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估值方法的介绍
上一篇螺丝钉带你读书,介绍了,用绝对估值法来对房地产或者工作估值。
有不少朋友对绝对估值法感兴趣。
这一篇我们来围绕估值方法介绍下。
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
估值方法,从大方向上,可以分为两类,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1)相对估值法 其实原理很容易理解。
这里举两个例子:
(1)某指数,估值处于历史最低的10%的位置。
如果没有低估值陷阱的话,那这么低的估值位置,往往是值得研究下的。
(2)A银行1年期存款收益率1.5%,B银行1年期存款收益率1.7%。
存款一般比较安全,有保障。那大多数投资者会选择1.7%的那个。 这些都是相对估值法的应用,例如跟自己历史比较、跟同类品种比较。通过相对高低,比较出投资价值。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例如买白菜,同样质量的白菜,货比三家。
也是一种相对估值法。 (2)绝对估值法 目的是计算出,这个资产当前市值,「应该」值多少钱。
这个资产,可能没有历史价格走势,甚至没有同类。 但使用绝对估值法的前提,是这个资产有现金流。 绝对估值法有很多。
例如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戈登股利增长模型」等等。
不过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日常应用的时候,也不用选择太复杂的模型。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绝对估值法公式: 市值=现金流/折现率。 以下是两个计算的例子:
? 例如一套房子,每年租金收入10万,折现率取4%,这套房子的市值就是250万。
? 例如一份工作,每年工资收入10万,折现率取5%,这份工作的市值就是200万。
折现率取多少
很明显可以看到,折现率取4%或5%,会对最终计算出的市值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也是绝对估值法难以普及的原因:现金流未来是否稳定、折现率取什么数值,都涉及很主观的判断。 所以绝对估值法,仍然是“估”,并不一定等同于市场情况。
只是一种参考。
折现率选取的4个原则
那么,折现率该怎么取呢?
一般有几个定性的原则:
(1)折现率取的数值越低,代表投资者对这份资产越乐观。反之则越悲观。
(2)某种意义上,折现率也代表了投资者对这份资产,想要的预期收益率高低。
(3)未来确定性越高的资产,折现率越低;未来确定性越低的资产,折现率越高。
例如,如果给10年期国债取折现率,因为国债违约概率极低,折现率可能就跟国债本身的利息收益率相近了。
但如果给一个「刚开始创业的有潜力的公司」取折现率,可能就极高。
(4)通常国债收益率,是折现率的下限。
因为不管是单套房子、一个企业、还是我们某个个人的工作,确定性、安全性都不可能超过一个国家的国债。
房产的折现率
具体到不同领域,会有一些约定俗称的折现率。 (1)房产领域:折现率可以参考贷款利率。 例如这套房子抵押银行贷款的话,银行给的贷款利率是多少。
这里贷款利率有几种: 一种是LPR利率。 5年期以上LPR利率,是长期贷款利率。
代表的是18家主要银行,对最优质的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
咱们通常也不是银行最优质的客户,拿到的利率会是LPR+一定比例加点。
站在2024年,最新的5年期以上LPR利率是3.95%。 另一种是公积金贷款利率。 例如首套房甚至低到3.1%。
公积金贷款已经是个人能拿到的最低成本贷款之一了。
折现率越低,代表对这套房子越乐观。
在日本,因为日本房地产经历了长达30年的熊市,很多城市的房价相对80年代还腰斩。
不少日本投资者已经用6%甚至更高的折现率对房地产估值了。
虽然日本贷款利率没有这么高,但悲观的心态会影响投资者对折现率的选择。
国内很多人对房地产还没有这么悲观。很多人心中对房地产的折现率,还是在「存款利率」级别。
股票的折现率 (2)股票领域:折现率一般是8%-12%不等。 具体取决于股票背后公司所属行业、盈利能力等。
但一般不低于8%。
这个8%是发改委和住建部等在2006年推出的文件中,提到的社会折现率。
意思就是,这个项目如果年回报不到8%就别做了。
股票背后也是一家家公司,也是做各种项目,折现率下限也可以取8%。
不过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折现率也会修订,通常会适当降低。
2023年就开始了新版本修订的计划了。在2024年初,还没出来。
这个社会折现率对我们投资也有参考意义。
等出来最新版也会给大家介绍。
工作的折现率 (3)工作领域:平均折现率是5%。 涉及到我们自己这个人力资产。
人力资产的折现率,社会平均值是5%。
这是来自于一些法律条款中的数据。
例如在交通意外死亡的赔偿标准中,选择的就是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
5%这个是社会平均值。
越稳定的收入,折现率可以取越低。例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可能有的人认为折现率就是4%。
而在一家小公司工作,折现率可能就要求的比较高。例如按照6%要求。
所以为啥从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要求收入提高。
也是因为确定性降低后,我们内心中要求的折现率提高了。
小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才不至于让我们心中对这份工作的「估价」降低。
乐观的人可能对稳定的工作,取的折现率会更低,但再低也不应低于国债收益率。
仅作为决策参考
最后还要说一下,绝对估值法,原理不难理解。
但其中涉及不少主观判断的部分,所以不同人算出来的结果,可能千差万别。
只是我们做决策的一种参考。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PS:对指数基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