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属于外资的时代过去了?
最近股市翻红房市回暖,引来人们议论纷纷,但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前几天还有另一个与所有人利益都息息相关的重要事件:
高层重磅发布,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将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意义何在?又一次“西部大开发”要来了吗?外资的时代过去了?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环境变了
海运时代,相较于内陆地区,沿海城市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物流运输成本低到令人发指。
无论是能耗成本、设施建设维护成本,还是规模效应,海运都比陆运要优秀太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多年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势如破竹,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东西部出现巨大的发展差异。
尤其对于来华投资的外资而言,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制造出产品之后再反向销往欧美,不仅方便无比,而且成本也能大幅降低,一举多得。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沿海地区投资的外资,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时间流逝,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一股新的经济浪潮已经悄然涌动。
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全球市场消费需求下降,外贸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另一方面,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初显,近几年老美推动“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和去风险化等政策,试图在拉美和东南亚地区打造新的供应链。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多次强调“打通内循环”,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而通过将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结构,意味着我们的思路转变,外资的时代,很可能要彻底过去了。
新的洪流
提起产业转移,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
近年来,产业转移时不时被提起,如今中西部地区已经承接了沿海地区相当一部分产业。
比如2020年4月,高层财经会议上明确提到,要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再比如今年7月,高层再一次强调,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把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显然高层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势在必行的国家意志。
事实上,早在2018年开始,中西部地区就已经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举个例子,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说产业链向东南亚和拉美地区转移,很多人为此十分担心,害怕会抢走我们的饭碗。
但实际上呢?
从2018到2024共6年时间,我国中西部15省市出口额累计增长95%左右,今年前8个月份,这15个省份的出口额已经来到6300亿美元。
而在同一时期,印度和墨西哥的出口总额分别仅为4250亿美元和5900亿美元。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政策上的发力,中西部地区仍然会被坚定做多,包括成都重庆西安贵阳等中西部地区的核心枢纽城市,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已经是正在进行时。
外资的时代过去了?
这其实意味着我们经济结构的一次转型,以前刚开始搞改革开放的时候,国内一穷二白,拿什么去发展?发展首先得有资本,因为资本也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之一。
所以我国大力招商引资,台商港商先来了,然后日韩资本、欧美资本,他们在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向海外输出工业品,他们赚钱了,我们的经济也发展了。
但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全球经济环境改变,而且国内的经济基础也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国资的力量已经很强了,我们就有能力搞内循环了,比起外贸,现在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更高了。
所以在国家的引导下,国资、民营资本就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投资。
这对西部地区意味着什么?不仅是更多的财政收入,还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民众的收入增长。
简单来说,就是有产业才能有工作,有工作才能有钱,有钱才能有消费。
一方面,更多的财政收入可以带来更好的人居环境,更好的教育、医疗保障,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大大提高,可以反过来哺育当地的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对个人来说,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生活有了保障,无形中消费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仅解决了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问题,而且随着中西部经济发展,大家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也会随之提升,进而真正打通内循环。
当然了,产业转移的基础,其实是中西部经济区位的大幅改善,为转移创造了前提条件。
除了人力成本更低之外,内陆地区的交通愈发便利,一波波回乡创业的热潮,再加上政策方面的大力推进,才会有大规模的产业迁徙。
我们未来的经济,必然以国内消费市场为核心驱动,以国内投资为主体,东西部的发展差异也会逐渐缩小。
写在最后:
将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相当于向中西部注入了一针提升经济的强心剂。
原来相对中低收入的老百姓挣得多了,消费能力提高了,内循环被打通了,经济自然也会好起来。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32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