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百强县中,太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古镇风景闻名遐迩。然而,这座85万人口的小镇,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更在高新产业的发展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
比如,康乃德生物在美股的上市,不仅标志着太仓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太仓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有力证明。康乃德的成功,得益于其创新药开发经验丰富的海归博士团队,以及独特新药研发技术平台,这些都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太仓的产业升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2020年,太仓就设立了总规模达5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还出台了多项政策,用真金白银奖励激励企业上市,推动金融资本与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
此外,太仓还积极引进高新产业的投资与建设,如博最能源的储能项目,以及德国克朗斯集团的高端灌包装集成产线,这些都为太仓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太仓,上市公司不仅追求数量,更注重质量和创新。天顺风能和雅本化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天顺风能作为全球最具规模的风塔、叶片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之一,其快速上市后的高速增长,都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雅本化学则以其在农药、医药高级中间体CDMO业务的领先地位,以及持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展现了其在精细化工行业的领先地位。
太仓不仅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镇,更有不断升级和拥抱最新技术的决心。
小镇冲出美股IPO
在中国百强县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以古镇风景被人熟知,不过其高新产业也是相当发达,不仅有大量德国企业对其进行投资,更是走出了一个生物医药的美股IPO企业。
2021年3月19日,康乃德生物医药(下称康乃德)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上市之后康乃德股价一度涨到18.49美元,涨幅达8.76%,市值近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而康乃德也成为了太仓这个85万人口的苏州古镇跑出来的第一家美股IPO。
2012年,康乃德成立,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政策为契机,锚定“全球首创药品”的创业方向,抢抓苏州打造生物医药“一号产业”的发展机遇。
公司拥有创新药开发经验丰富的海归博士团队,团队打造的基于T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独特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在有效获得针对已有临床验证疾病通路靶点的新药分子领域获得突破。上市之前,康乃德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申请发明专利46项,获授权11项,并且连续两年获评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从创立到上市,不到十年的时间,康乃德能够称为太仓第一只美股IPO和其自身的创新能力、赛道的发展力以及资本和政策的支持都离不开关系。
创新方面,康乃德建立了基于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平台可以快速、高效地鉴别和筛选出针对相关靶点的疾病治疗分子。
基于该平台,康乃德搭建了四条产品管线,分别为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和银屑病等的小分子S1P1抑制剂CBP-307;从海外引进、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UC)和变应性皮炎(CD)的GPCR靶点小分子抑制剂CBP-174;用于治疗哮喘和特应性皮炎(AD)的靶向IL-4R抗体药物CBP-201,以及用于治疗多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的靶向IL-33抗体CBP-233。
值得关注的是,康乃德背后的资本来头都不小。
据企查查显示,上市之前康乃德完成了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尚珹资本、RA Capital Management、北极光创投、Lilly AsiaVentures(礼来亚洲基金)等。其中,启明创投更是在A、B、C三轮融资中连续加码。
就在康乃德上市的前一年,太仓也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推动金融资本与企业资源有效整合,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是支持重点。
不仅如此,太仓还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太仓市金融更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意见》,用真金白银奖励激励企业上市。太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主动对接上交所、深交所等上市机构,不断完善专家顾问团,用专业力量提供个性化服务;全力畅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强化要素保障,常态化开展“BEGI·N”金融沙龙等政银企资互动对接,为上市“苗圃”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指导。太仓持续创新和完善服务机制,全力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加快股改进程,不断培育壮大上市梯队规模。同时,妥善帮助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解决各类难题,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自身免疫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机构资本加持、当地产业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康乃德当初的上市被太仓称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又一极佳范本。
高质量上市企业
康乃德作为太仓第一家成功登陆美股的上市公司,也代表了太仓企业的风格,太仓的上市公司不算多,和动辄50、60个IPO的县城相比,太仓的上市公司拼的是质量和创新。
就比如2020年上市的天顺风能,据企查查显示天顺风能成立于2005年,成立5年时间就完成了上市。
快速完成上市后,天顺风能也在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营收已超80亿元,净利润达13.1亿,成长为全球最具规模的风塔、叶片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之一。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营收震动之后,在2023年营收恢复了接近15%的同比增速,目前天顺风能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80亿元。
其创始人严俊旭的经历也是相当精彩——1991年在上海海事大学毕业后,严俊旭留在上海工作曾任上海荣航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
2000年,31岁的严俊旭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上海安顺船务企业有限公司并兼任总经理一职,这家企业的也让严俊旭赚得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
2002年,33岁的严俊旭又投资250万人民币创办了上海胜奥贸易有限公司,不过目前该企业已注销;到了2005年36岁的严俊旭又在江苏太仓投资创办了天顺(苏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并于2009年整体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也更名为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和许多创而优则投的企业家一样,严俊旭也在太仓注册了一家投资机构,太仓天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后者已经参与了宣力环保、车联无忧等多个项目的投资。
在创业和投资双重财富叠加下,严俊旭也坐上了太仓首富的位置,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新财富500富人榜》数据,严俊旭以80.2亿元财富,排名全国第480位,也是该榜单江苏太仓本土唯一上榜的企业家。
另外一家太仓的A股上市公司雅本化学,更是在2021年上市后一路上行,两个多月累计涨幅就达到了460%。
雅本化学是一家从事创新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可划分为两大系列四大类,即农药中间体系列(含杀虫剂中间体和除草剂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系列(含抗肿瘤药中间体和抗癫痫药中间体)。
雅本化学拥有太仓、如东、滨海、上虞、襄阳、阜新、兰州、马耳他八个工厂和张江、松江、湖州三个研发中心,在技术和研发能力上都是行业领先水平,同时,雅本化学是少数具备与国际农化公司联合研发能力的企业,医药和农药中间体行业中的高端产品定制商,在国内精细化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雅本化学一直坚持农药、医药高级中间体CDMO业务为主,环保、合成生物、营养保健等业务多元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持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市场需求。
不过,在2023年雅本化学的财务业绩并不是非常让人满意。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31.02%;亏损7956.33万元,较上年同期盈利2.03亿元同比转亏。这将是雅本化学自2011年上市约1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对于业绩下滑,雅本化学解释称,报告期内,客户库存高企、需求减少,市场竞争因此加剧,致使公司农药中间体业务整体呈现量、价双跌态势;医药业务部分订单受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较上年锐减,导致收入和利润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面对营收和盈利能力的下降,雅本化学也立马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3月14日,就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雅本化学回复投资者表示,据公司海外客户的反馈,其仍处于去库存的通道中;同时,叠加春节放假等因素,市场需求并未根本改善。公司主要产品保有一定安全库存,可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及时交付;“2024年仍将以新项目建设、新产品申报登记、新技术开发为发展重点,在维持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推动新项目、新产品落地,力争在行业低迷期实现平稳过渡,静待下游需求改善”。
市场竞争、营收和盈利能力的波动性虽不可避免,但太仓的上市公司也都保持高创新、高技术、高成长的本质。
产业持续升级
作为一个苏州的古镇,太仓为什么会跑出多家创新技术的上市企业呢?
这和政府对创新产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太仓投入的50亿元的产业基金,除此之外,太仓也在积极引进高新产业的投资与建设。去年8月,江苏博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最能源)储能项目签约仪式在太仓市行政中心举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分二期建设,首期总投资约12亿元,用地75亩,2027年达产后营收40亿元,税收1亿元。二期总投资18亿元,预留用地92亩,二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
博最能源主要从事能源管理系统(EMS)、直流侧储能系统、交流侧储能变流器(PCS)及用户储能相关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智慧能源和数字能源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的巨头企业。
对于本次签约的成功,博最能源总经理杨岩高度赞赏太仓的营商环境,感谢太仓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和支持,对扎根太仓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表示,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各项业务在太仓落地扎根、开花结果,为太仓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除了对医药、储能产业的支持,太仓还是目前在华德企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德企之乡”之称。
经过三十多年的尝试和磨合,太仓开辟出了一条以产业合作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亮点、以文体交流为媒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具有鲜明太仓特色的对德合作之路,形成了全方位对德合作的独特模式。
近年来,落户太仓的德企纷纷加强本土化战略,2024年年初,随着德国伯曼公司在中国江苏省太仓市注册,位于太仓的德国企业总数增至500家。
这500家德资企业里有6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近50家高企,涉及精密机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半数以上的德企在太仓开展了本土化研发创新,600余家本土企业与德企在产业配套、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
2024年4月11日,德国克朗斯集团与太仓高新区签约,计划增资2亿欧元,建设全新的高端灌包装集成产线。这是克朗斯进入中国20年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而克朗斯的签约更是太仓众多德企的一个缩影,目前,太仓90%以上早期落户德企完成增资扩产。2024年一季度,太仓德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9045.77万美元,同比增长70.7%。
从创新科技企业的上市,到新能源投资的引进、大量德国企业的引进和扶持,这座千年历史的小镇,正在高质量增长的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