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记载,商朝灭亡原因,在于纣王不修“德”,于是被修“德”的姬周打败,大概就是所谓的“仁义无敌”。毋庸置疑,这是传统的道德表述,实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综合史料来看,商朝灭亡原因之一,在于两线面临大敌,即东夷与姬周。最终,东夷叛乱牵制、消耗了商朝力量,让周人逐渐做大,结果在牧野一战灭商。
现代考古发现,除了东夷与姬周之外,商朝还面临一个强大敌人,而这个敌人的存在,让西部的局势崩盘。这个势力就是大名鼎鼎的鬼方,中国历史上的“鬼族”!
商朝与鬼方的关系
以现有资料来看,商朝与鬼方的关系,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周易中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就是商王武丁时攻打鬼方,经过三年的战争,才把鬼方击败。显然,当时鬼方实力很强,所以才“三年克之”。
其次,甲骨文中出现商王关心鬼方安危,记录鬼方帮助商朝抓捕羌人,甚至还有鬼方族人在商朝王廷担任小臣等,说明此时商朝与鬼方关系融洽。
第三,晚商时与鬼方关系再度下降,比如臣服于商朝的姬周季历攻打鬼戎(属于鬼方部落)、俘获二十位狄王,战国策还记载了纣王处死鬼侯之女等。
其后,鬼方没有臣服周朝,直到周康王二十五年时,“小盂鼎”铭文记载当时爆发一场激烈的战争,周人大获全胜,斩杀俘获无数。有学者猜测,这场战争可能就是周人攻破鬼方都城,此后鬼方一蹶不振,故而史料基本不再提及。
因此,纣王时期商鬼关系肯定不好。但问题是,当时鬼方实力如何?如果鬼方不堪一击,那么对局势影响就不会太大,反之就会改变局势。对此,史料上没有提及,但现代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考古填补又一历史
上个世纪80年代,在陕西榆林清涧县高杰村镇李家崖村西部,考古发现“李家崖城址”,经过多方考证,最终确认为“商代鬼方都城遗址”。通过对该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鬼方势力非常强大,比如以下三点:
首先,李家崖文化至少有300处以上的小型聚落,以粗放农业为主,定居程度很高,而不是过去以为的游牧民族。同时可见,鬼方在生计方式、礼仪方式、社会习俗诸方面,都与晚商文化具有近似性。
下图,李家崖遗址出土鬼方石雕人像。该遗址出土的三足瓮口沿上刻有“鬼”字陶文,与甲骨文鬼字大体一致,说明居住在这里的族群是自称为“鬼”的鬼方主体。
其次,十年前在遗址中又发现多组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组面积不小于770平方米,考古报告说“具有礼仪性质的高等级建筑遗迹”。因此,鬼方已经形成了复杂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国家级政体。
第三,李家崖鬼方文化遗址中,不仅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包括众多的兵器,而且还有青铜作坊,甚至青铜武器风格还被商朝吸收,比如兽首刀、马首弓形器等。因此,官方给李家崖鬼方遗址的表述是“属于青铜文化遗存”。
据此,可见鬼方人口众多、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还有强大的青铜武器等,无疑是一股强大势力。
更为重要的是,商朝与鬼方的关系,在晚商时的确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学者井中伟与王立新的《夏商周考古学》指出:“(运城)闻喜酒务头、浮山桥北、临汾庞杜以及(晋中)灵石旌介等墓地为代表的商文化自南向北呈线状分布在汾河东岸附近,这种分布态势很显然与竭力抵御来自汾河以西吕梁山地的李家崖文化人群有关。”
显然,这一考古发现表明晚商时期商朝与鬼方处于敌对状态,而商朝为了防御已经扩散到吕梁一带的鬼方,不得不在山西的中西部建立防线。因此,除了东夷、姬周之外,商朝还有鬼方这一大敌。
余论
因为东夷与鬼方牵制商朝兵力,故而姬周才能从容攻打商朝在西部的据点——崇国(西安老牛坡遗址),后来崇国灭亡时未见商朝援兵。同时,因为这种牵制存在,姬周才能攻打远在长治的、位于商朝核心区的黎国等。在姬周与鬼方双重压力下,商朝在西部只能面临系统性崩溃,这是商纣王难以改变的。
同时,商鬼敌对还能回答一个谜团,就是姬周反叛之后,商朝为何没有镇压的问题。以前认为因为东夷存在,商朝可能选择先东夷、后姬周的战略,但实际上商朝对西部真的是无力处理,因为面临鬼方与姬周两个强敌,能守住就不错了,根本无力反攻。
总之,既要打东夷,又要防鬼方,还要防姬周,备多力分,内部不靖的商朝焉能不亡?有趣的是,以当今世界来看,似乎某个灯塔国就大致类似当时的商朝。
参考资料:《史记》、《史记》、《张昌平 | 从绿松石器看晚商王朝与李家崖文化的关系》等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1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