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转型受挫! 利润、销量双暴跌, 潘建新艰难承压

汽车扒一扒2024-05-07 22:31:11  132

北京车展上,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昊喊出了波澜壮阔的口号,“新能源时代造车,无论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东风永远在场”。

但五一刚过,陈昊的名字就消失在了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团队中。

这很难不让业内人士产生联想,在电动化的大时代中,没有人能够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即便是1992年就入局东风的陈昊也不例外。

2023年,是整个东风承压明显的一年,因为电动化、智能化的冲击,武汉的企业都遭遇到了生存压力。

其中,东风本田因为2023年销量骤降,无法为整个东风提供太多的利润,也是在这一年,东风本田中方一把手换帅。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纯楷退居二线,潘建新升任。

01 合资时代 红利尽失

看似升任,却责任重大的潘建新,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风光。

中国车市进入到2024年,蜕变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传统的合资车时代红利完全消失,尤其是对于东风本田这种相当传统的合资企业来说,日方掌控技术、产品、迭代话语权。

自潘建新上任以来,东风本田销量、利润双双下滑。

过去两年发布的LIFE、HR-V等车型销量表现惨淡,主力车型思域、CR-V的终端价格大幅度下调,过去一年思域的终端价格下调了20%。

东风本田面对的问题相当棘手。

一方面,在东风内部看来,东风本田是长期的利润奶牛,因为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变化太快,东风本田失去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2021年销量79万,2022年销量65万,2023年销量61万。

放任东风本田销量继续下滑,不仅仅会让大量的工人失业,配套的产业运营也会进入到停滞阶段,最为关键的是对于急需转型的东风来说,东风本田的失速将会拖慢整个东风集团的电动化转型。

另一方面,面对这种问题,东风本田也拿不出理想的解决方案出来。

对于潘建新来说,其处在转型的风口浪尖之中,想要稳住东风本田的销量,降价就是唯一的方式,但面对对手的价格战,东风本田锁定的“日系体系”,还无法拿出行之有效的价格战出来。

因为从产品角度来看,占到总体销量一半以上的思域、CR-V产品力本身传统,并且价格优势也不稳定。

02 转型无望 规划模糊

今年4月,国内电动化产品的渗透率超过了50%,这对于东风本田来说极其难受。

传统燃油车因为动力系统、设计、科技配置落后的原因,无法在电动化时代中正常销售,只能通过释放利润的方式生存。

电动化产品,e:NS1已经宣布战略失败,虽然规划了灵悉品牌,但按照规划首款车型上市时间在9月份左右。

也就是说,今年东风本田仍然无法拿出具有革新意义的产品,首款灵悉L定位轿车,最大的问题是科技感、自动驾驶辅助以及定价是否达到预期。

东风本田是典型吃尽了合资发展红利的企业,日系品牌的技术研发、质量控制、规模管理,让过去在燃油车时代的东风本田拥有数不尽的辉煌。

但对于这家企业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电动化发展的好坏,是对所有燃油车企业能力评判的重要标准。

至少目前来看,东风本田拿出的成绩不足以说服众人,其需要拿出灵悉品牌来证明自己的转型实力。

事实上,灵悉的诞生,已经标志着日系权利的下放,允许东风设计电动化品牌,这对于潘建新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

定价是否直接掐准用户要害,产品设计是否具备前瞻性,科技表现、智能驾驶、座舱系统是否能够表现优越,是对过去几十年东风本田以及东风技术储备、市场调研的重要考核标准。

03 质疑能力 急需自证

在东风内部,其实已经掀起了改革风暴,陈昊名单的消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这对于任职合资公司的潘建新来说同样具有巨大的压力,躺在功劳簿上吃不了老本就需要做出成绩,东风本田既需要用电动化产品来自救,也需要向东风证明自身强大的研发、设计、生产、颠覆能力。

潘建新走马上任即将一年,但成绩难以称得上优秀。

目前,东风自主转型已经诞生出多个品牌,猛士、岚图、e派、纳米以及风神,对于东风的新能源“业务单独考核”,本质上也是因为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太难盈利,对于东风来说,单独考核是一个利好消息。

合资业务、燃油业务的大幅度下滑,需要给新品牌留出生存的空间。

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在东风本田销量下滑,无法为东风获得更多利润的尴尬背景下,最体面的解决方案。

作为东风本田的中方一把手,潘建新早期从事生产制造工作,曾任焊接科科长、车身工厂长等职务。后升任东风本田副总,负责销售业务。

从其履历不难看出,在当下的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中,其是否可以带领东风本田冲出智能化、电动化发展的封锁路线,市场存疑。

4月30日,一汽丰田的党委书记调任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全新的东风体系已经落地。

陈昊名单被替换之后,东风公司的高层三位来自于一汽,组局一个全新的东风体系势在必得,这也意味着任何人都不会在这场大的转型风暴下躺着吃老本。

那么对于东风本田来说,其同样也是考核对象,虽然外界认为潘建新升任中方一把手是一种职位升迁,但在这个合资品牌红利尽失的时代,潘建新的压力可想而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4080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