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部电影,它深刻影响了张艺谋,剧中的女主人公是他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英达和姜文也无比迷恋这部影片,躲在电影院里一场接一场的看,据说一口气看了17遍。
它不仅捕获了很多大导演的心,也在全世界范围内走红,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利器。
这部电影就是1961年版的《刘三姐》。
而里面把大家迷的七荤八素的女演员就是黄婉秋。
她的大半人生都在和刘三姐这个角色纠缠,因此而荣耀,也因此获得不公对待。
时过境迁之后,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刘三姐”黄婉秋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电影《刘三姐》开始筹备,这是一部中国第一部戏曲片,导演苏里为此费了很大功夫。
首先,要确定电影里面的歌曲,其次要找一个能唱的演员。
这个演员最初定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调代表性传承人傅锦华,她唱的很好,是所在歌舞团的台柱子。
在最后领导拍板的时候,傅锦华被嫌弃唱歌嘴型不好看,要换一个在容貌上配得上刘三姐形象的演员。
原定出演舟妹的黄婉秋进入导演苏里的视野。
人员决定下来后,就要解决配音问题。
当时黄婉秋刚进入剧团2,3年,还没有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舞台演员,另外普通话尚未练习好,所以由傅锦华和张桂兰分别为电影的歌唱部分和台词部分配音。
面对这样一位新人演员,苏里导演用耐心教导,虽然偶有情绪失控把演员骂哭的情况,但最终这部影片还是顺利完成了。
影片拍摄时正值三年经济苦难时期,摄制组人员每人每天一两猪肉,外加二两板栗仁。早饭,一律每人一个一两的黑馒头,加上1/4块腐乳和一碗稀得能见底的大米粥。
可以说,这部精彩纷呈的电影是全剧组人员饿着肚子拍出来的。
影片大获成功,在全世界的华人中掀起热潮,黄婉秋也成为红极一时的偶像。
但好景不长,几年后动荡悄然而至,黄婉秋被打成右派,开始了数十载被人诬蔑的囚禁生活。
她被针对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电影《刘三姐》因其剧情和背后的意义被定性为“大毒草”,其次是黄婉秋的工资过高,电影上映后她的薪资完成了三级跳,每月有50元。
一朝从万众瞩目,万千人敬仰的明星成为“阶下囚”,黄婉秋的心里苦涩极了。
漫长的pidou,黄婉秋几次坚持不下去,直到她遇到了现实生活中的“阿牛哥”何有才。
两人相差6岁,是姐弟恋,也是师生恋。
早在剧团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相识。彼时黄婉秋是全国关注的大明星,每天的求爱信像雪花一样飘过来,还有人把自己的户口本寄过去要跟她结婚,把黄婉秋吓的半死。
她一边要忙着剧团的事务,一边还要应付粉丝的爱意,忙得不可开交。
喜欢她的人很多,何有才只是其中的一个,黄婉秋并没有关注到他。
到了动荡时期,黄婉秋成了过街老鼠,“牛鬼蛇神”,人人喊打。
何有才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他和大伙一起,每天读报批她。
但看着这个教授过自己的老师,他觉得很心疼,打心眼里可怜她,所以偷偷写纸条递过去,上面写着四个字“想开一点”。
正是这位小弟弟的亲切和关怀,令黄婉秋感到了莫大的安慰。
所谓日久生情,黄婉秋和何有才慢慢走到了一起,虽然这段感情遭到了同事、朋友、领导的反对,根正苗红的何有才甚至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他们却在这些反对声中越走越近。
而黄婉秋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她是明星,年纪又大,身份有争议,这么一个贴满标签的女人竟然要嫁给农民。
结婚的时候,两人没有什么财产,黄婉秋用自己的钱买了两个水壶,坐着公共汽车就嫁过去了。
何有才追求黄婉秋的时候还发生了一段趣事。当时他以替黄婉秋介绍对象为由不断试探,觉得时机成熟了才对她说,那个给她介绍的对象其实就是自己。
后来十年动荡结束,黄婉秋和刘三姐都回来了,20世纪80年代,黄婉秋重拾“刘三姐”身份,发展演艺事业。
当时她既带着旧时的伤痛,又怀着对未来的满腔期望。
之后到底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路成为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这个阶段,很多人劝她就留在海外发展吧。毕竟当时的中国还很落后,国外的条件好的多。
有人特地出钱,希望她能留下来当老师,教一教《刘三姐》的唱法和身段。
也有人劝她去北上发展,当个演员,拍更多的戏,这样知名度也能进一步打开。
或者加入长春制片厂,因为电影《刘三姐》就是这个厂子出品的。
似乎每一个选择都比留在家乡要光明。
但黄婉秋都拒绝了。
比起去其他地方高就,她更希望留下来建设家乡。
电影播出后,拍摄地桂林一举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很多投资人。
好山好水好风光,如果再能有“刘三姐”助阵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了。
现在重看黄婉秋的选择,会发现她很英明,她把自己和角色刘三姐,以及刘三姐的诞生地绑定。这个角色的红利,她吃了一辈子。
除了《刘三姐》外,黄婉秋也拍过其他电影,但都没有水花,与其冒险去探索新的可能,不如把手里的IP发挥到最大。
2001年,黄婉秋与人合资建成刘三姐景观园,彻底把自己“刘三姐”化。当时这个景观园是一个核心基地,以此为圆心向外辐射了很多刘三姐项目。
黄婉秋有点像后来的六小龄童,把一个传说性质的人物私有化了。
她把自己当成了刘三姐,并把自己的女儿,大外孙女,小外孙女都培养成刘三姐。
在媒体面前,她称女儿和外孙女是刘三姐二代,刘三姐三代。
刘三姐似乎已经在黄婉秋这里世袭了。
最有争议的是,她成立了刘三姐(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用刘三姐的社会影响力卖中药饮品,玫瑰黄精五味饮。
故事里说,40多年前嫁给何有才的时候,公公送了一个结婚礼物,就是这个玫瑰黄精五味饮,也叫‘美人汤’。喝了20多年,所以她70岁了还能完成整场演出,精力旺盛。
作为扮演刘三姐的演员,她能否代表角色卖保健饮品,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除此之外,黄婉秋身上最大的争议莫过于配音问题。
有网友认为,黄婉秋被叫做刘三姐,名不副实。
《刘三姐》是一个戏曲电影,山歌贯穿电影始终,而影片里令人着迷的声音并不是黄婉秋唱的,甚至说话也不是她的声音。
相当于,黄婉秋只贡献了脸技。
她拍摄这个影片的时候,年纪尚小,技艺未精,之后要遭遇十年浩荡,唱功有多少长进,更不必说。
这样一个演员能否代表歌仙,打着刘三姐的名号四处宣传,要打一个问号了。
黄婉秋对于配音事件是什么看法呢?
80年代她在新加坡接受采访,记者曾问到这个话题,她是这样回答的,配音演员傅锦华后来也拍摄了一部舞台形式的《刘三姐》,因为年纪大了,嗓子不行了,所以也用了配音。
她当时给我配音,自己演的时候又找另外配音,就像个笑话。
从这番说辞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出黄婉秋对于配音演员的态度。
在那样一个年代,获得那样铺天盖地的偏爱和赞美,想要将功劳贪为己有是可以理解的。
但话说回来,明星都是大众选择的结果,黄婉秋所得到的赞美和喜爱靠的是精湛、俏皮的表演。
至于配音这件事,自电影《刘三姐》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公之于众的事实,不是什么秘密。
尤其不能否认的是,黄婉秋在刘三姐文化的推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一辈子都致力于把刘三姐文化发扬光大。
后来,张艺谋开发了大型实景舞台剧《印象·刘三姐》,很难说不是黄婉秋作为推广先行者的功劳。
有丈夫和子女在身边,黄婉秋的晚年生活一直过的平静又充实,直到2022年的一场意外打破了这种平衡。
这一年,儿子因病离世。
在何有才后来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知道,黄婉秋因为儿子去世,悲痛欲绝,一年受了20斤。
忧思过虑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在儿子离世的第二年也离开了。
临终前,她表达了对刘三姐文化的牵挂,并嘱咐自己的后辈发扬好刘三姐文化。
无论前尘往事有多少争议,黄婉秋对于这个角色的喜爱是不容置疑的。
她把自己的生命和刘三姐融为一体,对刘三姐文化能够绵延繁荣至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这一点上,她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演员。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20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