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水战”又要开始了。
近日,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怡宝”品牌母公司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饮料”)已递交上市申请。
招股书中,华润饮料引述灼识咨询报告显示,华润饮料目前是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以及中国最大的饮用纯净水企业。2023年,按零售额计,华润饮料在中国即饮软饮企业中排名第五。
作为中国包装饮用水行业的“鼻祖”,怡宝品牌于1990年推出国内第一款包装饮用水,2007年起正式走向全国,一度在2015年市占率超过农夫山泉,不过此后一直被农夫山泉压制。就在华润饮料官宣上市的第二天,农夫山泉推出纯净水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创立早了13年,上市晚了4年,华润饮料真的准备好与农夫山泉正面交锋了吗?
图/视觉中国
只能靠怡宝?
身为包装水市场第二、即饮软饮企业第五,华润饮料有多赚钱?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华润饮料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13.4亿元、126.2亿元和135.1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8.6亿元、9.9亿元和13.3亿元。
只是,与农夫山泉对比还是有些差距。
农夫山泉2023年426.67亿元的营收,比华润饮料近三年营收的总和还多出近52亿元,2023年净利润120.79亿元更是华润饮料的9倍多。
赚钱能力上看,2023年农夫山泉净利率达到28.31%,是华润饮料9.85%的近三倍。
这样的差距与业务结构相关。财务数据显示,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产品2023年营收为124.47亿元,营收占比高达92.1%,其他饮料产品营收占比不足8%。
图/华润饮料招股书
“华润饮料更像是一家包装水公司”,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虽然其2023年营收达到了135亿元,但九成以上的营收来自纯净水怡宝品牌,依赖过重。而农夫山泉的包装水与饮料板块已经达成了规模上各占一半的结构。
其实怡宝纯净水之外,华润饮料不缺产品。截至目前,华润饮料主要拥有“怡宝”“至本清润”“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个品牌的产品组合、共计56个SKU。
招股书中称,2023年,华润在茶饮料、果汁类饮料、咖啡饮料等核心即饮软饮品类的市场份额均居于中国市场前十,在中国菊花茶饮料市场排名第一,以及在风味水市场排名第二。
饮料板块上表现最好的,是在中国菊花茶饮料市场排名第一的至本清润。但受困于赛道的细分属性,2023年其菊花茶产品零售额达到7.56亿元,未过10亿门槛,还称不上是大单品。
能称得上真正“卖爆”的,只有怡宝的水产品。
怡宝品牌水产品2023年就卖出了146亿瓶,零售额达到了395亿元。2023年华润饮料在包装饮用水市场及饮用纯净水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4%及32.7%。
虽然纯净水市场怡宝是第一名,但放在包装水领域仍不及农夫山泉。据尼尔森数据,怡宝曾在2015年市占率上短暂超越过农夫山泉,但隔年就被反超,之后差距逐渐拉大。
另据媒体报道,几乎是华润饮料递交招股书的同时,坚持“天然水”长达24年之久的农夫山泉,或将推出绿色瓶装饮用纯净水,多位员工转发对应宣传图。
包装水的格局生变,或许意味着更严酷的行业竞争即将开启。
在朱丹蓬看来,随着农夫山泉的搅局,一旦包装水行业再次出现激烈变动,对华润饮料整体发展会造成不小影响。
“激烈竞争之外,包装饮用水行业产品壁垒相对较低,可持续增长的前景可能较为有限。”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分析,长远发展来看,对于华润饮料来说发展第二增长曲线也是当务之急。
更何况相较于包装水板块,饮料产品的增长想象空间更大。
农夫山泉2023年的包装饮用水营收同比增长11%,茶饮料产品、功能饮料、果汁分别同比增长83.3%、27.7%、22.7%。
这个道理放在华润饮料身上更为明显,2023年公司包装饮用水营收同比增长4.54%,饮料产品营收同比增长49.09%。
创新力是短板吗?
华润饮料其实早就意识到了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2010年,华润集团启动“十二五”规划,“从单品到多品”就成为华润饮料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2011年华润怡宝与日本饮料巨头麒麟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引进品牌,直至2022年2月麒麟才正式退股。
2018年11月,华润饮料时任总经理刘洪基表示,“水”和“饮料”两条腿走路将成为华润饮料“十三五”期间的突破重点。
只是,华润饮料板块的成长有效果,但还不够。近三年华润饮料旗下饮料产品的占比从4.6%、5.7%提升至7.9%。
为何努力多年,还是没能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
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饮料市场竞争特性与水市场有很大差异,更看重综合实力与创新能力,华润擅长的价格优势在饮料市场并不明显。
“相对农夫山泉、娃哈哈等竞品企业,华润饮料的饮料板块在品牌定位、概念制造、文化输出能力上明显稍低一个量级。这导致了其‘两条腿走路’的设想与市场的实际反馈差距较大。”路胜贞说道。
据2023年(第十三届)中国品牌力指数SM(C-BPI?)品牌排名和分析报告,饮料行业的8个细分榜单中,华润饮料旗下只有怡宝、怡泉上榜,分别在瓶装水排行榜中位居第二、在苏打水排行榜中位列第九。
问题是,华润饮料在营销上也没少花钱。
2021年至2023年,华润饮料经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37.57亿元、38.78亿元、40.87亿元,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销售收入)×100%】分别为33.13%、30.72%、30.24%。对比之下,同期农夫山泉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4.4%、23.5%、21.8%。
除了大手笔营销,产品力、洞察力起到的拉动作用可能更为关键。
以近年来风很大的无糖茶板块为例,华润饮料2019年才正式布局,推出子品牌“佐味茶事”,相比于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晚了6年。
饮用水板块的高端化也“姗姗来迟”。2022年4月,华润怡宝推出旗下全新饮用天然矿泉水品牌“怡宝露”,这也是它自1990年推出纯净水以来首次布局高端水市场。
詹军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缺乏真正破圈的爆品与特色产品,是华润饮料在饮料产品线市场竞争力不足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饮料赛道竞争异常激烈,农夫山泉、娃哈哈等老对手之外,诸多新兴品牌不断涌现,它们更能敏锐洞察当下消费趋势的变化。
遥想2015年,华润饮料提出“双聚焦”策略:产品从18个SKU聚焦到7个SKU,区域聚焦在华南、华东两大市场;同时对原有品牌的产品进行迭代,开发新品。
路胜贞评价,收缩SKU数量和市场原本目的是寄希望通过战略性资源集中,进行聚焦式突破,但是缺憾在于彼时华润饮料不具备突破市场困难的核心优势,在无爆品支撑的情况下,反倒失去了多种产品协同作战的能力。
“在讲求产品创新、消费需求快速变化的行业趋势下,各大品牌都在‘多上快动’,大幅度提高市占率,华润饮料的收缩就难免落于被动。”路胜贞补充。
上市想象力有多大?
在同业品牌都在主打产品创新、塑造差异化的当下,无论是想要在包装水板块保持优势,还是想在饮料板块后来居上,华润饮料都需要持续努力。
华润饮料冲击上市、寻求资本加持,也被市场理解为主动补短板的表现。
早在2022年5月,华润饮料就曾被传出将在香港上市,融资规模或达10亿美元,但当时华润集团并未置评。而此番出手,华润饮料并未披露募资金额。
对于上市目的,招股书显示,华润饮料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增强公司的竞争力领域,包括战略性扩展和优化产能、强化拓展销售渠道和开拓客户能力,和增强体育营销和新媒体营销能力建设,以及增强研发投入。
只是,就生产情况而言,目前华润饮料尚未达到满产的状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华润饮料已投产自有工厂和合作生产伙伴的包装饮用水及饮料产品年标准产能合计18.8百万公顷,但公司包装饮用水及饮料产品2023年的实际年总产量仅为13.5百万公顷,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在72%左右。
未满产的情况下,募资“战略扩张、优化产能”必要性几何?
对于扩产规划、饮料板块战略、融资规模等方面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向华润饮料发出采访函,华润饮料回复称公司现在处于静默期不便回复,相关信息以公司招股书为准。
作为“包装水第二股”,华润饮料登陆资本市场后的想象空间也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算了一笔账,目前农夫山泉的市值超过5000亿港元,市盈率高达38倍。但农夫山泉拥有足够的规模效应,也吸引很多指数基金配置。对比之下,华润饮料的市盈率定价应该更为保守,要想当天不破发,发行市盈率应在30倍以下。
毕竟最近上市的“新茶饮第二股”茶百道的发行市盈率约为20.77,但上市首日还是出现了破发情况,较发行价跌26.86%。
黄立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消费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投资者对新上市的消费品公司持谨慎态度。面对当前港股市场的低估值环境,投资者会更加关注公司的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
从增长情况看,近三年华润饮料营收、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2%、24.6%,而规模更大、盈利能力更强的农夫山泉则分别为20.19%、29.6%。
回归到经营方面,朱丹蓬认为产品品类与结构单一、多品类经营能力相对不足、盈利能力不出众等多种原因作用下,华润饮料的资本之路或将面临一定挑战。
参考资料
怡宝 PK 农夫山泉:创立早了13年,利润不及20%,未来消费,2022-04-27
2023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研究成果及排行榜权威发布,Chnbrand品牌洞察,2023-04-18
华润饮料92%营收源自怡宝、利润率不足10% 上市前突击分红25亿入控股股东口袋、产能利用率72%仍募资扩张,新浪证券,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