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上将忆长津湖: 若非志愿军犯了战术错误, 美军可能会全军覆没

历史有小狼2024-04-27 20:55:38  54

长津湖是朝鲜第二大人工湖,位于朝鲜半岛的赴战岭与狼林山之间,平均海拔高达1300米,是一个终年被险峻山峰和峭壁环绕的冰封世界,人迹罕至。然而,这片寂静的冰原,却在七十年前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那段血与火的较量。

在那场激烈的长津湖战役中,我国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凭借着无坚不摧的斗志,不畏严寒,不怕牺牲,勇猛顽强,成功击退了美军精锐力量,捍卫了朝鲜东北部的领土安全。这场战斗,不仅是中国志愿军勇气和坚韧的象征,更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中国,没有“平安夜”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之间爆发了一场内战,这便是著名的朝鲜战争。不久后,在美军的掺和下,“家事”变成了“天下事”,战争升级为一场国际冲突,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介入战争,支援南朝鲜。

北朝鲜与我国边境接壤,唇齿相依。为了保卫新中国的安全,同时更是维护世界和平,我国领导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支援。

1950年11月,一列火车风驰电掣般向北驶去,它的终点是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火车上坐满了斗志昂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官兵。据火车上的老战士回忆,尽管大家当时斗志饱满,但鲜少有人知道,他们要去的地方正是位于朝鲜北部,山高水恶的长津湖。

一个去了就极大可能再也不能回来的地方。

“坐火车出发后,大家并不知道是去哪里执行什么任务,于是就互相询问,得到的答复是‘保卫国防,到国防最前线’。官兵们就不再问了,都知道要去打仗了。当兵的人,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上级下达任务说到哪里去,战士们就到哪里去执行任务。”

长津湖战役,这场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给志愿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参与此次战斗的第20军战士刘石安回忆道,他们踏上朝鲜战场的那一刻,战争的狰狞便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一进入朝鲜,就看到许多破墙残屋,到处都在冒烟,朝鲜人民军的很多人都在往后撤,情绪低落。他们见到我们后,问我们,有没有飞机大炮,我们说没有。他们质疑说,那你们怎么能够打败美国佬啊?肯定不行的。我们说行,我们志愿军很勇敢。”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了一次名为“圣诞节总攻势”的军事行动,企图在节前一口气消灭中朝联军,夺取朝鲜北部,将战线推进到中朝边境,从而结束朝鲜战争。

他们在西线和东线分别部署第8集团军和第10军,凭借着他们强大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对我方形成有力的钳形夹击。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加战争的目标是保卫朝鲜北部地区,同时阻止美军向北推进。为了粉碎“联合国军”在妄图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美梦,志愿军采取了灵活的穿插战术和巧妙的伪装手段,长津湖东线一带设下埋伏,待到时机成熟,便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轻敌的美军

长津湖是朝鲜最为苦寒的地区,夜间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摄氏度,战士们不仅要面临美军的攻击,更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生存大挑战。

1950年,第九兵团旗下的20军经过连续多日的奔波后,秘密地抵达了长津湖附近的柳潭里西南方,紧急进入战斗状态。与此同时,27军隐蔽于柳潭里和新兴里的北部地区。

当年朝鲜正值50年不遇的严冬。11月27日,一场暴风雪突然来袭,让本就严寒的天气更是选上加霜。大雪无情地覆盖了长津湖周边,温度骤降至零下40多度。

第九兵团原驻扎在上海,出发的时候,士兵们只有薄薄的单棉衣,大盖帽,脚上是回力解放鞋。这样的装备,根本无法抵抗长津湖极端的战争条件。

“你们这样的装备还能打仗吗?” 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质问道。这样的装备在东北过冬都难,更何况到长津湖?然而,由于物资的匮乏,战士们只能凭着意志来抵御寒冬。

据曾在严冬中奋战的志愿军战士回忆,当时的气温骤降至零下四十度。如此恶劣的气候对他们的身体产生极大挑战,有的战士耳朵严重冻伤,只需轻轻一碰,耳朵便整个掉落,触目惊心。

反观敌方,“联合国军”东线先头部队是装备精良的美海军陆战第1师和美10军第7师。他们训练有素,二战中,在欧洲战场表现出色,无败绩,是赫赫有名的“王牌之师”。

凭借着优越的后勤补给和装备,在加上他们之前的战绩,“联合国军”产生了轻敌的想法。

然而,这场战争里,我国志愿军给美军好好上了一课。

狭路相逢勇者胜。至27日黄昏,一直蛰伏于长津湖地区的第20军和第27军终于接到命令,奇袭突进,向敌军发起总攻。尽管又冷又饿,战士们还是以顽强的意志,向强大的美1师发起突袭。

激战至第二天,志愿军成功切断美1师机械化战斗队形,并把他们分散在四个包围圈里。“瓮中捉鳖,一举全歼”,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大手一挥,下达收网的命令。

然而,此时因寒冷造成的人员损失已达千余名,存活下来的指战员又因饥饿,身上没有了一点力气。美军用大炮和坦克构筑的环形防御攻势更是无法撼动。双方对峙了三天三夜,志愿军歼敌不成,美军也无法向鸭绿江推进。

战况一度陷入了僵局。

这时,远在东南海的毛主席发来了指示,“九兵团务必在东线战场争取歼灭两个美国师和一个南朝鲜师,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是我军大举歼敌,根本解决朝鲜问题的极好时机。”

宋时轮将军想起毛主席之前的军事策略,“柿子先挑软的捏”。先对付实力较弱的敌人,一方面可以探听对方实力,另一方面得手后还能提高我军士气,动摇敌军的防守意志。把难啃的骨头留到最后。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先弱后强”。

接到电报后,宋时轮将军果断对目前战况制定新的作战计划。他首先集中精锐兵力,歼灭被困在新兴里的敌人,然后再将目标转移到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

11月30日深夜,激烈的战斗在新兴里爆发,直至12月2日的破晓。期间,我军的二十七军用五个团的兵力,对驻守此地的美军第七师第三十一团级战斗队展开围剿,共计歼灭敌军3191人。

美军每个士兵都装配了一整套极地冬季装备和后勤支援,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被冻得几乎丢了性命。寒风吹在身上就像刀割似的。寒流之下,几乎每名美军士兵没有了打仗的斗志。

在正面战线被击溃后,美军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他们无法想象我军是怎样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下来。

美军陆战1师的塔普莱特营全营士气低落,毫无战斗意志。乔治连只剩下40余人,军营里弥漫着沮丧、担忧的情绪。

“命令”和“指挥”对这群饱受身体和心理折磨的美军士兵来说,已经毫无意义。陆军第1师32团的战士们拒绝听从命令,放弃发起攻击,纷纷溃逃。即便是军官们采取了极端措施,对那些躲在车辆底盘下的士兵进行枪决,也未能有效遏制住队伍的混乱局面。

除了普通士兵,美军一些本该指挥战斗的军官竟然也丢盔弃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系列事件使得美军部落陷入了混乱。撤退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九兵团为了全部歼灭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在美军南撤的路径上设置了阻击力量。

撤退途中,前出侦察的美军看到水门桥附近的高地的情景,被惊呆了。潜伏在这里,准备全力阻击美军撤离的志愿军,整整100多人都化作了冰雕。他们呈战斗队形散开,手执武器,怒视前方。

一位《LIFE》杂志随军摄影师询问一名正在撤离的美军士兵,“如果你有机会向上帝祈求任何东西,你会请求什么?”

“给我明天!”那位士兵毫不犹豫地说。

陆战1师之所以能从长津湖撤退,既有“运气”,也有偶然。美国指挥官不得不承认,若非美军战备物资占优势,美军陆战1师有可能就此覆没在这片冰原中。如果志愿军的通讯设备再先进一点,协作部队的沟通顺畅一些,后勤补给跟上需求。陆战1师 “恐怕要片甲无存了”。

另外,史密斯师长的偶然之举,“最终拯救了几千名美国兵的性命,甚至可以说,挽救了整个海军陆战队第1师”。 他当初命令部队在北上沿路留下了一定数量的补给,可能当时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些补给最后会派上大的用场。

第九兵团在这次战斗中减员4万余人,大多数都是非战斗减员。他们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与过人的意志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无惧死亡,为最终的胜利付出了鲜活的生命。

”拥有坚定信仰的志愿军将士忍受着严寒、饥饿和疲劳,在异国的崇山峻岭中浴血奋战,经受了极端残酷的考验。他们身着单衣,仅凭一把炒面一口白雪,英勇顽强、前赴后继,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

此战役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战术上的胜利,更在于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象征。志愿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至今依然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飞兵入朝创当代战争史奇迹,鏖战长津湖开创全歼美军建制团范例

长津湖之战:比上甘岭更惨烈的战役

胜利的回响 | 第五集:《冰血长津湖》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5868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