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次元又给了三次元一些小小的震撼。
不久前,年轻人疯抢CHIIKAWA名创优品联名火上热搜:夜排10小时抢购10分钟、黄牛和粉丝“肉搏抢玩偶”凑成了一道消费景观。这次快闪仅用10小时创造普通门店一年的收入,人均贡献了千元。这劲头绝对不输抢鸡蛋的大爷、囤黄金的大妈。
如今商业驱动着泛二次元消费走向史无前例的热潮,甚至比去年“联名的夏天”有过之而无不及。谁抢夺到了人气IP、谁先把产品推向市场,谁就先尝到红利。
最近令人惊奇的是,「垄断别针」成了时下二次元谷圈最质朴的商战。各大厂商近期疯狂加大“吧唧(徽章)”生产力度,造成了核心配件“别针”的全国短缺。
于是有产品开发商和供应商签订了“垄断合同”,做多少收多少,并且禁止销售给其他客户。一些拿不到产能资源的厂商只能转向研发替代品。小小别针俨然成了稀缺的“芯片”。
当中老年还在挠头,这些“美丽废物”到底凭什么火成这般?
当厂牌们还在焦灼, 如何扩大产能、拓宽零售面?
年轻的二次元们早就追起了新物种:核心不是买什么,而是玩什么,是人与人的链接,是社交。
为“独特体验”标价
最近两个“新物种”备受二次元圈热议:一个是二次元轰趴/二次元蹦迪,一个是海上动漫嘉年华。
前者顾名思义,二次元主题版的Live House:高浓度的二次元歌单,台上DJ集体换装动漫角色,知名coser现场表演,带动全场一起轰趴跳舞。场下围满了穿着cosplay服装的年轻人,随着大屏轮播和声光电效应加持,氛围感推向高潮。
比起酒吧夜店更主题,比漫展更有氛围,是一个微妙的定位,向左太多就过于“花天酒地”;向右还要懂文化共鸣,能拿捏同好之间的嗨点。
不少玩家晒出“心跳回忆”,“和亲友出同一个剧本”,“和喜欢的二次元角色互动,现场集邮(拍照)”,这些影像构成了反复回味的美好回忆留存在了社交媒体上。
(出于安全考虑,该活动仅限女生并且禁止未成年人参与。尽管如此也难挡人气)
虽然只是二次元+的模式”套皮”,但猎奇和新鲜感仍然引发了大量讨论。在年轻人扎堆的B站,有人评价“比常规漫展浓度高”,也有人评价“像往肠粉里倒雪碧”。但争议与质疑也没能抵挡一群人的追捧。
不到一年时间,小红书「二次元裂缝」话题浏览量达千万。去年刚刚推出的时候,闲鱼上甚至有人倒卖门票,169元秒变400元,想要尝鲜必须付出溢价。
而到了今年,这股势头蔓延全国,从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重庆、深圳到北京等地,从一线下探三线城市。甚至还被留学生“搬运”到海外,在美国、澳洲也组起二次元蹦迪局。
说到底,「二次元蹦迪」就是贩卖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如今人们有太多获取酒精的方式,也总能找到更廉价的购物渠道,但能够和喜欢的角色互动、找到有共同语言的朋友,这种社交价值是无法等同而语的。
还有更“烧”的玩法是:打造“二次元的泰坦尼克号”,把动漫嘉年华搬到游轮上,狂欢五天四夜昼夜不停。
在宣传页面中,不但有原神、崩坏、兴铁、第五人格、黑执事等动漫游戏IP加持,还有主题泳池派对、COSPALY cosplay舞台剧等活动。更重要的是,二次元超级顶流“卡琳娜”的人气助阵。
有人戏称其为“二次元的疯马秀”,从价格上看就已经甩出三次元一条街:最便宜的四人间也要5999元,最贵的“游艇会”套房要9万一间。后者含有奢华套房、私人按摩浴缸、景观酒廊和专属泳池等服务设施。
二次元+体验式旅游显著奢化。不少人跑到网上“蹲直播”,企图一睹这份独家体验。抖音官方账号有上万粉丝关注围观。有销售人员透露,游艇会名额已经快满员了。这距其行程还有近3个月时间。
事实上,这并非国内首次游轮漫展。去年武汉知音号也曾发起游轮漫展“JOJO的奇妙only”,包含正剧演出、免费拍照等服务。追溯到2018年也有类似漫展+游轮游的先例,但未能掀起波澜。如今再度回归,已然是圈里热议的焦点。
游轮漫展“JOJO的奇妙only”
市场环境变了,用户也在成长——大家愈发追求独特的体验,并且为这些体验标上价码。
社交媒体上不断有人发起邀约,二次元饭局、二次元蛋糕局、二次元KTV局,各类花式组局一齐涌现。一波人在线上“找亲友”“求扩列”,然后最终走向聚会、休闲娱乐、出行等现实生活场景中。
其核心不只聚焦买什么、收集什么,而是玩什么,是人与人的连接。
社交!社交!还是社交!
当然,二次元和社交本身存在一定「违背」。“宅”和“现充”像是两个对立面,不断引发舆论撕扯。特别是小众细分兴趣圈层,往往更排斥出圈、甚至反感“被圈外人知道”。
但无论如何,当数亿级的泛二次元群体逐渐长大,需求分化、迭代和外溢,“破圈”就变成了一种必然。
二次元的未来是三次元
从日本文化娱乐产业来看,以漫画产业为基础,延伸电子娱乐业和影视业,也就是二次元延伸到三次元的文化消费。
日本一个很明显的场景叫“二次元巡礼”,也就是跟着动漫作品中的场景去实地打卡,地标都带有二次元标签,对应动漫剧情中相应的场景。整个动漫、二次元文化都已经渗入了国民生活的每一处。
国内亦有“三次元化”趋势。诸多二次元市场的超级爆点和出圈事件往往来自于三次元的新营销和新业态。
一个抛不开的市场语境,在这一轮周期中,国内商业品牌迫切寻求增量破局,新质生产成为市场引领力,老旧商业项目亟待焕新等多重商业力量形成了强劲推力。带动小众的“亚文化”从“内容”转向“消费”和“体验”。
不久前,“绫波丽攻打必胜客”在社交媒体走热,高度还原了动画里的场景戳中了粉丝的共鸣点。由此也成功的将一个coser出街的营销卖点,反手变成一个聚集地。
喜茶则是拿捏了乙游太太们的心思又拿捏了荷包。不但推出《光与夜之恋》限定周边,还把纸片人老公摆到台前,把门店化身“光启市领证中心”,大家一起“喝喜茶,领喜证”。只是一个小小的场景化创新,就制造了亿级话题的流量,被玩家称道。
如今跨界联名已经极度密集。在喜茶之前,《未定事件簿》还合作过茶百道,《恋与制作人》联动过COCO都可、上海豫园的童涵春堂廿四节气茶等。但并不是所有联名都有惊奇效果。其差异在于,品牌是否下功夫读懂用户、足够真诚,并将情感认同变现。而非以联名之名兜售稀缺。
最近,“二次元的购物中心”上海百联创趣场拿出了年销售额3亿元的成绩单。靠着高密度的内容迭代,强化运营,精耕二次元群体。同时商场还特别开放了大屏资源,来征集用户作品展示。不少人来商场其实是为了守在大屏前看自己的作品轮播,拍照留念。这种“UGC”的玩法活用圈层文化拉住了一批年轻人。
包括成都天府红购物中心、王府井喜悦中心、郑州大上海城等商业体靠着二次元“复活”。以成都天府红为例,其二次元相关业态占比过半,大量年轻客流涌入,带动店铺月均百万销售额。
表面上看是零售,核心瞄准的是年轻群体“一起过周末”“朋友相约”的场景。
SocialBeta《2023跨界联名营销趋势报告》,在4428个品牌营销案例中,跨界联名占比近15%,横跨食品饮料、餐饮、服饰、美妆、家居,甚至汽车、金融等各行各业,其中咖啡、户外、宠物等潮流生活方式更为热门。二次元向三次元看齐,三次元也向二次元靠拢。
早年曾有业内人士预言,“随着城市化发展,年轻一带的群体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宅,生活习性也越来越贴近日本的御宅族”。(固有定义里,御宅族偏向于从动漫作品中获得自我滋养,“社恐”少社交。)
放到时下,国内的“二次元”已然不是“宅在家里看番剧”唯一性的刻板画像,在亚文化变迁过程中,国内二次元展现出快速的文化吸收和迭代能力,基于社交媒体凝结成圈层属性,表达方式、交流方式更外化。
当前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达4.9亿人,预计2026年将达5.2亿人,占据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以上。2017年核心用户约8000万人,且97%以上是90后和00后。
对于00后,甚至更年轻的10后而言,鲜活的体验反而是稀缺品。影音视听内容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只要打开水龙头,水就会流出来”。人们就会觉得与其蜗居家里沉迷网络,不如和某个人联络见面。
根本上,没有人能完全脱离三次元生活或者社交关系。二次元商业形态终究还是要满足二次元人过三次元的生活,一起交流,一起相处。
反过来再看“联名大卖”“谷子店丛生”“订单暴增”的狂热现象,二次元消费的核心终究还是要回到“人”身上。
注:公开数据,CHIIKAWA该次快闪店10个小时创造268万销售额,超过名创普通单店一年的收入(210万元);客单价上千,购买力可抵26个普通顾客(客单价37.6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7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