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深700多米的地下,“轰隆隆”的机器鸣响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回荡在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的施工现场。这是1300余名建设者坚守地下作业的第9个“五一”劳动节假期。
“为了隧道早日贯通,我们加紧施工,常年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中铁隧道局大瑞铁路项目部总工程师马亮说,2015年底高黎贡山隧道工程正式启动,截至目前隧道正线开掘进度过半。
高黎贡山隧道是大瑞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34.538千米,是穿越横断山脉的超级工程,同时它还创造了我国铁路最长斜井、最深竖井等9项纪录。
多项纪录的背后是修建之难——“几乎囊括了隧道施工所有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马亮告诉记者,高黎贡山隧道共穿越19条断裂带,隧道最大埋深达1155米,即便多次选线完善设计,仍要面对世界级的“三高四活跃”地质难题。“‘三高’是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跃’是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和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
各种先进地质预报也无法准确预测前方情况,这意味着每次掘进都面临着不可控的未知世界。“高黎贡山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前一炮岩石还挺好的,后一炮就烂了,石头一捏全碎。”马亮说。
2021年8月,“彩云号”硬岩掘进机(TBM)遭遇大规模高压富水砂泥化花岗岩蚀变带,这给建设者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类似于遇到了一个几百万立方米的巨大淤泥地层,TBM完全无法正常掘进,目前仍处于脱困处置阶段。”高黎贡山隧道项目开挖掘进队队长尹世林和队友们一起奋战在掘进最前线,“两年多的时间只往前走了194米,可以说寸步难行。”
“涌水就没停过,斜井自施工以来基本一直处于顶水作业状态。”马亮告诉记者,高黎贡山隧道内的水压一度达到7兆帕,巨大的涌水如瀑布般喷涌而出,20多米长的钻头直接被高压涌水从岩石中冲挤出来。仅斜井工作面每天的涌水量就达到了3.3万立方米,足以填满17.5个标准游泳池。
掌子面处,几名工人正用冰块擦拭着身体,豆大的汗珠夹杂融化的冰水从脊背上流下来。“隧道内的温度最高达42摄氏度,湿度达99%。”尹世林说,施工现场如同桑拿房里蒸桑拿一般,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下高强度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考验。
为防止工人们中暑、虚脱,项目部自建了一座制冰厂,每天生产60吨冰块运进隧道供工人们降温,同时对隧道内出热水点进行注浆堵水、使用大功率设备加大通风制冷。
为克服隧道大变形难题,技术人员通过超前加固、提高支护体系强度、径向注浆改良等措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为解决涌水问题,工人们采取打孔引排的方式提前泄水,降低了重大涌水风险……
斗涌水、战高温、向前进……9年多来,高黎贡山隧道的建设者们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在日夜的坚守中攻克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于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时刻用冷静决策化险为夷。
“不负韶华,共克时艰,越是艰险越向前”——高黎贡山隧道斜井洞口的标语格外醒目,这不只是口号,更早已成为坚守一线的建设者们最真实的精神写照。“我们和这条隧道已经有了太深的感情,接下来会继续一同努力攻坚克难,希望隧道早日贯通。”马亮说。(记者唐诗凝)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40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