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港跌出全球前10大集装箱港口再度成为圈内热门话题,这个说法来自Alphaliner的2023年全球TOP30集装箱港口,其中洛杉矶港与长滩港合并计算,没有计入太仓港,且中国港口多为预估值。港口圈(ID:gangkouquan)从各省市交通运输部门收集了去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重新整理出一份2023年全球TOP30集装箱港口榜单,其中各港划分依据国际上约定俗成的口径,或以行政单位来划分,因此选用了太仓港与钦州港(而非苏州港与北部湾港)。
振华Terminexus全球港口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朱永安
2023年是疫情后集运业正常化的第一年,前30大集装箱港口的总吞吐量同比仅增长1.31%,与全球集装箱货运量0.2%的增幅相对照,说明全球集装箱港口运转也正在恢复常态。不过据交通运输部统计,同期中国大陆港口完成3.1亿标箱,同比增长4.9%,表现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TOP30榜单中,有12个中国港口,以中国港口为代表的亚洲港口增速领跑全球,欧美港口均大幅下跌。
2023年前10大集装箱港口分别是上海港、新加坡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釜山港、天津港、杰贝阿里港、香港港。在洛杉矶港与长滩港没有合并计算的情况下,亚洲港口重新制霸前10,中国港口占7席。
前10名中,杰贝阿里港重回前10,香港港滑落至第9,鹿特丹港跌出前10。此外,国外媒体错估青岛港数据,将青岛港集团的箱量(包括青岛港与威海港)误作青岛港箱量,得出青岛港箱量破3000万,超越深圳港的结论。
由于2023年前10大集装箱港口港口圈已有过分析(详见“2023年全球TOP10集装箱港口出炉”),在此仅简要介绍。前8名排名不变,上海港连续14年领跑全球,继续领先新加坡港1000万标箱以上;新加坡港恢复增长,达成历史最佳纪录;宁波舟山港延续增长势头,成为全球第三个年集装箱量超3500万标箱的港口;深圳港箱量微跌,原因是对美国出口下降和空箱减少;青岛港是前10中唯一一个增速达到两位数的港口,也是前30中增量最大的港口,高达290万标箱以上;广州港、釜山港、天津港均稳健增长,2024年前2月,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4%,可能会对第7名发起冲击;杰贝阿里港杀回前10,主要是靠同行衬托,该港没有恢复到历史最佳水平(2015年时该港完成1559.2万标箱);香港港是前10名中最大输家,连续6年下跌,距离巅峰时已跌去1000万标箱以上箱量,随着转运优势进一步降低,主要班轮联盟减少航线挂靠,香港港跌出全球前10只在早晚。
11-30名中,港口排名变化巨大。欧美港口在吞吐量大幅下滑的同时,排名均有下降,中国港口无论增速多少,排名均上升。厦门港反超安特卫普-布鲁日港,2023年实现正增长,其中内贸箱超345万标箱,同比增长11.36%,海铁联运首破10万标箱,同比增长53%。高雄港箱量下滑,不过该港于2023年启动了首个自动化码头,可接卸24000TEU大船,同时与HMM、万海等签约改扩建码头,将争取更多转运箱量。太仓港同比微增,原因是本地货物生成量和箱量下降,且长江港口倾向于直接挂靠上海港,导致中转箱量下跌,不过在苏州港管委会开始实质性运作,与上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合力促进长江港口发展后,太仓港仍然有望继续增长。日照港继续高速增长,该港2023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36%,除了新增俄罗斯、日韩、东南亚航线外,外贸内支线也增长了535%,这对青岛港、日照港来说都是箱量增量。钦州港首次入围前30,是榜中增速最高的港口,2023年,该港实现15万吨级大型箱船常态化靠泊及“套泊热接”作业模式常态化,码头作业能力与效率大幅提升。
欧洲三大集装箱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汉堡港的降幅都在7%左右,主要是受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影响,一方面是2023年欧洲经济衰退,消费环境低迷,另一方面是由于制裁,失去进出俄罗斯的货量。不过2023年,鹿特丹港依然宣布了扩建计划,APMT与RWG码头扩建后,将增加约38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安特卫普-布鲁日港作为欧洲第一大汽车港,在火热的汽车滚装带动下,新车吞吐量上涨9%。汉堡港的第一大箱量来源仍然是中国,但下降了12%至220万标箱。
美国三大集装箱港口跌势最猛(萨凡纳港则跌出前30),是前30名中,除了香港港外,箱量下跌最多的港口,均下滑百万标箱以上,疫情后,高通胀、消费转型叠加零售商去库存等因素,将美国港口打回原形。洛杉矶港虽然维持了美国第一大港的地位,但箱量甚至没有到达疫情前水平。
其他港口中,丹吉尔地中海港上升6名,进入全球前20,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该港已经成为进入地中海区域的门户港与转运枢纽,在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的“双子星”航线中,也将大量承担欧地区域的转运任务。连年高速增长下,该港已接近设计吞吐能力,扩建计划已在进行中。蒙德拉港创下历史纪录,稳固了其印度第一大港的位置,并在全球排名中超越科伦坡港,该港运营商阿达尼港口集团选择与MSC和达飞合资运营码头,收获了很多转运箱,阿达尼旗下的维里亚姆港(Vizhinjam)也于去年启用,是印度首个大型深水港,将与科伦坡港形成竞争关系。此外,11-20名中,东南亚区域的港口增幅并不大(丹戎帕拉帕斯、林查班、胡志明市),也是因为对美出口下降。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除了关注2023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外,通过2023年与2019年的箱量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看出疫情对全球港口的损益,中国港口再次赢到手软,宁波舟山港、青岛港、天津港、太仓港、日照港、钦州港的增幅均在25%以上,钦州港甚至达到105.6%,其他亚洲港口也大多实现增长,但欧美大港的发展态势却并不好看,这说明供应链重心持续向亚洲转移,亚洲内部贸易在全球集装箱运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当然,中国港口的强势表现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增量都从哪里来呢?小圈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尝试解答。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30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