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高处流”,这一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葩现象,正在资本市场持续上演。
美国“暴力降息”之后,道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纳指虽然不能“举案齐眉”,也创下了8月以来的新高。
这种新高,与大型经济体“假期归来”关联颇大。
或者说,美国股市在“上有呵护、下有拥趸”的双重利好下,违背了自然规律。
2023年,大型经济体的金融消费者净购买美国股票203亿美元。
截至2024年7月,净购买美国股票已达140亿美元,大有超越2023年之势,并将再创历史新高。
而2023年欧洲投资者净购买美国股票为-618亿美元。
截至2024年7月,净购买美国股票低至-1313亿美元,创下历史最低净购买纪录。
换句话就是,欧洲投资者正在从美国股市“胜利撤退”,而大型经济体的金融消费者却“如蝇逐臭”,给美股添砖加瓦。
两者构成了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体现了不同经济体对于投资的认知。
侧面印证了大型经济体并没有“资产荒”,只是资产“荒不择路”。
根据席勒公式计算,美股市盈率的当前值为36.5,较其近20年均值26.6高出37.1% ,处于极其高估的状态。
而另一大经济体的席勒市盈率仅为13.1,较其近20年均值24.2低出-45.8% ,处于极其低估的状态。
如果按巴菲特指标测算未来8年年化回报率,美国仅为0.2%,而大型经济体的回报率却高达11%。
估值高低基于历史,未来回报基于畅想。
这些,都不能改变眼前“赤果果”的现实。
这种奇葩的现实也即“水往高处流”,也推动着市场高估之后还可以再高,低估之后还可以再低。
高估的代名词是“泡沫”,对待“泡沫”的态度不同,市场的表现也不同。
美国调控者对待“泡沫”总是不忍心戳破,不但不戳破,还用实际行动“呵护有加”。
按照当前的美国经济,GDP仍能缓慢爬坡,失业率还处于历史低位,完全没必要启动“暴力降息”。
只要降息25个基点,就能用“稳健”的步伐,回应市场的呼声。
显然,调控者冒着“货币变毛”被指责的风险,顶着“二次通胀”将卷土重来的压力,去维护着已经有巨大“泡沫”的资本市场。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
一般来说,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
而充满爱意的园丁,则善于在高处筑好堤坝,补好缺口,尽力避免水土流失。
甚至利用“虹吸原理”,克服了地心引力,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水资源。
于是,低洼处的水,不断地蒸发殆尽,直至形成一片“荒漠”。
当“荒漠”,渴望下一场“及时雨”时,雨表示听不见,表示“以我为主”。
“荒漠”除了更荒,不知道还能否怀抱希望。
因为希望越多,往往失望越多。
对于一名平时只考30分的X生,本已不抱希望。
突然有一天传闻他将“良心发现”,幡然醒悟后或能“痛改前非”。
结果却只考了20分,达到了“没有最X,只有更X”的目标。
如此一来,就陷入到了希望-失望的无限循环中,惶惶不可终日。
长此以往,只有不断降低期望值,才能减少心理伤害。
于是,低估区域,只能更加低估。
以上纯属个人情感展现,聊博一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5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