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提名诺贝尔的聂华苓: 长期被丈夫公婆打压, 母亲临终前求她离婚

陋室文史2024-04-13 17:59:05  68

1976年,中国女作家聂华苓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当时在国内的王正路看到消息,一时间有些恍惚。

自从二人离婚以后,她的人生好像越来越辉煌了。

回忆起他们初次相遇时的模样,竟让人没由得想要落泪。

王正路和聂华苓结婚15年,就磨锉了她15年。

骨子里的封建思想,让他一直将妻子当成“附属品”,每天对她趾高气昂、非打即骂。

本以为日子会像父辈那样,一直迷迷瞪瞪活到老。

没想到向来乖巧温柔的聂华苓,竟“离经叛道”的提出和他离婚,且用实际告诉他,她的人生究竟能有多精彩。

一生磋磨的母亲

聂华苓的母亲出身并不算好,但也是个有些风骨的女人。

所以当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聂怒夫竟然早就有妻室后,当时就性子刚烈的想要自尽。

好在及时被挽救,且医生告诉她,她此时已有身孕

得知腹中有个小生命后,她又哭又笑,最终出于母爱,还是选择接受命运,安心将孩子生下来,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聂华苓。

即便她不争不抢,但大房依旧容不下她。尤其是她“闹自杀”后,聂怒夫开始冷落她,大房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压她了。

正因如此,聂华苓自出生起,日子就过得不怎么好,丝毫没有“大户人家小姐”的锦衣玉食,反而过得战战兢兢,跟着母亲在夹缝中求生存。

1936年,父亲聂怒夫战死,整个聂家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本身聂华苓和母亲的日子就不好过,如今父亲死了,她们在家中更是成了人人可欺的对象,就连仆人都会阴阳怪气的挤兑他们。

为了保护孩子,昔日娴静柔弱的母亲,开始强迫自己学着做个“泼辣妇”,天天扯着嗓门跟下人们大吵大闹。

下人不过也是些狗仗人势、欺软怕硬的主,他们见二夫人这么厉害,多半也不敢继续刁难,最多向大夫人那边嚼嚼舌根。

再是坚强的人,也遭不住从上到下的打压,后来在聂家实在过不下去了,母亲便带着聂华苓和襁褓中的儿子,一起搬到了宜昌。

在宜昌虽然清贫,但也算自在安逸,一家三口过得有滋有味。

聂华苓14岁那年,母亲突然当掉了自己结婚时的首饰,要送她去武汉的湖北省立联合女子中学读书。

这日,天刚蒙蒙亮,母亲便拉着聂华苓去了码头,红着眼眶左叮咛右嘱咐。

即将发船时,聂华苓一直流泪,抱着母亲不愿撒手,母亲一狠心,将她推上了船:“娘护不了你一辈子,女孩一定要念书,念书才能活的明白,才能不像我一样做个‘糊涂蛋’!”

看着渐行渐远的轮渡,母亲也视线也被泪水模糊了。

在她心中,自己婚姻不幸,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她不愿让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所以说什么也要让她去念书。

不求孩子能学有所成回报自己,只希望她活得通透,明辨事理。

初见是福还是祸?

在船上的时候,聂华苓一直闷闷不乐。

行船许久后,她突然发现有个中年男人,总是朝她看,让她心中颇有些不舒服,眼神躲闪的避着对方。

然而对方似乎不愿“放过”她,总是打量她,甚至还离她越来越近。

聂华苓手心渗出冷汗,心中考量了一万种“对方如果是坏人,自己要如何自救”的方式。

就在这时,一个男生突然出现,笑容灿烂的跟她打招呼,看起来仿佛认识很多年的朋友似的。

男孩年纪和自己相当,尚未长开,但看起来已经是剑眉星目,仪表堂堂了。

聂华苓心中疑惑,只见男生俏皮的偷偷给她使眼色,聪慧的她立刻反应过来,男生可能也注意到了自己被一个陌生男子“盯上”,所以故意来给她解围呢。

聂华苓投去感激的目光,站在男生身后,心下稍稍多了几分安心。

不过,到了半路时,那个中年男子还是走过来叫住了她。

看到两个小朋友面带警惕,他才惊觉自己有些吓到他们了,连忙抱歉的解释自己不是坏人,只是看聂华苓长得有些像一位故人。

看她将信将疑的眼神,男人从怀里掏出一张合照,是一群身穿学生装的青年,他指着其中之一询问,是否认得此人?

聂华苓瞳孔微张,脱口而出一声“父亲”

对方也有些惊讶,又指了指照片上另一个男人,笑的温和:“这就是我,我和怒夫是多年的同学兼老友了,你和他眉眼有几分相似,所以才多看了你几眼。”

误会解除,三人都松了口气, 气氛也轻松不少。

到了目的地之后,三人正式道了别。

临走之前,中年男人给聂华苓留了一个地址,告诉她若将来有需要帮助,可以随时找他。聂华苓很感激,连连向他道谢。

男孩在旁边开玩笑的说:“虽然没帮到你,但你也要记得我哦!我叫王正路, 我们有缘再见喽!”

本以为只是萍水相逢的过客,却没想到,他们还真的有再相逢的时候。

可再见时,是恩是怨,谁又说得准呢?

孽缘将至

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家正是战火纷飞之际,武汉也动荡不安。

磕磕绊绊不容易初中毕了业,她又在父亲老友的帮助下,从武汉去往重庆读高中。

聂华苓的求学之路并不安稳,反而一直都在流亡的路上飘摇,也好在有贵人相助,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1943年,聂华苓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了中央大学。

在校期间,漂亮聪明的聂华苓在学生当中,还算小有名气,经常参与演讲等活动。

在一次校园演讲结束后,主持人送来了一束鲜花,说是她的支持者送来的。聂华苓低头嗅了嗅,淡淡的栀子香让她眉头微微舒展。

“看来没送错,你喜欢就好。”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她一惊,抬头便看到了有几分熟悉的笑容。

对方是个高大帅气的男学生,他故作失望:“你不会已经把我忘掉了吧?太让人遗憾了。”

这个半开玩笑的语气,瞬间让聂华苓想到了那年在船上的少年,她目光一亮,欣喜的喊出了他的名字:“王正路?”

没有想到,五年后再见时,他们已经是同学了。

王正路朝她伸出手,两人握手相视而笑那刻,时光似乎都慢了下来。

不久后,聂华苓和王正路正式相恋了,在他们最好的年纪里。

学业上他们是彼此最可敬的“对手”,生活中他们是令所有人艳羡的伴侣。二人郎才女貌,仿佛天生一对。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候,聂华苓和王正路也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也直到结婚那天,聂华苓才知道王正路并非小门小户,也是当地比较有名的“大户人家”了。

他们结婚时,聂华苓的母亲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到场,但她收到了女儿寄来的书信。

当她看到男方家境时,眉头有些微隆,回想起自己的夫家,对这些所谓的“大家族”不免有些不太好的印象。

但她见女儿心中字里行间皆是幸福的滋味,便没多说什么,只是给她寄去了一封叮嘱的家属,还有一只当年没舍得当掉的手镯。

重蹈母亲覆辙

聂华苓的婚后生活证明了,母亲的担忧,并不是毫无根据。

聂华苓嫁到王家的第一天,就被公婆来了个下马威。

奉茶时故意让她端着滚烫热茶在地上跪了一刻钟,才假模假样亲昵地拉她起身。全程王正路看在眼里,却一言不发。

回去以后,聂华苓有些想发火,王正路却先她一步解释道:“家里一直都是这个规矩,我们私下该怎样还怎样,人前就当给我个面子,别气了,好不好?”

看到丈夫好声好气的宽慰,聂华苓也只好委屈的点头了。

可接下来的日子,聂华苓并没有好过多少。

除了每天早上要给公婆长嫂奉茶,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像个下人似的在一旁伺候;王正路回家晚了,磕了碰了病了,公婆都要拿她是问。

起初王正路还会私下安慰她,后来王正路也慢慢不耐烦了,时不时就跟她吵架,后来甚至说出:“早知道你这么大小姐性子,当初就不要屈尊下嫁给我家!”

一句话伤的聂华苓眼眶发红,她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婚前那个阳光开朗的王正路。

王正路并没有因为她的眼泪心软,反而越来越放肆。

他确实是真心喜欢漂亮聪明的聂华苓,但他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男尊女卑,女人要伺候丈夫”的,自己母亲也是这样过来的,她为什么不行?

再后来,聂华苓提出想要出去工作,可王正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并说什么:“你一个女人,在家锦衣玉食享清福不够,为什么总想着出去抛头露面,你不觉得丢人吗?”

听他这么讲,聂华苓再也忍受不了,她大吵大闹要和他离婚。

王正路对她是有余情的,且二人当时已经有了孩子,他不想将事情闹大,所以他最终还是妥协,同意聂华苓出去工作,但要求她不能做抛头露面的事情。

聂华苓总算得以喘息,找了一家报社做主编。在单位的时候,她才感觉有自我。

后来有一次,报社一名男同事来她家里送资料,她正在和同事寒暄,王正路看到后就气冲冲跑过来,直接把人家骂跑了,并且一个劲儿质问她是不是出轨。

聂华苓感到人格受到了极大侮辱,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自己回屋里蒙头痛哭。

1949年时,国内局势已经慢慢稳定下来,聂华苓便将远方的母亲和弟妹接到了武汉。

再见母亲时,她已经苍老的不成样子。聂华苓扑到母亲怀里,熟悉的味道让她委屈涌上心头,崩溃大哭起来。

母亲看到女儿模样,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只能心疼的轻轻拍着她的脑袋,以示安抚。

有了亲人的陪伴,聂华苓心灵上安慰了不少,但在王家时,依旧要面对丈夫的冷言冷语,有时吵得凶了,对方甚至会朝她动手。

经年矛盾,二人感情早就所剩无几,聂华苓也渐渐对他失去了期待。

初心之路

1957年,王正路前往美国,聂华苓拒绝共同前往,选择独自在台北抚养女儿和母亲。

1960年,聂华苓的报社因发表不当言论,被停止营业,她失去了工作的同时,好像也失去了心中的追求。

此后她开始写书,将自己一生的苦闷和曲折都写进了文字之中。

1963年,聂华苓的母亲病入膏肓,再无回天之力,弥留之际,她抚摸着女儿的手,和她说:“我一直都知道,这段婚姻你不开心。既然不开心,为什么不重新开始呢?”

聂华苓先是一愣,然后眼泪氤氲,为难开口:“我不能如此自私,毁了女儿的家庭……”

没想到,听了这话的母亲竟然泪流满面,拉住她的手,言语之间带着祈求:“你若真是为她好,便更应该做一个好的榜样,不要像我这样,一辈子都困在不幸的婚姻中。离婚吧”

聂华苓微愣,心中却顿时豁然开朗了一般,她紧紧握住母亲枯槁的手,眼中还带着泪,但却异常坚定。

送走母亲后,聂华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身在美国的丈夫,寄去一纸离婚协议。

王正路看到后大发雷霆,但他想都没想就签了字,且冷笑着在心中盘算:我倒要看看离了我,你能过成什么样子。将来若是后悔,可没那么容易再进王家的门了!

王正路没有想到,未来的聂华苓没了他的桎梏,只会越来越精彩,活出真正的自我。

1964年,聂华苓在一场书友会上,认识了美国作家保罗·安格尔。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保罗其实一直都是聂华苓的书粉,他这是第一次来中国,除了书友会以外,也是想见一见写出那些文字的女人。

他读懂了聂华苓的文字,且深深被她所吸引,见到身穿旗袍,面容精致的她本人后,更是一见钟情。

不久后,二人正式相爱,聂华苓跟随保罗去了美国,并正式结为夫妻。

这场婚姻,是聂荣华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岁月,保罗全心全意的尊重、爱护她,让她真正体会到了何谓幸福。

在过好自己幸福婚姻的同时,二人也继续在文学事业上做出贡献,他们一生都在追求艺术与和平,并练手创作了“国际写作计划”,邀请全世界作家加入他们的组织。

尤其是在中美建交以后,他们对中美文学领域的交流和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正是如此,聂华苓夫妻在1976年时,双双被提名了“诺贝尔和平奖”,切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聂华苓在国际上的声誉越来越大,在国内文坛也早就声名远扬,届时的王正路,看着报纸上反复出现的名字,心中却陷入了恍惚。

他抚摸着报纸上聂华苓和保罗的合照,喃喃自语:“父母不都是那样过来的吗?为什么你不愿意,为什么你要变呢……”

凄凉而又可怜。

他似乎早已忘记了,当初聂华苓之所以吸引到他,不正是因为她的才情,和她充满阳光的、旺盛的生命力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208862.html
0
最新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