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布林肯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容与“美国复兴战略”有关。不出意外,里面又是过分夸大中国的强大,以及中国对美国造成的潜在威胁。
布林肯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是唯一一个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这句话简洁明了,却暗藏杀机。它不仅是对中国实力的“夸赞”,更是在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强硬姿态找借口。美国历来对中国的崛起怀有戒心,而这次的言辞则更为直接,将中国假想成了全球秩序的颠覆者。
事实上,美国对于中国的忌惮已经是老调重弹。从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到拜登延续的技术封锁,美国在多个领域对中国施压,但这种打压背后隐藏的并非简单的经济利益纠葛,而是对全球领导地位动摇的深刻不安。
布林肯所谓的“重塑国际秩序”,实际上指的是中国有能力挑战美国主导的全球霸权体系。
在当今国际局势下,美国所面临的敌人似乎无处不在。
无论是俄罗斯、伊朗,还是朝鲜,甚至是日本,都在不断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但布林肯在离任讲话中特别提到,真正让美国感到威胁的并不是这些国家,而是中国。
与俄罗斯的对抗尽管激烈,特别是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但美国依然认为俄罗斯的经济基础和国力不足以撼动全球格局。伊朗则因与以色列的矛盾始终是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但其力量更多局限在区域范围内。朝鲜尽管具备一定的核威胁能力,但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相比之下,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在技术、军事、外交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尤其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不可忽视,许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这使得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具备了与美国对抗的实力,也逐渐在国际事务中积累了更多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在讲话中特别高调的夸大中国的影响力和责任,试图让中国承担不属于自己的全球责任,借此转移西方国家自身的问题。
这种策略在俄乌冲突中尤为明显,美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关键作用,甚至暗示只有中国才能解决俄乌冲突。这种强加的“责任”十分没道理,中国既不是战争的参与方,更不是战争的挑起方,也没有在背后进行军事援助,怎么就成了中国的“责任和义务”了?
美国通过对乌克兰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持续将战争推向深渊,这难道不是战争持续的原因之一吗?
一边说着要谈判,一边可劲儿的往战场上送弹药,另一边还能抽得出空来指责中国“不作为”。这一切本就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美西方国家却企图通过捧杀的方式,暗中让中国背负解决冲突的重任,从而为西方国家的战争推手角色洗脱罪责。
另一方面,随着总统大选的临近,哈里斯的胜算逐渐增加,布林肯也试图通过最后的外交动作来为民主党赢得更多支持。无论是他对中国的捧杀言辞,还是前不久沙利文访问中国,这些行动背后都是确保中美关系在未来的走向不会影响民主党的政治前景。
自尼克松时代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始终是在打压和合作之间摇摆不定。特朗普上任后发起的贸易战彻底打破了平衡,而拜登上台后不仅没有缓和,反而在技术、金融等领域加大了对中国的封锁和打压。
在美国进行封锁后,华为依然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技术领先。此外,中国在芯片产业中的突破也同样让美国感到不安。美国的封锁可以说已经失效了,中国的科技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人骨子里就有种不屈服的韧劲儿,越是打压越是反抗。
这让美国的双面策略陷入了困境:一方面,美国需要通过经济合作来缓解自身的财政危机,尤其是在国债高企、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另一方面,美国又试图通过打压中国来维持其全球霸权。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回应布林肯言辞时,明确表达了中国的立场:中国不会替西方国家背锅,也不会参与到无端的国际纷争中去。中国既不惹事,也不怕事,愿意为全球经济和区域稳定做贡献,但绝不当“背锅侠”。
美国显然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一点,美国既有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又不愿放弃与中国的合作。但这种矛盾情绪背后,实际上是美国面对自身全球霸权逐渐衰落时的无奈。
历史已经证明,霸权并不是永恒的。美国曾经妄想通过军事和经济手段维持全球主导地位,但现在看来,这种思路已经过时。布林肯的言辞不过是旧思维的最后挣扎,而中国的崛起则是新时代的象征。
参考资料:
国庆节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祝愿中国人民和平、繁荣、幸福——2024-10-04 22:58·观察者网
《美国国务卿称中国是唯一有意愿重塑国际体系的国家,外交部: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澎湃新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4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