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完美答卷, 印度造假灌水? 3个美国女人一台戏, 加拿大心虚

世界变局筱林说2024-04-17 11:45:27  107

2024年开年,中国交出了完美答卷,西方的“中国衰退论”还怎么唱?莫迪好大喜功,印度的GDP水分有多大?3个美国女人,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盲目反华的加拿大,又为何心虚了?

2024年开年,中国交出了完美答卷

自从2020年出现新冠疫情后,叠加美国的各种打压与制裁,中国经济是否能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直是整个世界都非常关注的热门话题。当然拿脚指头想也知道,西方世界的这种“关注”,潜台词其实是在等待中国的失败,然后幸灾乐祸。

但令这些人非常“遗憾”的是,2024年的中国一开年,就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对外宣布,经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春耕春播平稳有序推进,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2490万吨,同比增长1.4%;

第二产业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从采矿业到高技术制造业,从国有控股到私营企业,均出现不同水平增长,充电桩等时下热门科技产业相关产品,甚至出现高达40%以上的巨大增幅;

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15亿元,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更是均出现两位数增幅。

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货物进出口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切数据都表明,中国经济在2024年第一季度,确实摆脱了前两年的阴霾,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

筱林可以这么说,如果之后三个季度都能与一季度一样,维持5%以上的增长,那么在3月份两会上政府确定的全年GDP增速达到5%左右的目标,甚至有望以小幅度超额完成。

而这样的开局表现,美联社、CNN、路透社等多家西方主流媒体都给予了“超出预期”的高度评价,高盛集团在不久前更是把对中国2024年GDP增速预测从4.8%上调至5%。

但,在一片唱衰声中,中国经济怎么就悄无声息的实现了稳步增长?

综合各方报道,筱林认为,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

比如在西方媒体看来,春节假期带动的家庭消费支出、外贸数据好于预期、美西方愿意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新能源、光伏等高技术制造业强劲增长,这些都是促成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从国内的角度看,筱林认为,在经历过往几年的动荡后,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终于在今年开始初显成效;国家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也为经济增长拓展了外部空间;“一带一路”建设,更为中国在传统西方市场之外,找到了新的增长空间。

当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5.3%的GDP季度增速虽然可喜,但其实也基本在政府的预测范围之内,去年全国GDP增速,其实也是差不多的5.2%,咱们的经济,只能算是正常发挥。而在2024年剩下的时间里,全球环境其实正在逐步恶化,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都在上升,中国经济,特别是外贸稳定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

但无论如何,中国经济能顶住各方压力,在第一季度开了这样一个好头,那么筱林当然有理由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经济也能继续良好发挥,让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印度的GDP,水分有多大?

中国在交出完美答卷,但筱林注意到,咱们隔壁的印度,却在近期闹了一个大笑话: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4月11日发表题为《印经济实际增长速度有多快?》的评论认为,从统计学角度看,印度的GDP统计方法是有问题的,这表明印度GDP的实际增速,其实长期是被故意高估的。

印度人的GDP统计数据有灌水?

筱林注意到,根据印度政府的说法,2023-24财年四季度,也就是2024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幅高达8.4%,不仅将同时期5.3%的中国远远抛在身后,也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甩开距离。如此异常的一枝独秀,就确实很值得怀疑了。

于是这篇文章毫不客气的指出,自从2015年印度改用“先计算名义GDP再平减为实际GDP”,即价格指数缩减法来计算GDP以来,印度的GDP数据,就很难反应印度经济的真实情况。

具体来说,印度大部分行业当前使用批发价格指数(WPI)作为平减指数,但这种本身并不包含服务价格的指数,也被广泛用于包括酒店业在内需要计算服务价格的行业,由此导致印度的GDP平减指数被低估,而GDP增长率却被高估。

除此之外,价格指数缩减法主要有双缩法和单缩法两种,中国主要采用的就是数据更加直观、误差更小的单缩法,而印度选择的却是数据要求更加细致,但统计误差也更大的双缩法。

总而言之,文章最后认为,在除去相应误差后,2024年第一季度,印度的实际GDP增速更接近6.5%——虽然依旧不低,但好歹确实更符合全球大环境;而自2019年12月以来,印实际GDP年均增幅应为4.2%——这意味着印度和许多国家一样,企业营收和外资流入依然疲软,经济状况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

实话实说,虽然不太亮眼,但在全球经济大退潮的环境下,这种经济成绩已经属实不错,更比中国表现更好,印度政府理应对此心满意足。那么印度政府为何还是不满,非要搞这种弄虚作假的把戏?

筱林认为,大选,显然是最直接的原因:

据《印度时报》和《印度快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在新德里总部公布了名为“莫迪的承诺”的大选竞选宣言。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早在2022年,也就是印度GDP超越宗主国英国那年,带领印度创造这一切的莫迪就曾许下诺言,称要在25年内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而今两年时间过去,莫迪有意争取自己的第三个任期,那么强调自己会履行两年前的承诺,带领整个印度冲向“天堂”,无意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竞选方式。

既然如此,那么用一些夸张的GDP数据来给民众打打鸡血,证明莫迪确实说话算话,当然也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好吧,筱林承认,毕竟这可是印度,如果莫迪确实能在未来让印度经济保持不错的正增长,给GDP灌点水,让大家都高兴高兴,也确实无伤大雅。但问题是,一边是越来越糟糕的国际形势,另一边是越发尖锐的国内矛盾,再加上还要与中国作对,印度在未来,还能继续前些年的经济奇迹吗?

筱林觉得,谦虚谨慎,让印度民众脚踏实地,敢于承认和面对自身的种种不足,才是下一阶段印度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如若不然,信心被注水的GDP搞得愈发膨胀,甚至变成一种野心的印度社会,总有一天,会让莫迪自己都感到追悔莫及。

3个美国女人,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印度人有些飘,但筱林注意到,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虽然也很傲慢,但在面对中国这个真正的强者时,却是本能的注意到了中国真正强大的地方,并且都对此给出了足够的重视。

而代表美国注意到这些的,正是三位位列美国决策层的美国女性。

此话怎讲?

首先是美国财长耶伦。4月4日至9日,耶伦又一次访问中国,期间多次就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表达关切。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拜登政府需要一个最新的对华制裁借口,也因此遭到我们的口诛笔伐,但耶伦选择这个借口,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巨大的经济产能,确实引起了美国决策层足够的重视,并且确实将其视为对自己的威胁。

接着是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同前面那位真正的经济学大拿相比,雷蒙多就是一个纯粹的政客,也因此在面对中国时闹了不少笑话。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雷蒙多确实给予了足够的赞美——美国商务部拟定的那些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名单,不正是对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最佳认证么?

最后是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这位来自中国台湾的美籍华裔人士,一直都是拜登政府中最坚定的对华制裁派,在4月4日,她甚至跑到欧洲对欧盟官员说,“在中国非常高效的经济制度面前,我们的经济体正艰难生存。”

这意味着,戴琪确实注意到了中国经济的高效,认为西方经济体系与中国正当竞争起来不是对手,为了不丢掉世界经济体系金字塔尖的宝座,只能“不讲江湖道义”,不择一切手段对抗中国。

这下就有意思了。因为拜登政府中如沙利文、布林肯等男性高官,更喜欢从安全角度阐述“中国威胁论”,或者说是直接把“消灭中国这个最大威胁”的本能冲动当做反华的源动力,经济这种中间借口,他们确实不怎么在意。

但耶伦等女性高官就不同了,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中国到底在哪些点上最强大,意味着他们对中国足够了解,也就不会对中国产生无缘无故的痛恨,非要和中国闹个你死我活。

中国的优势,既是美国的噩梦,也是美国的机遇,问题就在于,美国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理解这些来自外部的强大力量。

筱林认为,对耶伦等美国女性高官的认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成为美国政坛的主流意见,正是中美是否能真正相向而行的关键。但至于愿不愿意对此进行配合,那就属于是美国自己的问题了。

西方对华态度大变,加拿大尴尬了

然而有趣的是,不管美国人内心到底怎样想,他们的小邻居加拿大,却是真的坐不住了:

当地时间15日,法新社援引一名据称了解相关行程的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加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将于近期派其副手、加副外长戴维·莫里森前往中国。

加拿大也急着找中国沟通?这个国家,不是一直都与中国关系不错吗?

其实不然,加拿大在这几年,正处于非常罕见的对华关系“冰点”:

2018年12月,应美国政府的要求,加拿大政府在温哥华机场逮捕中国公民孟晚舟,虽然最终并未将其移交给美国政府,但却将其毫无根据地软禁了足足3年,由此令中加关系急转直下;

在这之后,加拿大更是对美国反华政策亦步亦趋,从新冠溯源、涉港、涉台、涉疆、涉藏,到所谓中国干涉加拿大选举、在加拿大设立秘密警务站等无中生有的指控,完全沦为美国反华“马前卒”,甚至一度发生不顾中方反对和警告,无理驱逐中国外交官的严重外交事件,迫使中方也不得不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由此导致的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结果,就是虽然表面上啥事没有,但这个国家,恰恰是所有西方反华国家中,与中国关系最差的那个,甚至到了连外交高官都不相往来的地步——前面提到的加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自2021年10月上任以来,压根就没对中国进行过任何访问。

其实站在美国的角度,加拿大的这种对华态度正是其最希望看到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谁会希望看到自己的小弟与对面的大哥友好相处、交往频繁呢?

但问题是,站在加拿大自己的立场上,这种“忠诚”,在当下就显得多少有些尴尬和愚蠢了——如今的带头大哥美国,恰恰是西方世界中对华态度最良好的那个,拜登自己都在4月2日亲自给中国打电话,说要继续缓和两国关系,加强经贸方面的友好合作。

而在2023年,加拿大GDP实际增速才仅有1.2%,2024年更是可能只有0.6%。这种情况下,加拿大还有必要继续为美国的反华利益,牺牲自己的发展利益吗?

前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就对记者表示,加拿大商界已经给予小特鲁多政府非常大的压力,希望修复对华关系。这种背景下,小特鲁多政府确实有必要向中国做出解释,开始寻求两国关系破冰。

那么面对加拿大可能的浪子回头,我们应该表示欢迎吗?

筱林认为,能让美国的死忠反华盟友再少一个,当然再好不过。但这其实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加拿大这一次修复对华关系,是真心实意的吗?是否与美国一样,也只是一种为了钱和国内民意而不得不做出的临时调整?

筱林注意到,其实在今年2月,中国外长王毅就趁在德国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机会,应约会见了梅拉妮·乔利。而在会上,王毅外长是这样说的:

希望加方树立正确对华认知,以长远眼光把握双边关系,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停止散布所谓“中国干涉加内政”虚假信息,停止经贸科技交往泛安全化,切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那么好了,中方希望加方切实做到做好的几件事,都已经明确给加方说清楚了,至于能否做到,那就是加方自己的责任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60033.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