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浓郁的夜色中,125师的士兵们沿着越南边境的崎岖小径匆匆前行,脚下的泥土因连日的雨水而变得松软湿滑。他们的任务重大且紧迫——在天明之前攻占越南的复和县城。这是一个布满战争伤痕的小城,关键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而对于125师师长李庭阁而言,这次行动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的简单执行,更是一次对命令的绝对服从的考验。
在南宁的战地指挥部里,许世友将军的命令铿锵有力:“如果攻不下复和县城,你们就不要回来。”这道命令如同一道雷霆,震撼了所有听到的人。
42军的战略部署与攻击
1979年2月,随着中越之间的边境紧张局势日益升温,中国政府最终决定对越南进行有限的军事打击,
2月17日,42军作为广州军区的重要作战力量,被部署在广西龙州方向,肩负着对越南边境的主要攻击任务。在此次行动中,42军的指挥官详细规划了炮兵的部署与火力运用,确保能对越南军队构成决定性的打击。
在炮击准备阶段,42军调集了其庞大的炮兵资源,包括25个炮兵营和35个团营属炮兵连。这些单位集中在前线,他们的炮兵装备主要包括了各类火炮和迫击炮,配置有足够的弹药以维持长时间的炮击。炮兵部队在战前进行了严格的校准射击训练,确保每一轮炮击都能达到预期的精确度和效果。
为了最大化炮击效果,42军的情报连队对越南军队在布局、那花、水口等关键地区的防御工事进行了深入的侦察。他们利用夜视设备和侦察兵在前线的观察,详细记录下越军的火力点布置和工事结构,这些信息被迅速传回指挥部并用于制定炮击计划。
在确保了足够的情报支持后,42军的炮兵部队开始了对指定目标的猛烈轰炸。炮击首先集中在越军的前沿防线和重要的火力点,特别是那些已知的炮塔和机枪阵地。炮兵连续发射高爆弹和穿甲弹,旨在摧毁越军的防御工事,包括碉堡和战壕,以及任何可用的掩体。
轰炸开始后,整个区域被巨大的爆炸声和火光笼罩。高爆弹在越军防线上引发了一系列的爆炸,掀起了巨大的土石和烟尘。穿甲弹则针对更为坚固的碉堡和掩体,确保这些结构被有效破坏,不再为越军提供保护。随着炮击的持续,越军的防御能力逐渐削弱,其防线上的缺口开始显现。
此外,炮兵部队还对越军的后勤补给线进行了打击,尤其是那些通往前线的道路和桥梁。通过切断越军的补给线,42军意在进一步削弱越军的战斗持久力,减少其对前线部队的支援。这种策略的实施,不仅影响了越军的物资补给,也增加了其在持续炮击下的心理压力。
在经过数小时的密集炮击后,42军的指挥官从前线观察和侦察兵的报告中确认,越军的多数防御工事已遭到严重破坏,火力点被有效压制。随着越军防线的瓦解,解放军逐步深入。
许世友的指挥与决策
在广西南宁的指挥所内,许世友将军接收到前线的战报,报告指出125师未能如期攻占复和县城及其周边的关键地点。这一消息在指挥所内引起了一阵紧张氛围。作为广州军区的高级指挥官,许世友的决策对整个战局有着重大影响。
接到报告后,许世友将军立即召集参谋人员进行战情分析,会议中递交了关于是否调换部队的提议,以期加快攻势进度。然而,许世友坚持认为应继续使用125师,他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有充分的了解。在他看来,虽然125师遇到了困难,但他们有能力完成任务,换另一支部队可能导致战事更加延误。
决定做出后,许世友立即指示参谋长周德礼与125师师长李庭阁取得联系。通讯室迅速建立了通信连接,周德礼参谋长拿起电话,直接传达了许世友的命令。电话那头,李庭阁师长接听了来自高级指挥部的紧急指令。
周德礼在电话中严肃地转达了许世友的指令:“李庭阁,将军的命令是,在明天天亮之前攻下复和县城。你需要亲自带领一个团执行这一任务,如果不能完成,就不要回来,更不要来见将军!”这一命令的严肃性和紧迫感通过电话线传达给了李庭阁。
接到命令后,李庭阁立即开始组织部队进行夜战准备。尽管夜间作战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在命令的压力下,他迅速调整了战术安排。他选定了375团作为主攻部队,这是一支经验丰富且作战能力强的团队。
为确保攻击的成功,李庭阁与团下属的营级指挥官召开了紧急会议,详细说明了攻城计划,并分配了具体任务。他们决定在夜间潜行接近复和县城,利用夜色掩护减少敌人的视线和火力优势。通过详细的地形分析和之前的侦察报告,他们确定了进攻的最佳路线和时间点。
随后,125师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夜间行军需要精确的导航和协调,因此,他们重新检查了装备和通讯设备,确保在黑暗中也能保持队伍的整体协同和操作效率。李庭阁亲自审查了每一个细节,从装备携带到作战路径的选择,他没有留下任何可能导致任务失败的细节。
复和县城的战斗
在1979年2月19日的凌晨,125师师长李庭阁带领375团开始了对复和县城的秘密接近。在夜色的掩护下,整个团队沿着复杂的地形和密林小路静悄悄地前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越南军队发现的风险。他们的行动十分谨慎,步兵携带轻武器,同时由于任务的紧急性和隐蔽性,重型火力装备的运用被严格限制。
随着天色渐亮,375团抵达了复和县城的外围。他们首先遭遇了越军设立的外围警戒线。越南军队虽然在夜间保持警觉,但并未完全预料到中国军队会选择在这样的时间进行攻击。375团的突然出现打乱了越军的防御部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交火。
李庭阁指挥部队迅速展开攻势,首先利用迫击炮和手榴弹对越军的前线防御进行压制。在激烈的炮火支持下,步兵小组迅速推进,对抗越军的机枪巢和临时工事。虽然越军在初期抵抗激烈,但在375团有条不紊的攻势面前,他们的防线开始出现破裂。
随着战斗的深入,李庭阁继续推动部队向城内深入。随着城内天色渐亮,战斗的难度逐渐加大。越南军队利用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进行防守,使得每一次推进都极具挑战性。然而,375团的士兵们表现出极高的战斗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在城市环境中展现了极高的适应性。
在清晨的光线中,375团成功突破了越军在城市中心的主要防线。他们快速占领了越军的指挥中心和关键的后勤仓库,这一行动有效切断了越军的指挥和补给线,大大削弱了越军的战斗力。在成功占领县城中心后,李庭阁迅速组织部队进行巩固和防守,防止越军进行反扑。
随后的几个小时里,残余的越军部队试图进行反击,试图从城市的南部和东部边缘重新组织力量。然而,他们由于缺乏有效的指挥和协调,以及前线部队士气的低落,这些反击尝试均未能对375团构成实质性威胁。
125师的后续任务与战场调整
尽管成功占领了复和县城,125师在整个战役的进程中仍面临着重重挑战。越军虽然在县城遭受了重创,但在周边区域仍有大量残余部队进行抵抗,特别是在复和县城周边的魁南和东溪公路一带。这些区域的越军残余部队利用地形和已有的防御设施进行顽抗,给中国军队的进一步行动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广州军区对此情况高度重视,为确保整个战区稳定,迅速对125师的任务进行了调整。原本的直接攻击任务转变为清剿任务,指派125师负责清理复和县城及其周边区域的越军残余部队。此举目的在于巩固已取得的战果,防止越军利用复和地区的复杂地形重新组织力量进行反击。
此次清剿行动要求125师的各个单位进行地毯式搜索,他们分组深入各个可能藏有敌军的区域,包括魁南乡村和东溪公路沿线的丛林及山区。步兵连队配合炮兵进行逐步推进,同时使用侦察兵和无线电侦测设备,确保不留死角。
在这一过程中,125师的士兵们遭遇了多次小规模的伏击和战斗。越军残余部队利用地形优势,进行有组织的反击和骚扰,试图拖延中国军队的清剿行动。125师对此进行了精心的应对,部署狙击手和轻型迫击炮,针对敌军的活动点进行精确打击,同时加强了夜间的巡逻和警戒,以减少敌军的夜袭机会。
同时,广州军区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战役的进展,决定动用战役预备队,以增强攻势和拓展战果。许世友命令54军的162师进入战区,接替125师继续对越南的进一步军事打击。162师作为新的作战力量,带来了额外的兵力和装备,加入战场的同时,可以让125师部分兵力得到休整和调整。
162师的加入,不仅为中国军队带来了新的活力,也增加了对越南军队的压力。162师迅速部署进入复和县城南部和东部地区,开始执行扫荡和攻击任务,针对越军的防御阵地和后勤补给点进行有力打击。他们的行动迅速而高效,利用重火力和机械化装备,快速扩大了控制区域。
潘凯恩.重返历史现场——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J].社会观察,2014(3):75-77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4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