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报不得不说的秘密: 零售价值贡献下降, 中小行生存空间压缩

代曼追踪2024-05-08 16:37:00  60

出品|WEMOMEY研究室

文|颛晔

2023 年银行业绩已公布,细看23年的财报,银行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整体来看,银行业普遍呈现出经济复苏偏弱环境下的经营压力,甚至闹出了“一封家书抵万金”的笑话。不过此前资本市场对此预期已较为充分。通过以量补价、拨备调整、成本管控等多种措施主动应对过冬成为银行心照不宣的共识。

众所周知,银行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两大块,(1)息差,即吸储放贷赚取利差;(2)非息收入,包含中间业务及金融交易。2023 年银行业的利润主要由三方面因素贡献:(1)较快的资产增速,贷款规模以量补价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在国有大行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2)债市红红火火,利率大幅下行,表现在其他非息收入项目快速增长,成为利润贡献的中坚力量;(3)资产减值损失下降,拨备计提减少释放利润。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银行经营压力大,但银行股今年在A股市场表现却一骑绝尘,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年内银行指数涨幅已达到16%,仅次于能源板块,在24个Wind二级行业中排名第二,而近一年来银行股的分化也比较明显,曾经被重心捧月的招行、波行等坠下神坛,而国有大行则再度崛起,成为了红利指数的中坚力量。

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接下来让我们就银行几大经营指标逐一分析,或许就会对精分的银行股表现有更清晰的认知了。

1.存贷款:大中小银行分化加剧

国有大行通过存贷款“价格战”的方式全面挤压股份制和中小银行份额,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

2023 年上市银行贷款增速 11.5%,但大中小银行表现大相径庭,分化加剧。具体从数据来看:国有大行以量补价,2023 年贷款增速全面高于平均值,其中农业银行表现亮眼遥遥领先,根据中金证券测算,国有行新增贷款市场份额占比从2021年的40%左右上升至57%,存款市场份额占比从 2021年的 40%左右上升至 63%。

2023年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贷款利率分别下行24bp、22bp、26bp、48bp,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零售贷款利率下行幅度远超公司端,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抗周期性。而股份行中以招行、兴业、平安为代表,受到房地产调控影响以及零售中产客群需求疲弱的影响,表现一般,只有规模靠后的浙商银行增速超过平均值。

从贷款分类来看,23年银行对公贷款投放力度明显高于个人贷款,现有上市银行2023 年对公贷款全部实现增长,其中 16 家同比多增,国有大行增速保持领先。与此同时,零售贷款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趋势,其中几家银行个人贷款同比少增,甚至不少银行个人贷款规模收缩,零售贷款受到到疫情和收入预期不佳的影响,老百姓无论是买房还是冲动消费的贷款都在减少。同时屋漏偏逢连夜雨,老百姓倾向于房贷提前还贷,信用卡需求也异常低迷,个人经营性贷款是目前零售贷款业务的中流砥柱,以零售见长的一些银行也是一筹莫展。

存款与贷款是一体两面。去年至今,大行存款规模稳健增长,中小型银行各项存款增量力不从心,企业存款显著负增长是核心痛点。分析来看,一方面,去年以来对公信贷投放仍然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领域,小企业失去了加杠杆扩张的能力,而这些企业基本上和国内大型银行形成了深厚的合作关系,而传统中小银行聚焦的民营和地产链领域投放不足,对于很多银行来说存款依赖于贷款的派生,因而存款内生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去年以来中型银行资产增速普遍下行,部分股份行也以此为契机优化存款结构,特别是压降对公高息品种,转而在同业市场上大量发行同业存单以弥补存款的缺失。

2.净息差:压降高息存款,打好"息差保卫战"

银行息差压力仍不容小觑,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贷款利率价格战,一方面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

2023年银行息差平均下行幅度为 22bp,生息资产收益率下行16bp,表面上看是因为 Lpr 降息,本质上是信贷需求低迷、宏观环境致使实体投资回报降低,原本利率较高的消费贷、信用卡等厮杀白热化,进而银行高息资产占比持续下滑。而与此同时,付息负债成本不降反升 5bp,从21年到23年存款定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信贷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大企业不缺钱但银行为维持与大企业的关系,使得谈判桌上大企业往往议价权更高,银行对公负债成本维持一定刚性。

银行息差已在警戒线边缘。披露年报的银行中,只有青岛银行一支独苗凭借负债端成本改善,推动 2023 年净息差逆势回升 7bp。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2023年四个季度净息差分别是1.74%、1.74%、1.73%和1.69%。

分类型来看,2023年大型商业银行、股份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农商行与外资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62%、1.76%、1.57%、4.39%、1.90%与1.57%。而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净息差的评分“警戒线”为1.8%,可见息差形势之严峻。

一向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行与平安也不能完全摆脱这个趋势,虽然零售贷款收益率普遍高于对公贷款,对于息差有一定的帮助,但零售贷款缺乏信用抵押物,在经济形式不好时伴随着一些企业裁员降薪动作,零售贷款坏账率增加。笔者留意到平安银行最近动作频繁,战略层面调整风险偏好,前些年重点发力的零售业务在大环境下产生较多不良,今年开始平安着力发展对公业务,净息差也从高位大幅回落,但依然明显高于同业。

而相较贷款端收益下降而言,更令银行头疼的是存款成本表现得较为刚性,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2023年除农商行存款利率下降5bp外,国有大行、股份行与城商行的存款成本分别上升12bp、4bp与1.4bp。就存款成本而言,零售端的下降幅度远大于对公端,零售端相对来说调降更加灵活,而对公端反应很迟滞。背后反映了残酷的现实,在信贷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大企业不缺钱但银行为维持与大企业的关系,往往使得谈判桌上大企业议价权更高,银行对公负债成本维持一定刚性。举个极端的例子,对于一些资质优异的大企业,国有大行能做到2+的放贷利率、3+的存款利率,某些上市公司财务费用为负就是最好的例证。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压降存款成本,监管也是绞尽脑汁。2023年度中国银行业绩发布会上,相关领导就提出“我们今年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会非常大,包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我们制定了一些合理的增长目标,对这方面的占比会有适当的控制。”2024年4月8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同样引发广泛关注。倡议发布之时,招商银行暂停新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的消息被各大新闻媒体热议,这是全国性银行顺应监管导向、向高成本存款宣战的又一例证。

在4月18日举办的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提出:“一些银行在经营模式和内部考核上仍有规模情结,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到的钱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事实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避免资金沉淀空转”。针对这一现象,后续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的现象也会缓解。

让银行保持合理稳定的业绩是上头的底线,他们也不希望看到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因此上头对于息差还是看的比较重,监管努力的在打击高息存款,后续可以期待的是银行负债端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此次打击手工补息、高息存款正是源于此,从24年一季度的业绩来看,银行净息差基本企稳。

3.非息收入:零售价值贡献下降,小行靠买债营收非长久之计

非息收入可以被分为手续费收入和金融交易收入,非息收入(手续费)一直被看作银行的未来第二增长曲线。上市银行23年非息收入主要由投资收益贡献。据长江证券统计,2023 年上市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增速下降 6%,主要由于资本市场不景气,财富管理相关收入拖累。2023 年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8%,主要由金融市场条线的债券投资收益贡献。

过去资本市场一度很看重招行平安及波行,主要是看重零售业务,认为零售手续费收入轻资本、逆周期、成长性好,一度对于上述行给予较高的估值。事实上,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检验,大部分的手续费业务收入,主要是指代销基金、保险、理财、贵金属等收入,都是与经济周期强相关的,过去几年在宏观经济良好、A股市场活跃下快速增长的代销基金理财的手续费收入,也在疫情后这几年的经济下行期被祛魅,露出了真实面目。慢慢的市场开始发觉试图靠着非息收入熨平经济周期也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从近几个季度招行的财报可见一斑,无疑招行仍然是零售行中最优秀的,但疲态尽显。

而提到债券投资收益,不得不提近期债券市场火热的概念,叫做“大行放贷,小行买债”。大行在23年一季度开始用低廉的贷款价格将中小城农商行挤下贷款市场的牌桌,中小行整体贷款需求不足,银行间多余的资金进入了金融市场买卖债券获取投资收益,金融市场条线成为部分中小行利润的半壁江山。

买债是无奈之举:一方面,农商银行负债端成本高企,付息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需求有所减弱,资产端贷款投放跟不上,叠加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小于贷款利率下降幅度,两方挤压之下,只能将冗余资金投向流动性和安全性较高的国债等,缓解负债端成本压力。今年以来这一趋势继续强化,30年国债交易的火热,成为债市最靓的仔。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为了防止农商行超长端持债过于集中并滋生利率风险,3月央行专门调研农商行参与债市情况,审视农村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4月华东某省央行分行对部分农商行买债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农商行聚焦主业,压降杠杆的同时,降低债券久期。

4.资产质量:不良率普遍回落,大行房贷业务已华丽转身

银行资产质量一直是大众投资银行股非常关切的点,一般认为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城投有深度的绑定,因此非常担心因地产销售数据不佳致使表内坏账暴露。2023 年底上市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1.27%、1.71%,不良率普遍回落。30 家银行中,25 家 2023 年不良率较年初下降,平均降幅 3.6BP,仅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兰州银行上升 1BP,民生银行下降 20BP,改善幅度最显著,厦门银行不良率降至 0.76%,晋升第一梯队。2023 年末部分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较中报有所回落,源于 2022 年以来暴露的坏账进入核销处置周期。

不过,其实对于房地产贷款的担忧可以放一放,多数银行的房地产对公贷款占比进一步降低,其中政治正确的大行率先转身完成了结构的优化调整。我们可以看看23年工行、农行的公司类信贷行业变化,目前房地产+建筑业的整体占比已经仅仅10%。房地产贷款发放持续在压降,而且地产的不良率也一直在下降。

大行在信贷投放上完成了华丽的转型,从财报中可以看出国有大行纷纷增加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也积极参与到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均由政府背书,是中央及地方政府近年来加大逆周期基建投入的核心所在,大行作为亲生仔自然分配到了好饼。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如平安、浙商等与地产绑定较深,想要解绑,难免进入了阵痛调整期,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需要时间。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68723.html
0
随机主题
出道似整容! 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金晨, 原来12年前和现在判若两人复盘海港2-0蓉城: 无惧卫冕冠军被失误击倒, 奥斯卡完成致命点射史上成色最低的一场欧联决赛——看联赛排名, 冠军第5, 亚军第14杨紫在时尚圈弯道超车,拿下第二封五大三大消息:马科斯对军方出手!杜特尔特也遭清算?罪魁祸首被曝光vivo x100pro更新频繁,我认为没有负优化!从辽篮夺冠看广东队的三点差距!杜锋需要反思,球迷成为受害者!特高压多条储备项目披露, 电网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合砍63分逆转! 欧文再现超强得分能力, 东契奇关键中投赢球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公布 | “象山县全民守护中华凤头燕鸥”案例成功入选比亚迪“廉价腾势D9”要来了, 中大型MPV, 或20多万级!中方增兵按加速键, 美航母连夜撤退, 印度军舰抵菲, 为2件事而来“谁还不喜欢会炸毛的车呢?”中亚篇-哈萨克斯坦篇安理会交锋,中俄决议草案被拦下,现场7对7,名单上都不是善茬卷价格, 卷新老车主权益, 纯电SUV铂智4X起步价14.98万元庄菁雄接掌一年后, 上汽通用仍未走出下滑通道外交部: 对12家美国军工企业及10名高管采取反制措施虽然这场战争结局未卜, 普京已经在将自己与彼得大帝相提并论柬埔寨中资企业举办开放日活动 展示社会责任品牌魅力鞭打督邮:上司对刘备敲诈勒索,张飞:先暴揍他一顿!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