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演员、晚上间谍, 隐姓埋名75年, 95岁的“姜子牙”传奇一生

朱老大聊养护2024-03-24 11:05:00  107

演员和间谍?

两个本无关联的词,如今却被一名共产党人联系了起来。

白天,他是抛头露面的艺术大师,晚上,他是地下工作的潜伏特工,靠着两个职业之间的强烈反差,他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超过了75个年头。

他是蓝天野,我们也可以喊他的本名——王润森,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人民艺术家

2021年,蓝天野被授予七一勋章,作为自己在艺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表彰。

回顾蓝老的过去,他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经典银幕形象。

比如《封神榜》中的姜子牙。

你还记得那个仙风道骨,飘然遗世的姜子牙吗?他就是出自蓝老的扮演,靠着自己天衣无缝的表演,精湛娴熟的台本功底,我们才能见到这个堪称“姜子牙”本人的经典。

而他的更多贡献则集中在了话剧领域。

自从1952年加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后,蓝老的经典话剧可谓是一部接着一部。

《北京人》、《茶馆》、《蔡文姬》……无数脍炙人口的话剧都是出自蓝老的手笔。有些是他原创,有些是他改编,靠着自己在艺术领域独到的天赋,更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主要演员。蓝老几乎是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中国的话剧体系。

即使后续退休,蓝老也没忘了自己的工作。先是花大力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话剧接班人,随后更是多次指点自己的年轻后辈。比如我们都认识的宋丹丹老师,她就曾经长期接受过蓝老的教育。

可以说,作为中国话剧艺术发展的领头人之一,蓝老对中国艺术领域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只是对他来说,自己入话剧这一行算是“误入歧途”。在他看来,绘画才是自己醉心一生的事业。

“在这大半个世纪中,我因为演戏而把绘画扔下了,这是我的终身遗憾。”

事实上,蓝老最初学的就是绘画艺术。

那个时候的他,还叫着自己的本名——王润森。

二、从绘画到话剧再到特工

从记事起,蓝老的手中就时常紧握住一支画笔了。

对他来说,绘画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从花花草草到天上的白云飞鸟,蓝老几乎全都画了一个遍。乡间的路,西沉斜阳,金黄麦穗,邻居的猪,万物皆可入画。

蓝老还最喜欢当时的集市,因为家住寺庙旁的缘故,每逢佳节附近就会十分热闹。有不少行商来这里歇脚,渐渐就发展成固定的闹市了。

他从不买些什么,只是在各个摊头上细细地看。看琉璃,看那些手工品,也看人,回去后就大画一通,把自己的想法全融进画里。

1944年,蓝老如愿考入了当时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在那里,他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展。

学生间流行的插图、小人画几乎都是他画的,而校报上更是能常常看见蓝老的习作。铅笔画、水笔画亦或是油画,他几乎样样精通。

更关键的是,那时候学校的校长还是著名无比的徐悲鸿大师。

没有一个绘画的学徒能够拒绝徐悲鸿大师的指点,曾经从无例外。

而蓝老,就是这个所谓的“曾经”。

其实徐悲鸿大师来任职,蓝老自己是无比激动和高兴的。可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爆发,中国又陷入了一片混乱中。

这一切都在冲击蓝老的内心,为何我们都打赢外敌了,国家仍不能太平?我们的路又在哪里?

在这种疑惑下,蓝老在一次偶然中随同学去欣赏了一次校园话剧。由此,他的心中有了明悟。

想让中国站起来,首先就要让中国人觉醒,绝不能浑浑噩噩。

绘画的力量是有限的,可话剧就不一样了。今天的他被唤醒了,那如果更多的人投身进入的话,全中国的人不都能从麻木中醒来了?

毅然决然的,蓝老放弃了自己坚持了20余年的绘画事业,放弃了徐悲鸿大师,决心投身话剧表演和中国的革命事业。

他开始钻研起国内的种种话剧剧本来,从头开始研究,力求把这份心声传递给无数观众。

校园的第一场试演就大获成功,蓝老也因此收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他们逐渐走出校园,去到真正需要他们的社会上。

通过巧妙的编排,对新中国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对革命的崇高精神,这些东西都被暗暗藏在了蓝老的话剧里,以此来激发观众的革命斗志。

一年后,蓝老早已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话剧家了,而他也正是在这时候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

靠着自己本身与国统区的联系,蓝老白天在台上演出,晚上就悄悄地去收集情报。借着自己艺术家的身份,他顺利地同无数达官贵人接触,并将自己的所得传递给了我党。

在这种情况下,蓝老的演技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日异月新。

大家只当蓝老是天赋异禀,谁能想到当时的他是真的用生命在演戏呢?一旦特工身份暴露,在那种紧张的气氛下,谁也保不住蓝老的性命。

台上要演,台下更要演,不仅要骗过国民党的高层,更要骗过朝夕相处的戏剧队友。

能骗过一名演员的人,只能是一名更好的演员。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蓝老却一次又一次地顶住了。向我党传递了无数极有价值的情报,对最终取得内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只不过,1948年,蓝老还是遭遇了一场危机。

刚撤回解放区的晚上,蓝老突然临时被通知自己有危险。需要立刻进行转移,并且他的名字已经不能再用了。情况紧急,需要他立刻用一个新名字来保持联系和对外活动。

正是在那时,蓝老就不叫王润森了,而是和今天一样,叫做蓝天野。

新中国建立后,蓝老也没有放弃话剧事业。和前文说的一样,做出了极大贡献,只是对他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年近半百,历经无数风霜,这位老人终于又有机会握起自己最爱的画笔了。

三、抱憾终身的绘画事业

其实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蓝老就曾经短暂地握回了自己的画笔。

只是那时候的国家发展还不完善,戏剧行业需要他这样负有盛名的大艺术家领头发展。心中的责任感大过了天,蓝老只好又一次中断自己的绘画,全身心投入了戏剧中。

大概十余年的时间,蓝老眼瞅着这戏剧自己带的差不多了,马不停蹄地就告老回家了。因此,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我们就很少看到蓝老的演出了,毕竟他是真的热爱绘画。

可惜的是,绘画就如同弹琴一样,讲究是手感,要勤练,学琴时候老师常说,三天不练琴等于琴白学,而绘画更是犹有过之。

再加上自己的岁数已大,手不够稳,蓝老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天才少年了,他也画不出自己曾经信手拈来的画作。

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自己能力的退步,甚至是退化。

好在蓝老从来就不是一个服输的人,如今画技不行了,那他就重新拜师重新学!

靠着自己在话剧事业上结识的一群老朋友,蓝老顺利地找到了当时闻名的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画家作为自己的老师。

如同普通学子一样,无论刮风下雨,蓝老总会准时前往两位老师的画室报道,随后开始自己一天的练习。

如何用笔,墨用多少,光线设计,线条勾勒,一切的一切,蓝老全部从头开始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又是数年过去后,蓝老顺利出师了。

1986年,蓝老举办了自己的个人画展,更是得到了自己老师许麟庐的亲笔题字——“勤于笔墨,独辟蹊径”。

在绘画上,蓝老也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山水画泼墨淋漓,简约古朴;写意以画鹰见长,栩栩如生”。这是后人对蓝老画作的评价。

只不过,此刻终究不是少年时,蓝老终究是画不出曾经的意气风发了。他也曾经尝试过,可是再也没有往日的那种神韵。

直到蓝老去世的时候,其实他对于此事也没有完全释然。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怀念的依然是小时候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一画就能画上一天。

只是让他再来一次的话,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国家终究高于一切,即使是自己的热爱。

2022年,蓝老在北京家中逝世。

即使到了今天,蓝老的特工事迹也依旧没有完全解封。我们只能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去寻找往昔的岁月峥嵘,可无论如何,蓝老对中国的贡献是极大的,他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个又一个的后辈。

“艺术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这是蓝老的座右铭,也希望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一切都怀有好奇与探索之心。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2491.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