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录|宋慈的人生疑案

澎湃新闻2024-04-29 10:40:12  129

苏轼有云:“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洗冤录”系列,藉由历朝历代的真实案件,窥古代社会之一隅。本文为“洗冤录”番外篇,讲述中国法医鼻祖宋慈本人的“悬疑故事”。

说起中国古代神探,许多人会想到两位——唐朝的狄仁杰和南宋的宋慈。围绕着他们俩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非常多。相比而言,狄仁杰故事更重推理,接近福尔摩斯的风格;而宋慈故事则更重技术,类似于《法医秦明》的风格。事实上,宋慈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医,他写的《洗冤集录》也是公认的全世界第一部法医学著作。这本书对于人类尸体的种类、型态、检验方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用“奇书”都不足以形容它的深度和创新性。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宋慈的一生也像一个疑案:

他是自小研读程朱理学,考科举中进士的学霸,后来却以法医成就闻名于世。如此高难的“跨界”,他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在人们的头脑还被理学、佛道、鬼魅、巫术占据的南宋,为什么他能写出一本如此理性、专注技术的书,他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

他在《洗冤集录》中,只写验尸、检骨的方法,却很少讲案子,尤其不讲他亲自侦办的案子。这究竟是出于学者的矜持,还是有别的原因?

他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著名的法官、法医和刑侦专家,但是除了《洗冤集录》,他几乎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他为什么那么沉默?

南宋的官员、文人很少在诗词、笔记、文章中提到他,就连诗人刘克庄为他写的《宋经略墓志铭》,也只字不提他在法医、刑侦方面的成就。为什么全世界人都认可他对法医学的贡献,偏偏南宋人却看不到?

下面,我们就进入关于宋慈本人的悬疑故事,用历史学者的视角和思维,去重新理解这位沉默的天才。

他就像一个“穿越者”

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宋慈出生在福建路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那一年,80岁的宋高宗赵构已经当了24年太上皇,即将去世;60岁的宋孝宗对收复中原心灰意懒,南渡的人们也渐渐适应了新的家园;金朝在号称“小尧舜”的金世宗统治下,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克制的阶段;蒙古草原上,以铁木真为首领的乞颜部正在悄然崛起。总之,这是一个没有大事发生,却有许多事正在酝酿的年代。用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话说,就是ayearofnoimportance。

宋慈出身于一个有根基的家族。早在北宋(或唐朝),这个家族就已经定居建阳。宋慈的十世祖宋咸,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曾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为官。宋咸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写过很多书,晚年在建阳创办“霄峰书院”;宋慈的六世祖宋翔也曾考中进士,在临安、湖南为官;宋慈的父亲宋巩,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进士,曾任广州节度使推官。

由此可见,宋慈的家族非常精英、非常正统。这个家族的男性以读书、做官为首选职业。于是宋慈成长在这样一个家族,显得既正常,又反常。

正常的一面在于,宋慈青少年时期接受了优质的教育,也像他的父祖一样,朝着考科举、做官的方向努力,而且在31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39岁正式步入官场之后,宋慈的仕途比他的父亲和先祖更加顺畅。在39岁至64岁之间,他辗转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任职,最高做到正二品的广东经略安抚使。从53岁之后,他主要担任“提点刑狱”的职务,负责司法、侦辑、审判、监察一类的工作,成为一名有鲜明专业背景、能够独挡一面的技术型官员。

但宋慈对法医技术的兴趣以及他写作的《洗冤集录》,与这个家族的学术传统完全跑偏。根据目前能够看到的材料,宋慈的家族至少在10代以内,没有一个人从事和技术有关的工作。而且在宋慈之后,他的儿子宋秉孙又走回了考进士、当普通官员的家族传统道路。打个比方来说,作为法医的宋慈,就好像《哈利·波特》中出身于麻瓜家庭却一心当巫师的赫敏。然而宋慈还是去做了,而且真的做到了,这实在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宋慈的家乡福建建阳,是整个南宋书籍刻印、出版和销售的中心。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术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形成了汴京、临安、成都、建阳四大中心。南宋的建阳,刻书作坊鳞次栉比。建阳刻印的书籍称为“建本”,与其他地方的刻本相比,“建本”没有那么精美,但胜在数量大、价格低、品类丰富、内容亲民。此外,南宋建国后,一直面临着北方金人、蒙古人的武力压迫,还时不时的有地方民众叛乱、流民武装的袭扰,淮南、两湖、江浙、江西各地都战火不息。而福建则位于更加靠南的地方,其境内群山绵延,非常不利于行军打仗,所以居然成了一个“兵家不争之地”。整个南宋时期,很多人移民到福建避乱。

在这些移民之中,就有南宋理学大宗师朱熹。朱熹本是江西人,但一生中有15年都在建阳度过。他在建阳创办了两所书院,其中的“竹林精舍”后来成为延续800多年的“考亭书院”,南宋的“考亭学派”也是从这里发源。所以南宋时期的建阳,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圣地。朱熹迁居建阳的1191年,宋慈刚刚5岁。9年后,朱熹在建阳去世,宋慈14岁。也就是说,宋慈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朱熹的亲身熏陶下,在考亭书院的浓厚学术氛围中度过的。他的启蒙老师是朱熹的弟子吴稚,他从小接触过许多朱门的青年才俊,比如杨方、黄干、李方子等。19岁那一年,宋慈又被遴选入南宋最高学府——临安太学,他的老师真德秀不仅是朱熹的再传弟子,还是南宋的大学问家。

看这顶级学区的成长经历和闪闪发光的教育背景,宋慈应该毫不费力就拥有南宋读书人最豪华的朋友圈吧?可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目前能看到的南宋文人、学者的文章、诗词、书信、笔记中,几乎没有人提到过宋慈。而更反常的是,宋慈去世了十年,都没有人给他写墓志铭。后来宋慈的儿子找诗人刘克庄为他写墓志铭,刘克庄倒是欣然同意了,但是这篇墓志铭通篇读下来,感觉就是他们其实不太熟。刘克庄能追忆的与宋慈的唯一一次交往,居然是在30多年前。

而宋慈也从来没有在自己的作品里提到任何别的人,事实上除了《洗冤集录》之外,他也没有留下任何诗词、散文、书信。在读书人特爱写东西、表达欲强烈得一塌糊涂的南宋,一个既当大官又有学问的人,一辈子没有留下任何私人化的文字,这简直太不可思议。要知道南宋知识精英的朋友圈,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开、透明。谁和谁一起喝过一次酒,爬过一次山、赏过一次花、讨论过一次问题,基本上都要留下文字记录。所以宋代文学界、学术圈那些社交达人(像苏轼、辛弃疾、朱熹),一生的交往、游历几乎都可以追踪复盘,甚至可以精确到天。

综合考虑以上事实,就只剩下一个结论:宋慈表面上是南宋官场、学术圈再主流不过的一个人,但事实上他可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局外人”。他融不进那些风雅、活跃的社交圈子,看起来就像一个和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穿越者”。

清嘉庆十二年孙星衍重刻《宋提刑洗冤集录》,卷首序文为宋慈手书

尸体的语言

让宋慈显得更“穿越”的,还有《洗冤集录》中那些奇奇怪怪的知识。

简单地说,《洗冤集录》就是一本“尸体之书”,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死亡。宋慈一丝不苟地给尸体分类,在整本《洗冤集录》中,至少可看到38种尸体,它们分别是:

按死因分类:自缢死尸、溺死尸、打勒死假自缢尸、他物手足伤死尸、自刑尸、杀伤尸、火死尸、汤泼死尸、服毒尸、病死尸、针灸死尸、受杖死尸、跌死尸、塌压死尸、压塞口鼻死尸、硬物瘾店死尸、牛马踏死尸、车轮拶死尸、雷震死尸、虎咬死尸、蛇虫伤死尸、酒食醉饱死尸、筑踏内损死尸、男子作过死尸、遗路死尸

按尸体现象分类:坏烂尸、白僵尸、瘁尸虫鼠犬伤尸仰卧停泊尸

按死者身份分类:普通尸、女尸、小儿尸、并胞胎尸

按尸体所处空间分类:未埋瘗尸、已攒殡尸、邻县尸

另一种形式的尸体:骨骼

在他的眼中,尸体不是一种恐怖、神秘、反常的事物,而是像世间万事万物一样的客观存在,不可回避,且有规律可循。每一具尸体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就像一种复杂深奥的语言,而验尸官就是“翻译”这种语言的人。

那么,宋慈怎样“翻译”尸体的语言呢?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

在中国法医史上,有一个经典案例叫做“张举烧猪”:三国时期吴国的句章县,有一个男人死了。他的妻子说,他是被烧死的。但他的家人说,是他的妻子杀了他,然后放火烧了房子,制造他被烧死的假象。为了侦破这个案子,县令张举命人赶来两头猪,一头杀死,一头不杀,把这两头猪同时投入火堆里。结果,被杀的那头猪,嘴里什么都没有,而被烧死的那头猪,嘴里满是灰烬。接下来,张举又命人检查死者的口腔,果然一点灰都没有。这就证明,这个男人在被火焚烧前已经死了,他的妻子在说谎。再进一步审问,果然那个妇人就是杀夫的凶手。

这个案子被定进各种法医史教科书,南宋官员的治狱参考书中也收录了这个案子,可见人们对它的评价之高。

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张举可能不怎么懂法医。这个案子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用动物做实验,来模拟尸体被烧的两种情况。可这也恰恰说明他很少做尸体检验,不知道人的身体“生前被烧”和“死后被烧”有何区别,所以必须用动物实验来当场验证。

如果换成宋慈来破案,就完全不用做动物实验了。因为《洗冤集录》第26节第一句话就是:

凡生前被火烧死者,其尸口鼻内有烟灰,两手脚皆拳缩;若死后烧者,其人虽手足拳缩,口内即无烟灰。

而且宋慈还说,检验“火死尸”时候,光看口鼻内有没有灰远远不够,“火死尸”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人是年老患病,不慎被火烧死的;有的人是被勒死后抛入火内焚烧的;有的人是被砍死后投入火内焚烧的;有的人是被推入火中烧死的。每一种不同的死因,尸体的形态、头面皮肤的特征、现场的状况都不一样。换句话说,每一具来自火场的尸体,都会将大量的信息呈现在验尸官面前。判断口鼻内有没有灰,只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在张举面前,宋慈的法医知识和技术,简直是一种“降维打击”。而南宋普通官员法医知识,可能更接近于张举的水平。

然而《洗冤集录》中还有更炸裂的内容,那就是“检骨”。在现代法医学中,骨骼检验属于“法医物证学”,尸体检验属于“法医病理学”。但是在宋慈的眼里,骨骼大概是尸体的另一种形态,所以他把“验尸”和“检骨”放在了一起。

关于骨头的知识,大概是让宋慈最骄傲的。他在《洗冤集录》的第17-18节中,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人的哪一个部位长着几片骨头、人的全身骨头走向是怎样的、哪一片骨头挨着哪一片骨头,比如:

脊骨下横生者髋骨,髋骨两旁者钗骨,钗骨中下者腰门骨。钗骨上连生者腿骨,腿骨下可屈曲者曲?,曲?上生者膝盖骨,膝盖骨下生者胫骨,胫骨旁生者?骨,?骨下左起高大者两足外踝,右起高大者两足右踝……

这一部分文字非常专业,但有一些明显错误。比如“钗骨”是宋慈自己造的词,没人知道这是哪一块骨。又比如他说人全身长着365节骨头,男人的骨是白的,女人的骨是黑的,这完全没有道理。但《洗冤集录》毕竟介绍了关于人体骨骼的一整套知识。而且据学者高婉瑜统计,宋慈所提到的骨名,有68.9%都可以对应到今天我们知道的人体骨骼。

在《洗冤集录》中,还记载了一种“蒸骨检验法”。就是将死者的骸骨用水洗净,然后用麻绳按人身骨骼的结构穿连好,摆放在一张干净的篾席上。在地上掘一个长五尺、阔三尺、深二尺的坑,用木柴炭火把整个坑烧得通红。接下来,扑灭明火,用白酒二尺、醋五升浇泼在坑内。乘坑内热气蒸腾的时候,把整具骸骨放在地窖内,用篾席盖好,蒸一两个时辰。等到坑内地皮冷却以后,抬出尺骨放在明亮的阳光下,撑起一把红油伞,遮罩在尸体上方,迎着日光看向伞下的骸骨。骨上被击打的痕击和断裂的痕迹都会显现出来。

这种检骨法,乍一看像某种诡异的巫术,但实际上可能是有效的。现代的法医骨骼检验,也会用蒸煮、日晒的方法去除骨骼表面的软组织,用酒精脱去骨骼表面残留的脂肪。据说1950年的时候,河南省睢县还用“蒸骨法”侦破了一桩凶杀疑案,破案的过程还被改编为连环画《蒸骨验尸》。

《洗冤集录》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是从哪儿来的呢?据说宋慈参考了《内恕录》《检验法》等书籍,但这些书全都失传了。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他的法医知识好像是凭空冒出来的。既找不到源头,也找不到相似者。作为法医的他,在南宋显得太怪异、太孤独、太超前。他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和我们已知的南宋人完全不在同一个维度。在主流社交圈,他似乎也格格不入。我甚至高度怀疑,他是一名“孤独症谱系人士”,在某方面有超常的能力、高度专注、社交能力不足。以至于说他是一个“穿越者”,好像都比说他是一个“南宋人”更合理。

天才与时代的“相爱相杀”

但“穿越者”的说法怎么能让人满意呢?作为南宋这棵大树结出的一个果实,宋慈一定和这个时代有着很多的纠缠,只是这种纠缠可能和我们的直觉不一样。

上文讲到,宋慈的家乡建阳有着南宋最多的刻书坊、最繁荣的书市。而宋慈对于奇怪事物的兴趣和知识,大概就来源于此。刘克庄的墓志铭里说,宋慈这个人“性无他嗜,惟善收异书名帖”。也就是说,他没别的爱好,就喜欢收集稀奇古怪的图书和字帖。而两宋恰恰是“稀奇古怪的书”空前增加的时代。这大概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雕版印刷术的改进和推广,图书刻印和出版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于是书商们就全力挖掘各种好看、好卖的书。那些有趣的、猎奇的、往往不那么“正经”的书就有机会出现在市场上,甚至成为畅销书。而建阳正是这类书的集散地。

另一方面,两宋时期的人的确知识面比较宽,好奇心比较强。在中国古代,有一个知识传统叫做“博物学”。“博物学”(naturalhistory)是一个来自欧洲的概念,是指对大自然进行观察、采集、收罗、分类、整理、汇编的科学。中国古代的“博物学”没有欧洲博物学那么强烈的追究本原、探索抽象理论的兴趣,但同样重视对世间万物进行认识、描述、命名、分类。中国古代的科技传统,就主要体现在博物学中。

两宋时期,涌现出许多私人编撰的博物学著作。知识渊博、洞悉各种奇物灵怪,也成为读书人引人为傲的一项本事。宋慈最强的天赋,显然也在博物学上。《洗冤集录》本质上也是对世间事物进行认识、命名、描述、分类的书。只不过南宋的博物书籍关注草木鱼虫的很多,介绍地理天文、人事礼仪、宗教占卜、饮食文艺也常见,像《洗冤集录》这样专门讲尸体的还是独一份。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找到了《洗冤集录》与同时代其他知识之间的关联。

宋寇宗奭编撰《新编类要图著本草》,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末元初建安余彦国励贤堂刊本(建阳书坊刻)

下面是《洗冤集录》在淳祐七年(1247)写成之后,全球化的传播轨迹:

宋末元初人赵逸斋以《洗冤集录》为蓝本,编成《平冤录》;

元朝人王与根据《洗冤集录》和《平冤录》,写成《无冤录》;

明代初年,《无冤录》传到李氏朝鲜,改编为《新注无冤录》和《增修无冤录》;

《新注元冤录》传入日本,修订为《无冤录述》和《检尸考》;

清朝建立后,根据《洗冤集录》的内容,编写了《律例馆校正洗冤录》;

1779年,法国巴黎出版的《中国历史、科学与艺术统纪传》(Mémoiresconcernantl’histoire,lessciencesetlesartsdesChinois)介绍了传教士韩国英(Pierre-MartialCibot)翻译的《洗冤集录》;

1853年,英国医生海兰(WilliamAureliusHarland),在《皇家亚洲文会中国支会》(ChinaBranchoftheRoyalAsiaticSociety)上,发表《洗冤集录》英文节译本;

1863年,荷兰人赫莱斯(CarolusFranciscusMartinusdeGrijs)在《巴达维亚艺术与科学学会年报》(VerhandelingenVanHetBataviashGencotschapVanKunstenenWentenschapen)发表《洗冤集录》荷兰语译本;

1874年,英国驻华外交官,剑桥大学教授翟理斯(HerbertAllenGiles)在《中国评论》(TheChinaReview:Or,NotesandQueriesontheFarEast)上发表《洗冤集录》英语译文;

1882年,法国人马丁(Charles-ErnestMartin)翻译的《洗冤录概要》,在法国巴黎出版的《远东评论》(Revuedel’ExtrêmeOrient)上连载;

1908年,德国人布莱滕施泰因(HeinrichBreitenstein)出版《洗冤集录》德译本,名为《王又槐编中国法医学——转译自赫莱斯先生荷兰语译本》(GerichtlicheMedizinderChinesenvonWang-in-Hoai–NachderhollandischenUbersetzungdesHerrnC.F.M.deGrys);

1909年,李道夫(CharlesHenryLitolff)翻译的法文《洗冤录集证》,在《印度支那评论》(RevueIndochinoise)连载;

1981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马伯良(BrianE.Mcknight),出版《洗冤集录》的第三个英语译本,名为《洗冤——十三世纪中国法医学》(TheWashingAwayofWrongs:ForensicMedicineinThirteenth-centuryChina)

在这700多年的时间里,《洗冤集录》就像一部“长了翅膀的穿梭机”,不停歇地在不同的国度、时空旅行。在人类的知识发展史上,这算得上一个奇迹。这本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传播潜力?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内容奇绝,粉丝众多。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南宋、元朝的书商慧眼发掘了这本书,并不断刻印、发行,以至于市面上流传的版本从来没有中断过。

所以,宋慈生长在福建建阳,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这里空前发达的刻书业和图书市场,既让他的博物学天赋得到启蒙和滋养,又让他的作品获得了异常持久的生命力。换言之,南宋建阳对宋慈的成就,就像硅谷的车库里时常走出未来的科技大佬和创业精英一样,靠的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气候”。

此外,《洗冤集录》经常提到“仵作”、“行人”。比如:

仵作行人受嘱,多以芮草投醋内,涂伤损处,痕皆不见。(卷二《验尸》)

令仵作行人以手按小腹下,其肾子自下,即其验也。(卷一《疑难杂说上》)

凡验酒食醉饱至死者,先集会首等,对众勒仵作行人用醋汤洗检。(卷五《酒食醉饱死》)

“仵作”就是协助官员检验尸体的技师。他们本是民间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帮助死者梳洗、穿衣、装殓、下葬。因为长期和尸体打交道,所以最知道尸体在不同情况下是怎样的状态,也知道如何对尸体进行操作。最晚从五代开始,官府就雇佣、抽调他们协助尸体检验。而仵作通常有职业组织,称为“行会”,所以有时“仵作”也被称为“行人”。“仵作”“行人”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医”。

宋慈的法医知识,应该主要是从仵作身上获取的。尽管他说自己的知识是参考《内恕录》等书籍得来的,且不说《内恕录》已经失传了,像尸体检验这种需要丰富经验、高度技能的工作,怎么可能全凭书本?必须要有尸体摆在那儿,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一边观摹,才能真的学会。

南宋的时候,除了殡葬业者之外,衙门胥吏、屠夫、风水先生、接生的稳婆,都可以参与验尸。他们中有些人相当厉害,比如《折狱龟鉴》中有这样一个案子: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李处厚担任庐州慎县县令,当地发生了一起打死人的案件。李处厚亲临验尸,用酒糟敷,用石灰水擦,都看不到尸体上的伤痕。这时,有一位老人求见,自称是这个县的老书吏,懂得检验这类尸体的法子。只见他用一把红色的油纸伞遮盖住尸体,然后用水冲洗,伤痕马上就显现出来。

这就说明,宋代官员检验尸体的时候,需要求助于那些隐藏在民间的高手。这些人有处理尸体、检查尸体的经验,却因为各种原因,不会把这些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于是就在民间形成了一个口传心授的、野生的知识体系。随着一代一代的人逝去,这些“不着文字”的知识就渐渐消散了。而宋慈却把这些知识中的一部分抢救了出来。

因为来自于民间,所以《洗冤集录》中的许多检验方法显得特别生猛,有烟火气。比如,湖南的验尸习惯,要把尸体放到火里面烘烤,有的尸体甚至要被烤三四次;又比如,验尸的时候要多准备些葱、椒、盐、白梅、酒糟,还要带上瓦盆和棒槌;再比如,验中毒尸体的时候,要把鸭蛋大小的糯米饭团塞到死者的嘴巴里。这些,显然都是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想出来的法子。

但是对于这些来自民间的智慧,宋慈的态度又是矛盾的:一方面,他需要民间的专业人士为他提供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他又高度地不信任他们。比如他在《洗冤集录》中反复地说:

以仵作之欺伪,吏胥之奸巧,虚幻变化,茫不可诘。

凡检验,不可信凭行人,须令将酒醋洗净,仔细检视。

仍约束行吏等人,不得少离官员,恐有乞觅。

所以,他在《洗冤集录》中,大多数时候只讲检验方法,很少讲破案的故事。以他冷峻、内向的性格,或许不喜欢讲故事;抑或是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成就、办案经历与自己百般看不上的仵作、胥吏牵扯在一起。所以他在讲检验方法的时候,绝不会说这个方法是谁教给他的。

如上所述,宋慈的法医知识其实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来自南宋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虽然他自己并不愿意承认。从这一点来看,也是南宋社会成就了宋慈。

那么南宋的精英们又怎样看待宋慈的法医成就呢?皇帝当然是热情点赞的,毕竟这是侦破疑案、提高治理水平的好办法。1247年《洗冤集录》一写出来,宋理宗就亲自下旨将这本书颁行天下,要求所有官员认真研读。1249年宋慈去世,宋理宗还追赠他为朝议大夫,并亲笔给他的墓题字。在南宋,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但是宋慈的同僚们态度就不一样了。据我所知,和宋慈同一时代的官员,从来没有一个人在诗词、文章中提到过南宋有这么一位学识惊人、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就连给宋慈写墓志铭的刘克庄,也只说他是一个正直、务实的好官,“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他笔下的宋慈和《洗冤集录》中的宋慈,简直判若两人。这当然是由于人性的弱点——领导面前的“红人”,一般都不怎么招同事待见,全天下的职场都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他们无法理解,也无力效仿宋慈所做的事。

前文曾提到南宋法官的必读参考书《折狱龟鉴》。我通读了书中的396个案例,发现南宋(以及南宋以前)法官查案的方法大多很“抽象”,比如审讯、观察、使诈、占卜、解梦等。对于公开的调查、取证、检验,似乎有一种排斥。有时明明可以用法医检验的方法破案,但法官却绝不使用。比如:北宋蔡高担任福州长溪县尉的时候,辖内区有一户人家,夫妻俩都外出了,看家的儿子被盗贼杀死。蔡高马上召来同里所有的人,让他们环绕而坐,仔细地察看。突然蔡高指着一个人说:“这就是杀人凶手。”经过审讯,那个人果然认罪了。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个案件的侦破方式堪称极端、粗暴。有人被杀,第一时间应该勘察现场、搜集证据、检验尸体、寻找目击者。但蔡大人却什么都没做,靠一双眼睛察颜观色,就迅速锁定了凶手,整个过程毫无逻辑可言。虽然最后嫌疑人认罪了,但又怎么证明他不是被刑讯威逼、屈打成招呢?

在《折狱龟鉴》一类的书中,判得有问题的案子还很多,无法一一举例说明。但我确实感觉到,南宋的司法官员偏爱“短平快”的查案手法。这种方式有很强的表演性,不断地烘托判案官员的权威、智慧和神秘感,绝不可以让当事人知晓法官的推理过程,极力避免将案件的主导权假手于人,也不能在一个案子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资源。

而宋慈所提倡的这种严谨、客观、注重技术,追求证据与推理、罪与罚严丝合缝的办案手法,就完全颠覆了同行们的职业习惯。既否定了他们既往的经验,又大大增加了刑侦、调查的工作量。要知道,尸体检验是既辛苦又高难的工作。那么多微妙、深奥的经验和技能,绝不是读一本《洗冤集录》就能学会的;检验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也会令基层衙门不堪重负;再说了,要去面对那些非正常死亡的尸体,那些习惯了读书、坐办公室的文官又怎么承受得了?所以在南宋的许多官员看来,宋慈自己沉迷于尸体也就罢了,他还让大家都去犯罪现场验尸,这简直就是疯了!

除此之外,在中国传统伦理和习俗中,验尸(尤其是破坏尸体完整性的验尸),是对死者和死者家属极大的冒犯。东晋(317-420)时就发生过一个轰动的案子:沛郡相县人唐赐到邻村喝酒,回来就病了,吐出十多条虫子。唐赐临死前叮嘱妻子张氏,等自己死后,要剖开肚子弄清生病的原因。后来,张氏亲手剖开了丈夫的肚子,发现唐赐的五脏都烂成了碎片。后来,司法官员们在这个事情上犯了难。有人说,这是唐赐的临终遗愿,张氏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也有人说,张氏伤害了丈夫的尸体,是犯法的行为,唐赐的儿子不阻拦张氏剖尸,是不孝的行为。最后两人都被判有罪。

这个案子说明,中国古人对于损伤尸体,抱着极大的抵触。所以《洗冤集录》中的验尸,绝大部分都是体表检验,并不涉及解剖。只有“检骨”的部分,才勉强属于体内检验。

基于这些,我们可以推想:在南宋人的眼中,《洗冤集录》大概是一本“异端之书”。即使有皇帝的赞赏,有圣旨的加持,南宋司法官员们也不会真正接受这种颠覆性的办案方式。

在宋慈去世后十多年,一位自称“幔亭曾孙”的人编写了一本书,名为《名公书判清明集》,选录南宋著名法官的裁判文书,是研究南宋司法的重要材料。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宋慈判决的7个案件,其中也有凶杀案。但是从作者摘录的判词中,根本看不到关于验尸的只言片语。这大概反映了南宋法律专业人士对宋慈的一种态度——你是一位出色的法官,我必须承认。但是你的办案方式,恕我不能接受。

宋慈与李约瑟的“对话”

淳祐十年(1250)农历三月,64岁的宋慈在广州去世。那时,《洗冤集录》刚出版不到三年。终其一生,宋慈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书在知识界激起多大的水花。

又过了二三十年,宋末元初之际,一本名为《平冤录》的书问世。这本书是对《洗冤集录》的考证、修订和增补。1308年,宋慈去世58年后,元代人王与写成《无冤录》,这本书整合了《洗冤集录》和《平冤录》的内容,并进一步地修正和补充。从此以后,宋慈的追随者、效仿者渐多,“检验之术”终于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个学术脉络中,相继出现的作品包括:明人王肯堂的《洗冤录笺释》(1602);清代律例馆辑纂的《律例馆校正洗冤录》(1662),清人阮其新的《补注洗冤录集证》(1832),张锡藩的《重刊补注洗冤录集证》(1843),许槤的《洗冤录详义》(1854)等。

清代许梿撰《洗冤录详义》,光绪二年葛氏啸园刊本

也就是说,宋慈几乎凭借一己之力,缔造了中国传统法医学。而且这一门学问经受住了时间的冲刷,在他去世之后的600多年中,渐渐被世人认可。这是中国传统法医学的光荣。

然而故事到这里没有结束,它还有另一面:从南宋到清末,中国传统法医学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宋慈之后所有研究这门学问的书,都是在《洗冤集录》的框框里打转,所做的工作无非是解释、修正、补充。尤其明清时期的几本书,连书名都高度忠实于《洗冤集录》——在这几百年中,这门学问既没有开疆拓土,也没有向纵深挺进。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就出在这门知识太过“跛脚”。宋慈所倡导的“检验之术”,绝大部分都是体表检验。对于人体的内部,顶多只能做到“检骨”。所以这门“检验术”,只能看到体表的痕迹,仅适用于纯粹的他者、外力造成的创伤或死亡。一旦涉及到人体内部的脏腑器官,涉及到创伤和疾病共存的情况,它就一筹莫展了。

举个例子:晚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河北顺天府宝坻县的几位村庄首事来到县衙,处理有关赋税征缴的一些事。公事结束后,几位首事和一帮衙役来到一家歇店,一起坐下来喝酒。谁也没想到,两伙人喝着喝着居然吵起来了。一位名叫许福太、年龄67岁的首事,还和衙役们动起手来,被打倒在地。几个时辰之后,许福太开始呕吐、腹痛,起来小解碰到锅台而摔倒。第二天晚上,许福太就死了。在检验许福太尸身的时候,宝坻县的仵作可犯了难。许福太到底是被打死的还是病死的?他被打倒在地,有可能受伤导致内脏破裂。但一个67岁的老人家,身体大概率是有些毛病的。那天晚上他饱食饮酒又摔倒,突发腺胰炎、中风、心脏病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不进行尸体解剖,就永远不能确定许福太是怎么死的。

然而在宋慈开创的法医学体系中,既不做人体解剖,也不关注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法医,其实根本不是“医”。医者所关注的疾病、人体内部环境和构造,中国传统法医基本都不涉及。

有人说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传统中医不注重人体解剖。而且在西方法医学传入中国以前,医生是绝不管死人的。这其实说不通:传统中医虽然不管死人的事,但是在明清时期,中国的医学有好几次提升与变革,有医学著作对人体的解剖结构进行讲解,比如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也就是说,在明清时期,关于人体、疾病的新知识是有的。如果传统法医学想要吸收这些知识,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明清时期的仵作和学者,没有一个人像宋慈那样,热情地吸收各种可以获取的知识,以提升这个学科的认知水平。

到了清代,虽然衙门判案时必须要验尸验伤,但传统法医学却变得越来越“孤独”,与相关学科的互动很少,有知识量的提升,却没有质的突破。而且在清代,从事“检验之术”的人也没有真正的荣誉和出路。那些钻研检验知识的学者,他们不至于像宋慈那样不被人理解。但精通这门学问也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学术声誉,或官场晋升的机会。在清代,仵作是衙门的正式衙役,是专业的检验技师,但更是“贱民”。他们的子孙不能当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在有些地方,仵作甚至连宗族祠堂都没资格进。所以,他们为什么还要精进技术、追求职业荣誉呢?

清代《巴县档案》中的《刑部题定验尸图》

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曾经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即:为什么在公元15世纪之前,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是近代科学却没能诞生在中国?

关于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经济学家林毅夫给出了很有说服力的回答:在工业革命以前,技术发明主要来自工匠和农民的经验,是生产过程的副产品,而非发明者有意识的、有经济动机的活动的结果。所以从概率意义上,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越大,有高好奇心的天才数量就越大,各类发明“试错和改错”的实践经验也更多,技术发明和创新的速度就会更快。

中国传统法医学的诞生就是如此。它依赖的是仵作、胥吏、屠夫、稳婆们长期积累的关于人体、死亡、创伤的经验。也依赖像宋慈这样有着超高天赋、能将民间经验文字化、系统化的天才。所以中国传统法医学的诞生,比欧洲法医学早了300多年。

可是为什么“检验之术”到清代就停滞了,没能发展为现代法医学?上文讲了一些具体的原因,像解剖学不发达,检验之人不懂医术、仵作地位低下、学科定位边缘化等等,但我认为这些都是表象,它们其实可以归结为:因为制度、学术、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人力、物力、智力资源,不能持续地注入这个学科,使这个学科渐渐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变成了一块“内卷的知识保留地”。这显然是一个体制性的、系统性的问题,是这个学科与传统中国社会的不兼容。

今天的中国人谈到宋慈、谈到传统法医学,往往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这种自豪当然是有理由的,毕竟我们的先辈缔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科。但我们也要知道:今人心目中的“法医学”,是经历过现代科学、现代观念的洗礼后,重塑的一个概念,不等于宋慈的“检验之术”。我们所景仰的宋慈,很多时候也是一个被理想化、浪漫化的人物。真实的宋慈,是一个另类的、孤独的天才;而真实的中国传统法医学虽然诞生较早,但并非显学,也罕有荣誉和光环。

(原文注释从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07480.html
0
随机主题
树挪死人挪活! 米兰废柴48场造23球助真蓝黑夺冠 上赛季40场0球三大消息:马科斯对军方出手!杜特尔特也遭清算?罪魁祸首被曝光又一批新车拿到“身份证”, 看看有没有你的心头好骁龙8Gen2旗舰直降400,金属边框+索尼大底,体验不输一加12一国有行官宣,聘任新行长重庆渝中区: 南纪门街道创新服务模式 “三快三及时”让“民呼我为”有精度更有温度独行侠西决开门红!东欧组合轰下63分,唐斯低迷,爱德华兹准三双许庄街道明德花园社区开展防汛演练内蒙古打掉一个网络水军团伙, 13人获刑“俄罗斯之心”文化艺术节6月将在北京举办13万一口气跌至6万, 标配8个气囊, 从月销1台到销量过万, 比亚迪不香了上访村民疑“被精神病”, 近八旬母亲深夜也被送精神病房升级了!博尔特空中回旋踢百年红会, 等你续写! “我与红会的故事”征文活动来了!京圈太子爷发展差距?张若昀势头正猛,鹿晗不及从前,陈飞宇一直被力捧1950年毛岸英牺牲, 9年后罗瑞卿密电任荣: 主席有一项任务交给你底盘革新之作——问界新M7 Max焕新版即将正式上市派林生物: 子公司获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临床试验批准今日信心场次: 荷甲 乌德勒支延续主场不败神话虽然这场战争结局未卜, 普京已经在将自己与彼得大帝相提并论非遗看中国|银装嫁衣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