自告奋勇去帮妈妈找村里人要账,结果不是找错了对象冤枉了人,就是把人喊成“狗熊”,气得男人抓狂,害得妈妈拉着她到处给人道歉鞠躬。
李文秀在乌鲁木齐打工,遭遇的是文学理想与残酷现实的冲突与碰撞,而来到阿勒泰之后,遭遇的却是城市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以及汉语思想体系与哈萨克族思想体系的冲突与碰撞。
北疆以北的阿勒泰风光如画,是很多外地游客眼中像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
而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完全用镜头和画面还原了阿勒泰的绝美风光与风土人情。
但《我的阿勒泰》并不是电视散文作品,也不是风景大片,而是一部电视剧,所以,它要展现的,绝不仅仅是阿勒泰的美丽,而是主要表现环境中的“人”。
该剧重在表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游牧文化的矛盾与融合,以及代际冲突与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
不愧是女性导演滕丛丛拍的剧,不愧是拍过《送我上青云》的电影女导演,《我的阿勒泰》中所展现的女性角色,不论是汉族女性角色,还是哈萨克族女性角色,都形象饱满,个性鲜明,而且,让人心生欢喜和共鸣。
对应原著作者李娟的剧中角色李文秀,对应李娟母亲的角色张凤侠,无疑是剧中着力刻画、最为饱满和鲜活的两个女性形象。
在《繁花》中柔情万种的上海女人马伊琍,此番到了《我的阿勒泰》中,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变身面容黧黑、性格豪爽搞笑的开流动小卖部的女人张凤侠。
张凤侠,人如其名,颇有侠气,为人豪爽大方,虽然为了生存,在偏远之地开小卖部,吃了很多苦,但是张凤侠非常善于苦中作乐,将平凡甚至是有点苦难的生活,活出了快乐,活成了洒脱,开成了阿勒泰土地上的一朵活泼野性的花朵。
张凤侠很善于和当地村民打成一片,她还自造词语,方便哈萨克人更好地记住小卖部里的东西,比如把手雷状的白酒叫成“砰砰”,把相思牌香烟叫小鸟烟,把聚酯纤维直接说成是塑料等等。
村民们来买东西,经常赊账,每一笔账,张凤侠都认真记在本子上,但是她内心,根本就没有指望把这些账要回来。
喜欢和当地村民一样喝点小酒,与村民一起嗑瓜子说笑,用石头垒一个空白边框当“电视”看的张凤侠,天性中就有种洒脱与幽默。
张凤侠是《我的阿勒泰》的天然女主角,她的身上闪着光。
与母亲相比,女儿刘文秀则要文静得多,内心想得也多,文学青年嘛,当然都是爱观察、爱思考的。
李文秀经过城市文明的洗礼,再回到阿勒泰,看人和现象的眼光,就跟妈妈和当地村民不一样了。
但是李文秀虽然在城市里走了一遭,幸好并没有学会虚伪和世故,这姑娘心思单纯,待人真诚,懂得感恩,在面对看不惯的事情时,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质疑和批评。
李文秀一直以一种好奇和探究的目光,打量着阿勒泰这片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生活的哈萨克族人民,随着与当地人的接触与交往,李文秀逐渐融入了这片土地,但是她的内心,却依然葆有一种独立思考与清醒的观察意识,她的融入,是有意识地融入,她的抽离,是一种城市文明与汉语文化的自觉抽离。
演员周依然,以往只觉得她在内娱的95后女演员中,属于气质比较独特的,但是长相远称不上美。
但是在《我的阿勒泰》中,在该剧导演和摄影师的镜头下,在该剧电影般的画面质感中,周依然饰演的文学青年李文秀,美得清新自然,美得真诚可爱,就像开在边疆的一朵绚烂又羞涩的小花。
而与周依然同龄,同样生于1996年的男演员于适,在《我的阿勒泰》中,更是展现出了他的“灵”。
之前在电影《封神》中,虽然于适饰演的姬发,被很多人喜爱夸赞,但也没有像这次在《我的阿勒泰》中这样,令我真切感受到他的野性与帅气,对角色的领悟与表演的灵动。
于适在该剧中,真正做到了贴合与融入角色,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哈萨克族少年巴太本人。
为了拍这部剧,听说于适学会了说哈萨克族语,学会了放牧,剧中都是他的原音。他的形象和表现,也极其贴合角色,如果不认识他是演员于适,说他是新疆本地演员演的,也完全可以相信。
于适演活了巴太这个少年身上,作为游牧民族后代的野性与自由,他的帅气与力量,以及他作为新生代,与父辈观念、传统民族观念的冲突与苦恼。
导演透过水波来拍巴太沉思的脸那个镜头,画面感太好了。那一刻,巴太的脸透着一丝忧郁,因为他哥哥意外死亡,他在父亲的命令下,不得不回来继承父业,这就与他内心的理想产生了冲突。
但是巴太毕竟年轻,还是个少年,一转眼,他就开始调皮地捉弄起正小心翼翼过树桥的少女来了,突然一声大喝,把李文秀吓落了水。
汉族少女李文秀的恼怒与憨傻,与哈萨克少年巴太的狡黠调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很美好,很纯真。
还有巴太与李文秀一起爬上树挂马头骨,一起坐在树上聊天那一段,也拍得很美,宛若童话一样。
以及第6集中,巴太弹吉他,与库兰一起唱民歌的画面,歌声令人陶醉,画面氛围感绝美。
好演员遇到一部好作品,是彼此的幸运。
在《我的阿勒泰》要影视化之前,可能很多人都不看好,因为散文改电视剧,众所周知太难了。
但是导演滕丛丛竟然能够将李娟散文集改编得这么好,令更多的人了解了阿勒泰这片美丽的地方,了解了哈萨克族这个游牧民族的生活,更通过这部剧认识了散文家李娟,进而喜欢上李娟的散文集,甚至喜欢上文学,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文/第一滴露珠)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7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