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俄乌前线
本期话题,乌克兰要打持久战!泽连斯基下死命令,乌军部队持续增援库尔斯克,并计划炸核电站。
在库尔斯克战场上,乌军的推进速度已经十分缓慢,乌克兰近期声称,已经控制了近1300平方公里的俄罗斯领土,并俘虏了数百名俄罗斯战俘。而俄罗斯国防部9月4日表示,过去一昼夜,俄军部队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消灭乌军多达450人,在库尔斯克方向的战斗行动中,俄军共消灭乌军超过9700人。泽连斯基9月3日称,基辅正计划无限期守住突袭俄罗斯时占领的领土,从而试图迫使俄方坐到谈判桌前。
泽连斯基要让乌军守住库尔斯克,而不是注重在乌东地区的防守,是深入考虑多方面因素后所做出的决定。首先,泽连斯基认为仅仅依靠防御性的战术和策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俄军的推进速度,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乌克兰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只有将战火烧到俄罗斯,让俄罗斯人民直接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并占领一部分俄罗斯领土,才能为今后的谈判攫取更多筹码,并迫使俄罗斯政府寻求和平解决冲突。
图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其次,乌军守住库尔斯克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分散作为增援力量的俄罗斯预备役部队的兵力。乌军已从库尔斯克撤出了一部分部队,留守库尔斯克的部队将会尽可能地拖住大量俄军,撤出战场的乌军将有可能会继续寻找俄军的防守薄弱处,然后发起进攻,从而对俄军的补给线、通信和后勤造成干扰,削弱俄军战斗力。
最后,无论乌军是否加强乌东地区的防守,实际上都很难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俄军。而且,在乌东地区长时间地与俄军进行消耗战,不仅可能耗尽自身有限的资源,还可能因持续的伤亡而削弱国内民众的支持与乌军的士气。因此,他们开始对俄本土进行袭扰作战,以打破僵局,争取战场主动权。
图为乌军驾驶的艾布拉姆斯坦克
虽然乌军成功占领了库尔斯克州的大片土地,后援部队也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库尔斯克州,但乌军却难以持续守住这些领土。
其一,控制大面积的土地需要强大的军队和充足的后勤,而乌军兵力短缺,参与防守的乌军数量不足,只能让一些新兵上战场。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Rob Lee 指出:“乌军在乌东战场节节败退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经验丰富的步兵。”乌军为了进攻库尔斯克已经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了,现在进入库尔斯克战场的乌军可能大都是新兵,缺乏作战经验,战力不足。
其二,由于库尔斯克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易攻难守。而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沿着公路实施机动进攻,就有可能占领沿线居民点,这也就需要乌克兰拥有更多的兵源。但关于乌克兰目前的兵源情况统计比较混乱,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有相当一批乌克兰人前往西欧,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群体,这也从侧面反映其兵源匮乏,持续作战能力堪忧。
图为俄乌前线
其三,乌军在库尔斯克的后勤补给并不顺畅,因为补给线较长,乌军补给车队、补给点容易遭受俄军的袭击。据美媒近期报道,早先乌军发动越境攻击的精锐部队和大量武器装备,事先就是被悄悄运到了与库尔斯克接壤的乌克兰苏梅州,如今这里仍是乌军对库尔斯克方向发动进攻的主要物资和兵力集结地。也正是看到了苏梅州在后勤方面的关键作用,俄军频繁出动战机对该地区的乌军中转站发动空袭,甚至动用了昂贵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
俄媒24日称,俄军当天向苏梅州的乌军设施和人员发起多轮打击,一支前往库尔斯克增援的乌军遭到2枚俄军航空炸弹袭击,至少20人被炸死。俄军还向苏梅州米哈伊洛夫卡地区的乌军装备集结点发动空袭,该地区有铁路经过,而乌军正是通过这些铁路接收武器和补给。俄军一直在通过扼杀对手的关键后勤补给的方式来削弱库尔斯克乌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乌军眼见自身在前线难以与俄军抗衡,于是打起了俄库尔斯克核电站的主意。据俄媒报道,在袭击库尔斯克州之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命令他的部队突入库尔斯克核电站,并在那里埋设炸药。乌军近期多次攻击俄库尔斯克核电站,不过所幸都没有造成重大事故。
图为俄库尔斯克核电站
泽连斯基确实认为俄罗斯不会使用核弹,8月27日,泽连斯基就表示普京热爱生活,不会使用核弹。就连支持俄罗斯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假如俄罗斯真的动用了核武器,乌克兰方面将会非常高兴,因为到时候俄罗斯将不再拥有任何盟友。所以乌克兰才敢屡次对俄罗斯进行核挑衅。
综合而言,乌军要守住库尔斯克是为了之后的和谈攫取更多的筹码,而且一味地防守和俄军打消耗战乌军没有任何胜算,主动攻击并占领俄领土或许还能找到一丝机会。但乌军难以守住库尔斯克,因为乌军兵源不足,进入库尔斯克的乌军后援部队战力较低,且后勤补给也存在问题。乌军在此时攻击俄核电站也是为了向俄罗斯施加压力,迫使其愿意和谈,泽连斯基似乎认定俄罗斯不会扔核弹,所以对俄罗斯的核挑衅也变得肆无忌惮。
图为俄军士兵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乌克兰面对如今的局势,再打下去可能也只会徒增伤亡,难以改变最后的结局。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1184966.html