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27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美国佐治亚州一座光伏电池工厂访问时,指责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称“中国的产能过剩打乱全球价格和生产模式,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的利益”。
前不久来华访问,耶伦在广州参加中国美国商会活动时又说,其尤其关注产能过剩问题,包括在新兴领域出现的产能过剩迹象。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理应对“产能过剩”的概念和原理有充分的了解,理应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产能过剩”,而不是“跟着感觉走”,被政治利益牵着鼻子走。而从耶伦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的言论来看,其经济学家的外衣,已经被其言论彻底扒下,变成“皇帝的新装”了。
按照耶伦的理论,我们不妨来看看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所作所为。芯片、手机等,哪个没有得到过美国政府的补贴,哪个不是销售给其他国家的产品比例很高,特别是芯片,美国政府出台的芯片法案,政府补贴的力度之大,令美国的盟友都感到恐惧,都担心本国企业会被美国抢走。那么,美国是否已经在芯片等领域出现“产能过剩”,应当停止或减少芯片等的生产,并扩大内部需求了呢?
事实上,对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没有一个国家在发展的初期没有给予过政府补贴,否则,这些技术和产品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更重要的,很多得到了补贴的技术和产品,最终还没有成功,真正成功的比例很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就成了科学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把政府补贴当作指责一个国家“产能过剩”的手段之一,耶伦及其美国政客也不怕笑掉大牙。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能够成功实现赶超,可不是中国政府补贴的产物,而是让出巨大市场的结果。要知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不断地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开放,尤其是汽车市场,欧美发达国家的每一个知名品牌,都在中国设立了制造工厂,都与中国企业成立了合资工厂,都把产品大量销到中国市场。前几年,德国大众一家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就相当于中国所有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美国的通用汽车、日本的丰田汽车等,在中国也有庞大的市场销量,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客不说自己国家的汽车产能过剩,不压缩汽车产能呢。
中国让出了如此庞大的燃油汽车市场容量,并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争得一席地位,就开始让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淡定了,就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现“产能过剩”了,底气真的很足吗?指责中国“产能过剩”的理由充足吗?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篇美国媒体彭博社发表的一篇分析报告,对美国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出现产能过剩提出质疑。报告显示,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绝大多数排名靠前的汽车出口商产能利用率均处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美欧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效率不如中国企业,而不是中国“产能过剩”。报道还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的比例远低于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如果中国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可能会导致大量停车场挤满了未售出的新车。但彭博社综合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与行业协会数据分析,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并不高,无法得出“产能过剩”的结论。
报告提供的信息足可看出,所谓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只是美国的“欲加之罪”,是耶伦违背经济学家良知的政客行为。如果美国是一个真正强调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国家,如果耶伦是一位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就不会得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产能过剩”的结论。
美国如此不顾一切地炒作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关键还在于美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太高,竞争力不强。今年1月,有数据显示,美国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价格为60544美元,比燃油车高出约13000美元。有媒体统计过,在美国,4万美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选择仅为在售车型的1/10。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却想通过打压、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显然,耶伦等美国政客,不仅心里没底,而且心里有鬼,且手段越凶残,内心的鬼也会闹腾得越厉害。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24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