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孔的应用场景非常多,过孔的结构也是相当复杂,在写《ADS信号完整性仿真与实战》一书时,用了一整章介绍了过孔。如下是过孔的一张简化结构图:
其中就包括了过孔的残桩Stub。
通常,在普通设计高多层板的时候,工程师都是想着把高速信号线或者射频线设计在内层(带状线)或者外层(微带线)好就行,而不考虑到底是布线在内层的第几层,认为带状线性能都是一样的。
其实并不是如此的,就近期我们处理的一个案例来讲,原本其设计如下图所示:
经过仿真之后,得到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到,不管是插入损耗还是回波损耗都非常差。再查看其阻抗,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到,其阻抗只有61ohm。以上的设计中,残桩最大值达到了72mil。按照生产工艺,在仿真软件ADS中把过孔的残桩去掉之后,如下图所示:
获得的仿真结果与原始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显然,去掉残桩之后,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14GHz左右,插入损耗相差约40dB,回波损耗也相差了约13dB。这对于高速信号的设计影响非常的大。再对比下其阻抗,如下图所示:
两个设计的过孔阻抗相差了约20ohm。
下面从大家比较熟知的眼图,也可以看到一些结果上的差异:
上图是按照16Gbps的信号速率获得的眼图结果,显然,存在很大残桩时,其眼图完全闭合,而去掉残桩之后,其眼图张开了。
所以,过孔残桩会直接影响到信号传输的性能,工程师在设计时要重视过孔残桩的存在。在信号速率比较高,且残桩比较长时,在PCB生产时,要考虑在过孔处使用Backdrill工艺,或者使用盲埋孔。当然,并不是每一类设计都要使用Backdrill工艺或者盲埋孔,因为它们都会带来成本上的增加。
【1】兴趣驱动热爱
【2】硬件工程师要不要自己画PCB
【3】PCB走线应该走多长?
【4】PCB走线应该走多宽?
【5】PCB的内电层
【6】过孔
【7】PCB能不能走锐角和直角?
【8】死铜是否要保留?(PCB孤岛)
【9】焊盘上是否可以打过孔?
【10】PCB材料、FR4到底是指什么材料?
【11】阻焊层,绿油为什么多是绿色
【12】钢网
【13】预布局
【14】PCB布局、布线 的要领
【15】跨分割走线
【16】信号的反射
【17】脏信号
【18】沉金、镀金、喷锡等表面处理工艺
【19】线距
【20】电容的摆放位置
【21】串扰
【22】PCB的飞针测试
【23】FPC概述及仿真
【24】为什么PCB变形弯曲?如何解决?
【25】一文搞懂“特征阻抗”
【26】PCB的叠层设计
【27】高速电路PCB回流路径
【28】PCB设计中电源处理与平面分割
【29】锯齿形的PCB走线——Tabbed routing
【30】PCB的介质损耗角是什么“∠”?
【31】PCB铜箔粗糙度对高速信号的影响
【32】晶振为什么不能放置在PCB边缘?
【33】什么是高速信号?
【34】什么是传输线
【35】预加重、去加重和均衡
【36】如何利用PCB散热
【37】PCB设计中的“stub”
【38】纠结:走线之间的GND保护地线要还是不要?
【39】PCB 覆铜
【40】进行 PCB 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
【41】PCB叠层设计中的“假八层”
【42】除了带状线、微带线,还有“共面波导”
【43】PCB焊盘设计工艺的相关参数
【44】PCB设计时,板边为什么要打地孔
【45】更容易散热的PCB:铝基板
【46】为什么要把参考平面掏空?
【47】晶振的PCB设计
【48】用EMC思想来设计DC/DC电源的PCB
【49】PCB拐弯,不一定是圆弧走线最好
【50】为什么要把过孔堵上“导电孔塞孔工艺”
【51】电源PCB布局布线要点
【52】PCB板上的Mark点
【53】用ADS仿真高速信号跨分割
【54】刚柔板(软硬结合板)
【55】数模混合的PCB设计
【56】PCB设计中电容的摆放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5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