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财政部长刚刚结束对我国的工作访问后,美国商务部便宣布将6家中企列入其所谓“出口管制清单”。
原因是这些企业违反了美国对伊朗以及俄罗斯的相关制裁规定,此举再次将“美式霸权”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实我国并没有对此次耶伦来华访问抱有多大的期待,而美方显然也不会放弃继续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遏制与打压。
近期,在美方对外公布的政府可采购名单中,我国不出意外的被排除在这份“信任名单”之外。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与美国频繁互动的越南和印度,也同样被排除在这份名单之外。
美国政府为何会把越南和印度排除在可采购名单之外?贸易保护措施又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一、财长访华成果寥寥
4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来华进行工作访问,期间与我国政府官员以及民间代表展开了多层级、多领域的双边会谈。
不过中美双方在经贸关系上的分歧显然是难以在谈判桌上达成实质性结果的。
耶伦此访最大的成果就是确认中美两国同意继续在双边经济工作和金融工作小组框架下保持密切沟通,防止误判。
与美国国内主张对华展现强硬立场的政客不同,偏向“鸽派”的耶伦似乎更愿意把彼此关切的问题摆上台面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哪怕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她在访问中多次就所谓“中方产能过剩”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秩序表示担忧。
针对耶伦提出的“担忧”,我国也再次重申在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立场关切。
事实上,此次耶伦在拜登政府任内第二次访华的目的是向外界释放两个重要信号。
一是美方无意与中国“脱钩断链”,或者说美企不想退出中国市场。
二是美方正试图通过交流对话的方式管控中美贸易分歧,哪怕仅仅保留沟通渠道也算是共识。
其实不管耶伦此访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成果,都不会轻易动摇拜登政府持续打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趋向。
从近期美方公布的政府可采购名单中可以看出,耶伦此次中国行不过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访问,并通过释放所谓“善意”来掩盖美国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的霸权行径。
临近美国总统大选,拜登政府期望借中美经济和金融工作小组的密切接触来避免中美关系可能因贸易摩擦问题而回到几年前“零沟通”的尴尬境地。
就像耶伦在谈及美方不寻求与我国“脱钩”时强调:“中美经济已深度融合,完全分离对双方而言都是毁灭性的。”
二、贸易摩擦没有赢家
从2018年3月开始,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我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并严格管控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并购行为。
同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
作为回应,我国决定对价值600亿美元的进口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直到现在,拜登政府在对特朗普时期提出的所谓“301调查”的复审程序仍然没有走完。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进一步强化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打压力度。
并相继通过包括《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在内的各类排他性产业刺激政策,大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维护本土企业的垄断地位。
以莫须有的理由肆意加征关税、以所谓“泛国家安全观”粗暴干涉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正常经营活动。
美国单方面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结果就是让双方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在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美西方国家便开始叫嚣所谓“产业链替代论”。
试图将设在我国的制造产业链转向以印度、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可现实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诚然,印度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以及外贸支持政策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不过它们依然面临着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劳动力人口素质较低以及产业链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发展制约。
三、美对印越有所提防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加速演变,印度和越南都对自身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定位有着比较清醒的认知。
特别是在两国纷纷强调所谓“不结盟政策”后,美国在与两国展开经贸合作时也会有所提防。
换句话说,近年来美国与印度、越南之间频繁互动的目的是强化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同起到时制衡我国的作用,不过美国政府也担心这样做可能会“养虎为患”。
就在上个月,印度方面召见美国驻印高级外交官表达对“美国干涉印度内政”的强烈抗议。
事件起因是印度政府负责打击经济犯罪的执法局首席部长凯吉里瓦尔被批捕。
这名部长同时也是印度平民党的创始人,现任印度总理莫迪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美国务院敦促印方就确保凯吉里瓦尔获得“公平、透明、及时法律程序”的要求彻底激怒了印度当局。
从此次印方召见美高级外交官事件中能够看出,其实印方很清楚美方一贯通行的霸权作风。
不过印度显然不愿在美印交往中失去自身政治独立性,美印合作关系只是建立在彼此利益关切之上的貌合神离。
去年9月,拜登在其任期内首次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美越双方同意将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是继1995年美越两国关系正常化后美越双边关系的一次重大进展。
2022年,美越双边贸易总额达1230亿美元,越南成为美国在东盟体系内的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也成为越南最大的出口国,且越对美贸易顺差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其实越方心里很清楚,美国持续巩固和发展美越关系的真实意图是想借此制衡中国。
过在政治层面上,越南显然无意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队。
拜登访问越南期间,越方再次重申其外交政策中的“四不原则”。
其中有关“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对抗第三国”的表述代表越南在美越经济领域合作过程中不会向美式霸权妥协。
而美方也不会轻易把越南纳入政府可采购名单。
有消息称:随着美越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渐入佳境,今年可能是越南获得美国市场经济国家认证的最佳窗口期。
这将有助于越南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和市场认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越南会牺牲政治利益倒向美国。
四、贸易保护损人害己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势力抬头,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事件变得越来越多。
这背后折射出美国对我国产业链转型升级高速发展态势的担忧和对抗情绪。
不过美方借各种理由挑起中美事端究竟给它自己带来了什么?
首先是居高不下的国内通胀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在美联储连续加息抑制通胀的情况下,去年12月美国CPI依旧环比上涨0.3%,全年CPI涨幅为3.4%,严重高于美联储预期的2%目标。
2023年美国国际货物贸易逆差达到1.06万亿美元,远高于其对华开展贸易攻势之前的逆差水平。
通胀高企就是美国贸易“去中国化”的直接结果。
其次是海外市场和就业规模缩减,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究竟能否有效起到维护技术垄断的作用尚未可知。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大搞“小院高墙”以及各类歧视性政策的行为必将遭到更严厉的反制。
在美国宣布对华展开芯片出口禁令后,像英伟达、英特尔等美企不得不接受贸易禁令给公司带来的直接损失。
而且这只会让我国的芯片产业变得更加自立自强。
最后是逐渐失去国际市场的信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势之下,单纯靠构筑贸易壁垒或制定所谓“实体制裁清单”不过是对自身发展的一种限制。
且所谓的技术垄断也绝对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美国在全球贸易中惯用霸权政策的结果只会是利义尽失。
总结
近日美国财长访华带来的最大成果仅仅是保留中美双方沟通彼此问题关切的渠道。
而并非有任何实质性的解决方案,临近美国总统大选,拜登政府显然不想把中美经贸关系再次引向“零沟通”的冰点。
我国没有出现在美国政府可采购名单中并不意外,可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和越南同样没有赢得美国的信任。
其实印度和越南很清楚美国对其在经贸联系上的拉拢不过是出于彰显自身亚太地区影响力以及遏制中国的战略考量,不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队显然是最符合两国利益的最佳选择。
美国方面大行贸易保护措施,试图“拉帮结伙”遏制我国发展的图谋终将会反噬自己。
参考信息:
《美国从对华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826487 新华社
《不满美国对反对派高官被捕立场,印度召见美外交官抗议》
https://m.guancha.cn/internation/2024_03_28_729933.shtml 观察者网
《拜登首访越南“升级双边关系”,美媒:越不太可能加入针对中国的联盟》
https://hqtime.huanqiu.com/share/article/4EUeBvsaM2X 环球时报
《东南亚观察|承接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越南的挑战是什么?》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JJRJ5FH0519BMQ6.html CGGT走出去智库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3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