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在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领域的法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体现了国家对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我国在保障公民健康权益、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坚定决心。
遗体捐献是一项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事业。一方面,遗体捐赠为器官衰竭患者带来新生。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累计已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1万余例,捐献器官15.8万余个,成功挽救了15万余人的生命。另一方面,遗体捐赠对医学研究和教学至关重要,从医者通过遗体学习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正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科学馆里一位“大体老师”的遗言——“宁愿医学生在我身上划上千刀万刀,也不愿在患者身上划错一刀。”
然而,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登记等待器官移植人数已逾14万人,但每年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不到2万例,遗体捐献与器官移植事业仍存在较大缺口,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公众对遗体捐献认识不足,多持保守态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遗体捐献率的增长。其次,遗体捐献管理尚需规范,目前仍存在遗体信息记录不全、查询困难,甚至信息泄露的风险,还有个别机构或个人进行非法交易或利用。同时,遗体捐献机制尚待健全,特别是在跨区域调配的情况下,由于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的不完善、医疗资源与技术配置的不均衡,大大影响了捐献器官的及时、有效调配。
促进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综合性措施。
做好公众教育工作是基础。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发起网络宣传活动,举办线上线下学术讲座、展览会等。例如,3月31日浙江举行“生命·礼赞——2024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以讲述、舞台剧、朗诵、歌舞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了器官捐献的感人故事和大爱精神。北京大学医学部定期举办“遗体捐献者纪念室”的开放日活动,提高公众对遗体捐献的认知和理解。
完善法律法规是关键。制定或修订遗体捐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遗体捐献登记、审核、处理及监管等全流程的规范制度,确保遗体捐献过程的合法性,保障捐献者隐私和信息安全。比如,《上海市遗体捐献管理办法》在《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更具地域针对性的捐献规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遗体捐献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强化组织建设与协调机制是重要途径。健全专业的遗体捐献协调机构,简化优化捐献流程和手续,确保捐献者和受捐者之间的信息畅通。比如,上海市红十字会建立了全市性的遗体捐献信息平台,捐献者和受捐者可以通过平台快速匹配,提高捐献效率。此外,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专家朱同玉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建立医学中心城市区域间器官捐献共享分配网络,依据患者来源和等待时间等因素,科学规划器官获取的地域限制。
推动医学研究是重要方向。一方面,要建立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遗体捐献管理机构三方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比如,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蔡磊在患渐冻症后创建了名为“渐愈互助之家”的机构,联合中国人脑组织库协作联盟、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中国渐冻人脑组织库计划”,说服了约1000位渐冻症患者捐献遗体以支持科学研究,旨在建设全国第一个大样本渐冻症脑组织库,有效推动我国渐冻症研究走向深入。另一方面,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9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